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对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视神经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8年12月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眼科常规检查及视野检查无异常的22例(44只眼)为观察组;本院健康职工中选取22例(44只眼)为健康对照组。应用SD-OCT检测视盘周围和其四个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各层平均厚度,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视神经的损伤。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pRNFL)和mGCC对鞍区占位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pRNFL平均厚度[(96.19±16.86)μm]低于健康对照组[(109.59±7.7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5,P=0.000)。观察组mGCC、黄斑区神经纤维层(mRNFL)、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GCL+)的平均厚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4,3.478,3.557;P=0.005,0.001,0.001)。pRNFL、mRNFL、GCL+、mGCC的AUC值分别为0.757、0.643、0.702、0.688,诊断价值依次为pRNFL>GCL+>mGCC>mRNFL。结论SD-OCT在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视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临床价值,其中pRNFL的诊断价值高于mGCC。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神经纤维 视神经 视盘 病变,占位,鞍区 断层扫描,光学相干,频域 复合体,神经节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对鞍区占位病变早期视神经损伤诊断功能。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山西省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鞍区占位病变32例(64眼)为试验组,同期体检健康人群中选取32例(64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VEP和SD-OCT检测的各项数据。结果试验组PVEP的P100波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t=4.469,P<0.001),P100振幅低于对照组(t=2.452,P=0.016)。试验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平均厚度小于对照组(t=6.821,P<0.001)。结论PVEP和SD-OCT对鞍区占位病变患者早期视神经损伤有一定诊断价值。

  • 标签: 病变,占位,鞍区 电位,视觉诱发,图形 断层扫描,光学相干,频域 厚度,纤维层,视神经,视盘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