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人气道上皮细胞激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通过卵清白蛋白(OVA)/脂多糖(LPS)在BEAS-2B细胞上构建激素抵抗模型,将人骨髓MSC与BEAS-2B细胞进行共培养。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激素组、间充质干细胞组(MSC组)、间充质干细胞+激素组(MSC+bud组)。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8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蛋白表达;RT-PCR检测GRα、HDAC2 mRNA表达。结果MSC组IL-8的表达水平(31.7±0.7)明显低于激素组(49.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C组ROS的表达水平(2754±154)明显低于激素组(4624±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组HDAC2 mRNA的表达水平(1.749±0.005)明显高于激素组(1.283±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组GRα mRNA的表达水平(1.623±0.079)明显高于激素组(1.047±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C组HDAC2蛋白的表达水平(1.067±0.100)明显高于激素组(0.620±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C组GRα蛋白的表达水平(0.834±0.053)明显高于激素组(0.579±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S与IL-8表达呈正相关(r=0.796,P<0.01),与HDAC2和GRα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893 3,P<0.01;r=0.931 4,P<0.01);与HDAC2和GRα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929 5,P<0.01;r=-0.864 3,P<0.01)。结论人骨髓MSC可通过外分泌的方式改善BEAS-2B细胞的激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表达,提高HDAC2表达,进而提高GRα表达有关;MSC还可通过降低IL-8表达,从而改善激素抵抗。

  • 标签: 哮喘 间充质干细胞 受体,糖皮质激素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2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支气管哮喘核心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哮喘患者巨噬细胞基因芯片数据GSE22528,该数据集包括了10份人肺泡灌洗液的转录组信息,其中哮喘患者和对照个体各5份。采用R 4.0.4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DAVID 6.8数据库对筛选出的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对DEGs编码蛋白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核心模块并确定核心DEGs。结果肺泡灌洗液标本均来自加拿大白种人,哮喘患者和对照个体年龄范围分别为20~37和18~36岁,各组男性均为3例。哮喘患者上调基因449个,下调基因47个。GO分析显示:哮喘患者上调基因主要涉及对未折叠蛋白的反应等生物过程,分子功能集中于未折叠蛋白和生长因子的绑定;下调基因主要涉及组蛋白脱乙酰作用和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等生物过程,分子功能集中于组蛋白脱乙酰酶活性。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通路主要由上调基因富集,涉及Hippo信号通路、肥厚型心肌病、雌激素信号通路、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基底细胞癌、神经活化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扩张型心肌病和黏附连接等信号通路。PPI分析共得到两个核心模块,筛选出14个核心DEGs,分别为促黑色素聚集激素(PMCH)、孤啡肽前体(PNOC)、鞘氨醇-1-磷酸受体2(S1PR2)、鞘氨醇-1-磷酸受体5(S1PR5)、CC型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Kelch样蛋白25(KLHL25)、泛素结合酶E2V2(UBE2V2)、F-box蛋白17(FBXO17)、味觉受体2型成员3(TAS2R3)、生长抑素受体2(SSTR2)、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GRM2)、李斯特E3泛素蛋白连接酶1(LTN1)、LIM域特有蛋白7(LMO7)和环指蛋白19A基因(RNF19A),其中LTN1和UBE2V2下调,其余均上调。结论哮喘患者与对照个体存在DEGs、PMCH、PNOC、S1PR2、S1PR5和CCL21基因等可能为哮喘发病机制中的核心基因。

  • 标签: 哮喘 巨噬细胞 基因 计算生物学
  • 简介:摘要IL-37是IL-1家族的成员,是炎症和免疫应答的天然抑制剂,在许多疾病中起到了抑制炎症和免疫应答的过度激活,保护组织免受炎症损害的作用,因此在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中表达水平异常。本篇综述中,我们概述了IL-37的抗炎作用机制。并汇总了IL-37在支气管哮喘这种慢性异质性气道疾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IL-37 哮喘 炎症 免疫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重症哮喘是哮喘防治的难点和重点。全球范围内,重症哮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担愈发沉重。目前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治疗重症哮喘的主要手段,但长期口服或全身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可引发各种严重的不良事件。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措施,对于重症哮喘治疗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免疫调节能力而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新方式。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在治疗呼吸道疾病中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机制以及其在重症哮喘的应用前景展开重点讨论,为间充质干细胞下一步在重症哮喘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人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临床特征、合并症及药物反应,导致其诊断治疗复杂化,具有更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本文结合最新发表的《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诊断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呼吁加强对老年人哮喘患者的管理,促进相关研究开展,完善适合老年人哮喘的临床诊疗方案,以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及改善预后。

  • 标签: 哮喘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在中国27家三级甲等医院筛选流行性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抗病毒颗粒试验组或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照组,每组计划入组受试者200例。试验组给予抗病毒颗粒(每次18 g,每日3次)及磷酸奥司他韦模拟剂口服,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每次75 mg,每日2次)及抗病毒颗粒模拟剂口服,疗程均为5 d。主要疗效指标包括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积分改变、其他重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抗病毒颗粒试验组和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疗效指标差异,同时监测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评估抗病毒颗粒的安全性。结果共入组受试者393例,抗病毒颗粒试验组195例,完成试验191例(97.95%)。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198例,完成试验195例(98.48%),两组脱落率和剔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分析数据集(FAS)中试验组年龄(34.9±14.4)岁,男性83例(42.78%);对照组年龄(33.3±13.5)岁,男性78例(39.59%)。两组受试者人口学资料、体格检查、病毒病原学检测、基线中医证候总分及各单项症状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中试验组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M(Q1,Q3)为3.0(3.0,4.0) d,对照组为3.0(3.0,4.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退热时间M(Q1,Q3)试验组为34.0(20.3,49.0) h,对照组为36.5(19.6,48.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颗粒在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疗效、多数重要临床症状消失率等方面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疗效相当(P>0.05),且抗病毒颗粒组第3天的头昏、胸闷症状消失率优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组(P<0.05)。结论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相当,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 标签: 流感, 人 抗病毒颗粒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