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JACI)创刊于1929年,是过敏性疾病领域引用率最高的杂志,其发表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和哮喘等临床、基础和转化研究的高质量论文,为变态反应科和呼吸科等研究人员提供了最新前沿动态。本文通过引文分析明确JACI创刊90年来的排名前100(TOP 100)文章,以及它们对过敏与临床免疫领域作出的贡献,旨在为研究者提供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鼻窦炎(CRS)是涉及多种潜在病理生理机制的异质性炎性疾病,这种病理生理的特征被定义为CRS内在型。清晰地定义CRS内在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精准预测哮喘合并症及疾病复发的可能性,并且为生物制剂的选择和手术方式的优化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策略。近期,随着数字信息化在CRS临床应用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特别是基于全玻片图像扫描的深度学习技术在CRS内在型的精确诊断中展露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括了近期有关国人CRS内在型和人工智能在CRS内在型诊断及治疗策略中的相关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病理全玻片数字化图像(whole-slide imaging,WSI)的人工智能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分型及其临床特征,同时探讨日本难治性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apanese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refractory 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JESREC)诊断标准在本回顾性队列研究中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2019年接受鼻内镜手术的136例14~70岁的CRSwNP患者(男性101例,女性35例)。收集患者术前临床基本特征,如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外周血炎性细胞计数、总免疫球蛋白(IgE)、Lund-Kennedy评分和Lund-Mackay评分等。通过第二代人工智能慢性鼻窦炎评估平台(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hronic rhinosinusitis evaluation platform 2.0,AICEP 2.0)计算每例患者WSI上的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比例,然后得出鼻息肉具体类型——嗜酸粒细胞性CRSwNP(eosinophilic CRSwNP,eCRSwNP)或非嗜酸粒细胞性CRSwNP(non-eosinophilic CRSwNP,non-eCRSwNP)。同时采用JESREC诊断标准进行鼻息肉分类,将所得分类结果与目前鼻息肉WSI诊断金标准(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评估该诊断标准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数据以M(Q1,Q3)表示,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CRSwNP和non-eCRSwNP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病程、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和Lund-Mackay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鼻息肉炎性细胞比例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嗜酸粒细胞40.5%(22.8%,54.7%)比2.5%(1.0%,5.3%),中性粒细胞0.3%(0.1%,0.7%)比1.3%(0.5%,3.6%),淋巴细胞49.9%(39.3%,65.9%)比82.0%(72.8%,87.5%),浆细胞5.1%(3.6%,10.5%)比13.0%(7.4%,16.3%),χ²值分别为9.91、4.66、8.28、5.06,P值均<0.05]。此外,eCRSwNP患者的过敏症状(鼻痒和打喷嚏)和哮喘比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和血清总IgE水平均明显高于non-eCRSwNP患者(P值均<0.05)。JESREC诊断标准的总体准确率为74.3%,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64.3%。结论基于人工智能和WSI诊断的eCRSwNP患者的过敏症状和哮喘比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和血清总IgE水平较高,鼻息肉中炎性细胞百分比与non-eCRSwNP患者存在差异。JESREC诊断标准在本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鼻窦炎 鼻息肉 嗜酸粒细胞
  • 简介:摘要本文首次报道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例儿童上颌窦表皮样囊肿。患儿男性,10岁,以“左脸颊肿胀3个月”入院,入院诊断为左侧上颌窦肿物。行鼻内镜下左侧前组筛窦开放术+上颌窦开放术,病理诊断为左侧上颌窦表皮样囊肿。术后密切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滑车上动脉(supratrochlear artery,STA)和眶上动脉(supraorbital artery,SOA)的定位方法,及通过血管定位伴行神经在额窦内外联合径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住院接受内外联合径路额窦手术的14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18~69岁。术前分别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CT血管成像(CTA)、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3种方法进行STA和SOA定位,同时测量28侧别眉毛处STA、SOA与面正中线的距离。根据术前定位的STA和SOA确定外切口位置,并记录3种方法的检查用时、费用等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手术验证14侧别定位的准确性。使用GraphPad Prism 8.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FI、CTA、CE-MRA均可定位STA和SOA,3种方法测量的眉毛处STA、SOA与面正中线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可根据定位结果确定外径路切口位置以保护相应血管及伴行神经,患者术后均无前额皮肤麻木等并发症。CDFI、CTA和CE-MRA检查用时分别为22.50(15.75,30.00)、30.00(28.00,34.25)和48.00(44.00,52.75)min[M(Q1,Q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DFI费用最低,用时最短。结论CDFI是高效、经济的STA和SOA定位方法。该定位有利于外径路切口位置的精确选择,可保护伴行神经,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额窦 内镜 耳鼻喉外科手术 并发症 滑车上动脉 眶上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CRSwN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指导未来omalizumab治疗CRSwNP的研究提供有力证据。设计系统性综述和meta分析。数据来源2020年10月13日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进行全面文献检索。入组标准Omalizumab与安慰剂相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治疗成人CRSwNP患者,疗程不少于16周。数据提取与合成两位作者筛选检索结果、提取数据和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估研究风险。数据采用逆方差法进行汇总,以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的均数差(mean differences, MDs)表示。采用Chi2检验和I2统计量评估研究的异质性。结果筛选出4项随机对照试验,共303人。比较omalizumab与安慰剂,鼻息肉评分(Nasal Polyps Score;MD= -1.20;95%CI, -1.48~-0.92)、鼻塞评分(Nasal Congestion Score;MD= -0.67;95%CI, -0.86~-0.48),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评分(Sino-Nasal Outcome Test-22 Score;MD= -15.62; 95%CI, -19.79~-11.45)、总鼻部症状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 MD= -1.84; 95%CI, -2.43~-1.25)和手术需求降低[风险比(risk ratio, RR)= 5.61;95%CI, 1.99~15.81]均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在严重不良事件(RR= 1.40;95%CI, 0.29~6.80)、不良事件(RR= 0.83;95%CI, 0.60~1.15)和补救性全身性糖皮质激素(RR= 0.52;95%CI, 0.17~1.61)均不存在差异。结论本研究是omalizumab治疗CRSwNP领域首个meta分析,明确了omalizumab显著改善成人中重度鼻息肉患者内镜、临床症状和自我报告结果,而且该药安全性好。PROSPERO注册号CRD42020207639。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是鼻科常见的慢性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Th2型优势的免疫反应,伴有严重的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具有难治性的特征。作为一种复杂的综合征,ECRSwNP发病机制尚未明朗,攻克ECRSwNP一直是鼻科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近年来Th2型免疫反应以及组织重塑在ECRSwNP发病机制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鼻息肉 细胞因子 Th2细胞 嗜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我国鼻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本文旨在了解鼻科学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未来的发展及研究方向。方法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2019年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总结鼻科学基础研究现状。结果2010~2019年,H1301(嗅觉、鼻及前颅底疾病)共接收项目申请1163项,资助235项(主要为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20.21%,资助金额10 839万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总申请数为15项,资助3项。提交项目申请的依托单位共有111个,其中39个获得资助。排名前10位的依托单位共获得163项资助,占总资助数的69.36%。项目研究方向集中于变应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分别接收项目申请527项和403项,资助117项和95项,资助率分别为22.20%和23.57%。项目研究热点集中在免疫机制方面,取得一批有代表性的成果。结论近十年我国鼻科学基础研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队伍体量偏小、项目依托单位分布过于集中、学科发展不均衡、地域覆盖不全等不足。

  • 标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鼻科学 基础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医疗健康领域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以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研究方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疗、预后分析及病因研究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DL不仅与专家诊断水平相当,而且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但也存在获取高质量大数据和临床推广运用等多方面难题。本文对其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临床运用价值及面临的挑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症状特征,提高新冠肺炎防控意识。方法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收录的关键词检索数据(百度指数)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疫情相关数据,选取2017—2020年每年1月1日至2月20日期间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关键词的搜索量及2020年1月20日至3月5日的新增确诊及新增疑似病例数,分析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搜索量差异及其特征,分析新冠肺炎百度指数与新增确诊、新增疑似的相关性,并探讨网络检索热度的滞后效应。2020年的数据与2017—2019年的数据进行比较,湖北省的数据与确诊人数第2至第10位的9个省份的数据进行比较。采用R3.6.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将2020年1月1日至2月20日期间的搜索量与往年(2017—2019年)同期的搜索量均值相比,发现湖北省民众对咳嗽、发热、腹泻、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搜索量大幅升高。下呼吸道症状的总检索量明显高于上呼吸道症状的总检索量(P<0.001)。湖北省新冠肺炎百度指数与新增确诊及新增疑似具有明显相关性(rs确诊=0.723,rs疑似=0.863,P值均<0.001)。分布滞后模型结果提示在互联网上检索相关症状的感染者可能在后来的2~3 d开始就诊并成为疑似病例,3~4 d确诊。结论疫情期间湖北省民众对下呼吸道症状的总检索量较上呼吸道症状的总检索量增多,而且腹泻症状的检索量亦显著升高,警示我们对新冠肺炎除了关注下呼吸道症状,也应该重视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互联网检索大数据与新增确诊数、新增疑似数存在相关性,提示其对于传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百度指数 大数据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