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对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咽喉嗓音外科就诊的具有LPRD症状的141例患者资料,男性118例,女性23例,年龄28~75(56.72±10.04)岁。被纳入的患者同时进行24 h下咽食管腔内多通道阻抗pH(24 h-HEMII-pH)监测、多时点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量表评估。24 h-HEMII-pH监测结果中有一次咽喉部反流事件作为LPRD的诊断标准,24 h记录食管下段pH<4.0的时间大于4.0%或DeMeester评分>14.7作为GERD的诊断标准。其中,LPRD和GERD均为阳性的患者被划分为L&G组,LPRD阳性而GERD阴性的患者被划分为IL组,LPRD阴性而GERD阳性的患者被划分为IG组,LPRD和GERD均为阴性的患者被划分为N组。统计分析各组患者反流的临床特征及唾液胃蛋白酶检测的差异。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24 h-HEMII-pH结果,116例(82.3%)患者被诊断为LPRD,45例(31.9%)患者被诊断为GERD,其中IL组有82例(58.2%),L&G组有34例(24.1%),IG组有11例(7.8%),N组有14例(9.9%)。基于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共有106例患者结果为阳性,L&G组的总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94.1%)、晨起检测的阳性率(70.6%)均显著高于IL组(75.6%,26.8%)、IG组(63.6%,27.3%)和N组(35.7%,28.6%),χ2值分别为19.01和20.81,P值均<0.001。L&G组患者的RSI评分(14.0)显著高于IL组(7.0)、IG组(1.0)和N组(0),H=52.26,P<0.001。L&G组和IL组在R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2,P>0.05)。结论合并GERD使LPRD患者的临床症状更明显,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更高。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咽喉反流性疾病 24 h下咽食管腔内多通道阻抗pH监测 酸反流 唾液胃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进一步明确非酸反流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可疑存在咽喉反流的349例住院或门诊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303例,女性46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56.03岁。所有患者均行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mpedance-pH, MII-pH)监测,监测前行喉镜检查,并记录患者的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RSI)评分和反流体征评分(reflux findings score,RFS),统计咽喉部酸反流和非酸反流事件次数,每一患者按酸反流事件与所有反流事件之比大于50%定义为酸反流为主类型,如果非酸反流事件占比大于50%则定义为非酸反流为主类型。比较不同反流类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多个独立样本进行组间比较,定量资料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组间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49例患者行24 h MII-pH检查,结果显示无反流事件组90例,酸反流为主类型组51例,非酸反流为主类型组198例,酸反流和非酸反流事件相等者10例。统计发现无反流事件组的RSI [(10.72±4.40)分]、RFS [(7.70±2.73)分]和反流事件平均次数(0次)均低于酸反流为主类型组[RSI为(13.16±6.62)分,RFS为(10.08±3.03)分,反流事件平均次数为(5.33±3.15)次,P值均<0.05]和非酸反流为主类型组[RSI为(13.25±5.54)分,RFS为(8.81±2.54)分,反流事件平均次数为(7.93±5.26)次, P值均<0.05]。非酸反流为主类型组和酸反流为主类型组间的R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酸反流为主类型组的RFS低于酸反流为主类型组(P<0.05)。非酸反流为主类型组的反流事件平均次数高于酸反流为主类型组(P<0.05)。结论咽喉反流中存在酸反流和非酸反流。非酸反流为主类型较酸反流为主类型的RFS低,RSI得分无差异,反流事件平均次数高。非酸反流事件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起一定作用,但是酸反流事件的影响更大。

  • 标签: 疾病特征 反流 食管PH监测 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内镜下双侧声带后端切断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导致上气道阻塞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48例双侧声带麻痹导致的上气道阻塞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3例,女35例,年龄27~83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双侧声带后端切断术。评估该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48例患者中,1例失访,余47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10年。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上气道阻塞均未复发。89.58%(43/48)患者重建了可靠的有效气道,88.89%(40/45)患者成功拔除套管,拔管时间1~3个月,中位时间1个月。吞咽功能恢复率为97.92%(47/48),95.35%(41/43)患者获得满意的发音。结论内镜下双侧声带切断术可以建立可靠有效气道,并最大可能地保留了吞咽、发音功能,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简单、微创的治疗选择。

  • 标签: 声带麻痹 耳鼻喉外科手术 双侧声带后端切断术 气道重建成功率 拔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