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中青年淋巴瘤患者社会回归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8—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7例中青年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与患者面对面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3个一级主题和10个二级主题,其中社会回归的意愿包括社会回归意愿坚定和社会回归态度消极;社会回归的范围包括重返工作、人际交往、家庭职责、休闲娱乐及生活方式;社会回归的影响机制包括疾病和治疗因素、精神因素、外在支持和经济能力。结论中青年淋巴瘤患者的社会回归体验是一个多方面的动态改变过程,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此类群体的社会回归现状,深入挖掘异质性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轨迹。

  • 标签: 淋巴瘤 中青年 社会回归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中文版低血糖恐惧调查-忧虑量表(CHFSⅡ-WS)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价2组干预效果。结果2组干预前的CHFSⅡ-WS、SD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试验组担忧畏惧得分、CHFSⅡ-WS总分为(6.61 ± 1.66)、(8.75 ± 1.73)分,低于对照组的(7.60 ± 1.44)、(9.69 ± 1.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78、2.247,P<0.05);试验组SDSCA中的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用药行为得分分别为(20.36 ± 1.91)、(11.86 ± 2.27)、(7.19 ± 1.56)、(6.86 ± 0.99)分,高于对照组的(18.51 ± 1.50)、(9.89 ± 2.29)、(5.71 ± 1.45)、(5.31 ± 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644~5.983,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缓解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类固醇性糖尿病 低血糖恐惧 自我管理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中文版低血糖恐惧调查-忧虑量表(CHFSⅡ-WS)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价2组干预效果。结果2组干预前的CHFSⅡ-WS、SD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试验组担忧畏惧得分、CHFSⅡ-WS总分为(6.61 ± 1.66)、(8.75 ± 1.73)分,低于对照组的(7.60 ± 1.44)、(9.69 ± 1.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78、2.247,P<0.05);试验组SDSCA中的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用药行为得分分别为(20.36 ± 1.91)、(11.86 ± 2.27)、(7.19 ± 1.56)、(6.86 ± 0.99)分,高于对照组的(18.51 ± 1.50)、(9.89 ± 2.29)、(5.71 ± 1.45)、(5.31 ± 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644~5.983,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缓解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类固醇性糖尿病 低血糖恐惧 自我管理行为
  • 简介:摘要随着癌症生存率的提升,癌症幸存者社会水平的康复结局值得关注,其中社会参与是反映其康复水平的良好指标。基于文献综述,本文阐述了癌症幸存者社会参与的现状,介绍了癌症幸存者社会参与的评估工具及影响因素,有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肿瘤 癌症幸存者 社会参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疲乏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行化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护理措施。采用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创伤后成长水平,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疲乏程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PGT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PTGI量表中与他人的关系、个人力量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为(21.49 ± 4.43)、(17.78 ± 4.17)、(73.16 ± 8.8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4 ± 4.31)、(16.34 ± 2.77)、(66.63 ± 6.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652、2.138、4.369,P<0.05)。干预前2组患者PFS-R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感觉、情绪、认知等维度得分和总分分别为(2.43 ± 0.73)、(4.27 ± 0.61)、(2.44 ± 0.45)、(3.89 ± 0.7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8 ± 0.72)、(4.90 ± 0.75)、(3.45 ± 0.53)、(4.60 ± 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825~14.822,P<0.05)。结论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疲乏程度和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 标签: Roy适应模式 恶性淋巴瘤 疲乏 创伤后成长
  • 简介:总结13户家庭聚集性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护理经验,均为一个家庭中出现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认为针对这一特殊的患病群体,护理重点在于做好心理护理,针对夫妻患者、有血缘关系患者及患者家属有针对性地实施;尽可能提供社会支持;由于该组疾病的高死亡率,注重患者生死教育;提供健康指导,把防治恶性血液病的相关问题提升至家庭的整体健康环境中。本组13户恶性血液病患者中2例患者均去世的有5户,其中1例患者去世的有4户,其他患者目前仍在血液科接受检查与治疗。

  • 标签: 家族聚集性 恶性血液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