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误1周以上伴骨痂生成且有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骨科医学中心收治的36例延误1周以上伴骨痂生成且有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资料。男22例,女14例;年龄为(6.7±2.7)岁,范围值为2.3~12.8岁;骨折均为Gartland Ⅲ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2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CRPP)组15例(单纯采用CRPP治疗)和杠杆组21例(经肘后克氏针撬拨"杠杆技术"辅助CRP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复位质量和肘关节运动范围恢复时间,末次随访时的肘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术后随访(26.2±16.3)个月(范围值为6~96个月),均获可接受的复位,术后4~6周骨折临床愈合。杠杆组手术时间[(28.2±6.8)min]和透视次数[(27.0±6.0)次]均少于CRPP组[(40.8±10.8)min和(43.3±11.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RPP组患者术中Baumann角(78.1°±1.6°)、侧位肱头角(58.3°±2.6°)和水平旋转率(109.5%±3.0%)相比较,杠杆组(73.7°±4.1°、49.6°±5.2°、103.2%±4.9%)更优,术中复位质量更接近正常平均值,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肘关节运动范围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杠杆组Baumann角(75.4°±2.8°)和侧位肱头角(53.2°±3.6°)均优于CRPP组(78.3°±1.5°、57.5°±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肘关节活动度、VAS评分、MEP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患者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延误1周以上伴骨痂生成且有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实施经肘后克氏针撬拨"杠杆技术"辅助CRPP是一种高效、精准的治疗方法;相较于单纯CRPP,其能获得更满意的复位质量。

  • 标签: 肱骨骨折 儿童 骨痂 肱骨髁上骨折 复位 延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1,HMGB1)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介入治疗后冠脉复流情况分为正常血流组(78例)和无复流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HMGB1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MGB1对无复流的诊断价值。结果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史、既往冠心病史、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复流组合并糖尿病例数、多支血管病变比例、C反应蛋白(CRP)水平、脑钠肽(BNP)水平均高于正常血流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LISA结果显示无复流组的HMGB1水平为(5.2±0.85)mg/L,正常血流组的HMGB1水平为(3.2±0.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2)。用ROC曲线比较HMGB1、BNP和CRP对无复流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HMGB1、BNP和CRP的AUC值分别为0.746(0.661~0.830)、0.605(0.504~0.705)、0.688(0.595~0.781),其中HMGB1的AUC值最大。结论HMGB1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患者中明显上升,对无复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现象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诊断
  • 简介:摘要Ras-GTP酶激活蛋白SH3结构域结合蛋白1(Ras-GAP SH3 domain-binding protein,G3BP1)是RNA结合蛋白,通过调控mRNA稳定性和翻译来应对外界刺激,被认为是应激颗粒的成核因子之一。G3BP1在应激颗粒中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除此之外G3BP1在应激颗粒外与RNA的相互作用,调节基因表达的功能也不容忽视。G3BP1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肿瘤进展、侵袭和转移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G3BP1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G3BP1近年来在肿瘤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其在肿瘤进展、应激颗粒形成等方面的作用。

  • 标签: 肿瘤 Ras-GTP酶激活蛋白SH3结构域结合蛋白1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口腔前庭、全乳晕入路腔镜术式与开放术式治疗T1b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效果和患者美容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分期为pT1bN0M0、pT1bN1aM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78例,其中男44例,女134例,年龄18~55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采用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组(经口组)59例,采用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组(全乳晕组)43例,采用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组(开放组)76例。对比3组的临床资料、手术效果相关指标及随访情况,手术效果指标根据腺叶切除情况,即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中央区淋巴清扫(简称单侧腺叶切除组)和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清扫(简称全切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口组和全乳晕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低于开放组,女性比例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效果相关指标:经口组和全乳晕组均无中转开放。经口组、全乳晕组和开放组在手术时长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侧腺叶切除组:(198.0±45.2)min、(162.0±36.9)min比(79.4±28.6)min;全切组:(230.0±36.0)min、(219.8±68.1)min比(102.8±40.0)min,P值均<0.05],经口组和全乳晕组的术后总引流量大于开放组[单侧腺叶切除组:(195.0±55.6)ml、(178.1±50.4)ml比(127.0±30.1)ml;全切组:(221.1±46.7)ml、(245.3±71.2)ml比(137.7±41.6)ml,P值均<0.05],皮下瘀斑例数也多于开放组[5.1%(3/59)、11.6%(5/43)比0,χ2值分别为3.952、9.225,P值均<0.05]。经口组术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8±10.7)mg/L比(9.5±6.9)mg/L,P<0.05]。术后第3个月随访结果比较:3组间美容满意度[(2.7±0.5)分比(2.6±0.7)分比(1.7±0.8)分]、瘢痕自我关注度(0[0,1]分比1[0,2]分比2[1,2]分)、生活质量[(9.1±1.1)分比(8.9±1.1)分比(7.5±0.8)分],经口组和全乳晕组的美容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优于开放组,瘢痕自我关注度评分,经口组<全乳晕组<开放组。在全切术后,3组间的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上经口组为25个月、全乳晕组为28个月、开放组为32个月,均无疾病进展。结论经口腔前庭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pT1bN0M0、pT1bN1aM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选手术方式,手术效果不劣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美容满意度更佳。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外科手术,微创性 患者满意度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全乳晕入路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