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一种发病原因复杂的异质性肿瘤,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肺转移是骨肉瘤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虽然手术切除联合新辅助化疗降低了骨肉瘤患者的死亡率,但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非转移患者约为70%,而转移患者仅为11%~30%。微小RNA异常表达影响骨肉瘤细胞的进展、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在骨肉瘤的耐药性及化疗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微小RNA在作为预后指标或治疗靶点方面有一定潜力。本文拟对与骨肉瘤相关的微小RNA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对骨肉瘤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有一些帮助。

  • 标签: 骨肉瘤 微小RNA 肺转移 血管生成 治疗
  • 简介:摘要分析同时型多发骨肉瘤(synchronous multifocal osteosarcoma,SMOS)的好发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肿瘤学特征、以及不同治疗方式的存活时间。在医学常用外文数据库检索"multifocal osteosarcoma",在医学常用中文数据库检索"多发骨肉瘤、多灶性骨肉瘤、多中心骨肉瘤",时间选取1949至2020年,所有被检索的文献及参考文献均被用于分析,经文题、摘要、全文内容二次筛选,共筛选出80篇文献,将所涉及的同时型多发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删除重复报告的病例;收集每例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碱性磷酸酶、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存活时间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项研究。将本例患者及从80篇文献中筛选出的263例,共264例同时型多发骨肉瘤患者纳入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发病年龄为2~70岁,平均16.17岁,高发年龄10~20岁;男女比例为1.76∶1。188例(92.16%,188/204)患者发病部位位于四肢。135例(95.10%,135/142)患者碱性磷酸酶升高。134例(76.14%,134/176)患者病理类型为成骨细胞型骨肉瘤。有3例患者合并低钙血症、2例患者合并贫血。15例放弃治疗的患者(15/58)平均生存时间为4.51月;23例化疗的患者(23/58),平均生存时间为8.97个月;11例术前化疗+手术治疗的患者(11/58),平均生存时间为16.17个月;9例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患者(9/58),平均生存时间为23.28月。同时型多发骨肉瘤较为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高发年龄为10~20岁,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

  • 标签: 骨肉瘤 流行病学 治疗,临床研究性 预后 临床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效果、并发症及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的47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中位年龄21岁(7~70岁);骨肉瘤39例,软骨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骨巨细胞瘤2例,纤维肉瘤1例;肿瘤位于股骨远端者35例,胫骨近端者12例。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术前均行2个疗程化疗,术后均行4~6个疗程化疗。收集资料包括患者生存时间、假体生存时间和并发症、肢体功能、肿瘤复发、肺转移等。结果患者中位随访25个月(5~102个月)。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74%、71.29%、58.06%,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42%、55.49%、50.86%。10例(21.28%)患者术后3年内出现了肿瘤局部复发,其中8例为软组织肿瘤复发,行肿瘤再切除,其余2例行截肢术;15例(31.91%)发生肺转移。假体5年总生存率为82.33%,其中股骨远端肿瘤患者的假体5年总生存率高于胫骨近端患者(86.96%比75.00%,P=0.338);3例(6.38%)出现假体感染,1例(2.13%)假体松动后翻修,1例(2.13%)假体断裂后翻修。患者末次随访时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中位数(P25,P75)为21分(15分,24分),优良率为61.70%(29/47)。胫骨近端肿瘤患者伸膝延迟发生率高于股骨远端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3%(4/12)比2.86%(1/35),P=0.016]。结论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能够有效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可保持满意的肢体功能和生存率,但术后相关并发症可导致保肢失败,需通过规范的放化疗、广泛严格的肿瘤切除及适当的康复锻炼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膝关节,人工 骨肿瘤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手术后并发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髂骨周围(Ⅰ区、Ⅰ+Ⅱ区、Ⅰ+Ⅳ区)恶性肿瘤的切除、不同重建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3例髂骨周围恶性肿瘤切除后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骨盆肿瘤切除钉棒系统以及半骨盆重建,部分患者同时进行了植骨或骨水泥强化。对患者的临床效果、生存率、并发症、肢体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10~79个月)。11例生存,1年总生存(OS)率82.6%(19/23)、3年OS率65.2%(15/23)、5年OS率52.2%(12/23);未涉及髋臼者3年OS率70.6%,涉及髋臼者3年OS率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2,P=0.041);合并有伤口不愈合、脱位等并发症共7例患者;椎弓根钉棒固定重建方式患者术后功能评分(23.6±1.3)分,普通半骨盆及钉棒半骨盆重建患者术后功能评分(18.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2,P<0.01)。结论髂骨周围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椎弓根钉棒固定重建的临床效果优于钉棒半骨盆重建。

  • 标签: 骨肿瘤 髂骨 切除 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