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早期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8日至2020年2月3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男5例,女4例,年龄15~48岁,中位年龄为36岁。其中8例患者无基础疾病,1例有糖尿病。7例患者均有武汉或湖北旅行史,1例患者为医务人员,出现两起家庭聚集性发病。潜伏期1~6 d,临床表现为发热8例,干咳5例,咽痛4例,乏力4例,全身酸痛4例,鼻塞流涕1例。6例患者外周血常规异常,其中3例单核细胞计数升高,2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1例白细胞计数升高,3例血常规完全正常。5例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轻度升高,4例患者CRP正常,中位数为16.3 mg/L。5例患者行降钙素原检查均为阴性。3例患者行X线胸片检查,1例无异常,1例表现为右上肺渗出影,1例表现为右下肺渗出影。9例患者均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其中7例表现为肺部多发的磨玻璃样渗出影,累及双肺5例,累及单侧肺2例,3例伴有斑片状实变影,2例无异常。结论在北京发热门诊就诊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一般具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咳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降钙素原阴性,胸部HRCT表现为多发的磨玻璃影、部分病灶伴有实变,部分患者X线胸片正常而胸部HRCT显示为肺炎,部分患者无肺炎表现。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背景: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可导致严重的弥漫性肺损伤以致死亡,但目前尚未发现能够明确降低COVID‑19患者病死率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可调节炎症介导的肺损伤,可能减少COVID‑19 患者向呼吸衰竭进展。方法:在英国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性临床试验中,将纳入的COVID‑19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口服或静脉应用地塞米松(每天6 mg,最长10 d)组和接受常规治疗组。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分组后28天内的全因病死率。结果:地塞米松组共纳入2 104例患者,常规治疗组共纳入4 321例患者。地塞米松组共有482例(22.9%)患者在分组后的28天内死亡,常规治疗组共有1110例(25.7%)患者在分组后28天内死亡(95%CI:0.75~0.93,P<0.001)。在随机分组时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地塞米松组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分别为29.3%和41.4%,95%CI:0.51~0.81);在接受氧疗而非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地塞米松组的病死率同样低于常规治疗组(分别为23.3%和26.2%,95%CI:0.72~0.94)。而在随机分组时未接受任何呼吸支持的患者中,两组的病死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7.8%和14.0%,比率为1.19,95%CI:0.91~1.55)。结论:在COVID‑19住院患者中,使用地塞米松可降低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或仅接受吸氧治疗患者的28 天病死率,但不降低未接受任何呼吸支持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2019年第一次活动于2019年12月26日在中华医学杂志社新址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双肺弥漫性病变的诊治",活动形式是病例分享和辩论。通过这次活动,与会学者对弥漫性肺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了深入讨论,加深了对该组疾病的认识。呼吸沙龙新的组织和活动形式,获得了与会中青年呼吸学者的好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