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6-2020年中国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开展的调查及处置措施。方法整理2016-2020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麻疹暴发疫情信息、调查及处置情况,根据麻疹暴发定义在同期麻疹散发病例中侦测疑似麻疹暴发并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0年中国报告麻疹暴发疫情344起,共涉及麻疹病例1 886例,暴发首例病例发病距暴发疫情报告时间M范围为4~10 d,涉及病例M范围为2~3人,疫情持续天数M范围为8~13 d,2016-2020年每年最长疫情持续时间分别为65、44、28、63、13 d;报告暴发数位于前三的省(直辖市)为甘肃、北京、山东;在居民小区/村发生共115起,所占比例最高;2016年暴发病例基因型鉴定结果100.00%为H1基因型,此后H1基因型占比逐年下降,2017年H1基因型所占比例为88.57%(31/35),2018年为85.00%(17/20),2019年为15.79%(3/19),2020年无H1基因型报告,4株均为D8基因型;313起暴发对当地医疗机构开展了病例主动搜索,266起暴发开展了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调查。2016-2020年中国共发现疑似麻疹暴发919起,涉及麻疹病例4 212例;疑似麻疹暴发位于前三的省(自治区)为新疆、甘肃、四川;疑似麻疹暴发场所同样以居民小区/村为主(493起)。结论麻疹暴发疫情数量、规模和持续时间逐渐下降,社区水平的麻疹暴发不容忽视,本土H1基因型有逐渐被其他基因型替代的趋势。麻疹暴发监测报告的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继续提高含麻疹成分疫苗覆盖率、对疫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是我国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

  • 标签: 麻疹 暴发 监测 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0-1-6月20 μg和60 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1年抗-HBs情况,探讨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方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0-1-6月20 μg和60 μg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基础上,以完成全程接种后1年随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定量检测其抗-HBs,采用χ2检验、t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交互作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程接种后1年时,20 μg组和60 μg组各有125例和124例完成抗-HBs检测,60 μg组抗-HBs阳性率(77.42%,96/124)明显高于20 μg组(65.60%,82/125)(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60 μg组抗-HBs阳性的概率是20 μg组的1.925倍(95%CI:1.068~3.468);透析年限≥5年(OR=0.523,95%CI:0.293~0.935)和合并糖尿病(OR=0.376,95%CI:0.173~0.818)的患者抗-HBs阳性的概率较低;且透析年限≥5年与合并糖尿病存在相加和相乘交互作用。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0-1-6月高剂量(60 μg)乙肝疫苗接种1年免疫持久性优于20 μg,接种剂量、透析年限和合并糖尿病是免疫持久性的影响因素,透析年限≥5年与合并糖尿病存在相加及相乘交互作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持久性 影响因素 交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 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CD4)水平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探讨不同CD4水平的HIV感染者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其持久性,为优化HIV感染者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CDC和宁明县CDC管理的参加0-1-6月20 µg和60 µg乙肝疫苗接种随机对照试验的182名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在首针接种后6个月和全程接种后1个月、6个月、1年和3年时,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5 ml,并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方法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本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着重分析不同CD4水平下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及持久性。结果CD4<350个/µl的HIV感染者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1个月时,抗-HBs几何平均浓度(GMC)为442.50 mIU/ml,抗-HBs阳性率为71.05%(27/38),强阳性率为44.74%(17/38),明显低于CD4≥350个/µl者[583.90 mIU/ml、92.13%(117/127)和77.95%(99/12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混杂因素后,CD4<350个/µl者乙肝疫苗抗-HBs阳性的概率是CD4≥350个/μl者的0.14倍(95%CI:0.03~0.62),CD4水平较低是乙肝疫苗无应答的危险因素。全程接种后6个月到3年时,CD4<350 个/µl者抗-HBs GMC(195.00~27.55 mIU/ml比300.10~45.81 mIU/ml)、阳性率(56.67%~36.67%比78.57%~51.58%)和强阳性率(33.33%~6.67% 比44.64%~15.79%)不同程度下降,且均低于CD4≥350个/µl者。结论CD4<350个/µl的HIV感染者乙肝疫苗无应答风险高,免疫持久性较差,应定期监测HIV感染者抗-HBs水平,并特别关注CD4<350个/µl者,抗-HBs阴性时应尽早全程及加强接种乙肝疫苗。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乙型肝炎疫苗 CD4+T淋巴细胞 免疫原性 持久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成年人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初次免疫(初免)无应答者再次免疫(再免)后8年的抗体持久性。方法2009年8-9月选择济南市章丘区农村社区作为研究现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8~49岁、本地常住人口、既往无HBV感染史和HepB接种史、健康状况良好者。按照“0-1-6”程序完成3剂次HepB初免的无应答成年人进行3剂次再免,分别于再免后1个月(T1)、2年、4年和8年采集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抗-HBs、HBsAg和抗-HBc。结果再免后T1、2年、4年和8年时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5.12%(549/645)、60.60%(283/467)、55.90%(199/356)和55.09%(222/403),其中前2年、3~4年和5~8年的年均递减率分别为15.62%、3.96%和0.36%;抗-HBs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153.92、21.43、15.02和13.68 mIU/ml,其中,前2年、3~4年和5~8年的年均递减率分别为62.69%、16.28%和2.3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免后8年抗-HBs阳性率和GMC均与T1时抗-HBs水平独立相关,与T1时抗-HBs GMC<100 mIU/ml者相比,T1时GMC为100~和≥1 000 mIU/ml者再免后8年抗-HBs阳性率(OR值分别为14.13和62.91)和GMC(β值分别为1.88和3.24)均较高(均P<0.001)。再免后8年无HBsAg阳转者,抗-HBc阳转率为14.14%(57/403)。结论成年人HepB初免无应答者3剂次再免后,抗体在前4年衰减较快,5年后进入稳定状态,再免后8年多数人抗-HBs仍维持在保护水平之上;抗体持久性主要与再免1个月时的抗体水平有关。

  • 标签: 乙型肝炎疫苗 无应答者 免疫 抗体持久性 成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国1992-2019年来实施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免疫及母婴阻断策略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为我国乙肝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对1992-2019年中国出生的新生儿队列进行分析。模型参数主要来自于文献、年鉴、中国CDC。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验证模型结果的稳定性。结果1992-2019年国家共投入直接成本和社会成本分别约374.30亿元和476.10亿元;有效保护了约5 000万人免于成为慢性HBV感染者,减少了1 250万人因HBV感染相关疾病而发生的早死;节约乙肝相关疾病治疗的直接医疗负担和社会医疗负担分别约2.89万亿元和6.92万亿元,实现直接净效益2.85万亿元和社会净效益6.87万亿元。1992-2019年我国实施HepB免疫及母婴阻断策略的直接效益成本比为77.21,社会效益成本比为145.29。结论1992-2019年我国实施的HepB免疫及母婴阻断策略具有成本-效益收益。

  • 标签: 乙型肝炎 疫苗免疫 母婴阻断 成本效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乙型肝炎(乙肝)报告情况和质量。方法下载2019年全国200个乙肝监测试点NNDRS报告的乙肝个案调查表和附卡,计算附卡有效填写率;根据附卡信息,按照乙肝诊断标准(WS 299-2008)对报告乙肝进行复核,用Kappa检验评价报告与复核分类的一致性;分析导致分类不一致的原因。结果2019年NNDRS中200个乙肝监测点共报告乙肝64 686例,急性、慢性和未分类乙肝分别为5.8%、92.4%和1.8%。报告乙肝总发病率为56.7/10万,其中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为3.3/10万,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为52.4/10万。报告病例平均年龄为47(47±15)岁,64.4%为男性。ALT平均水平为214.2(214.2±1 253.4)U/L。报告病例中50.6%(32 722)为农、林、牧、渔和水利业生产人员。东、中、西部地区报告乙肝发病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2.5%(27 501)、22.1%(14 315)和35.4%(22 870)。报告乙肝复核分类总一致率为58.8%,Kappa=0.15;对于能够明确乙肝分类的39 271例急性和慢性乙肝,复核分类总一致率为96.9%,Kappa=0.73。病例分类不一致的原因中附卡信息缺失占94.5%(24 267/25 681)。结论监测地区乙肝分类诊断能力提高,但NNDRS中乙肝病例报告卡附卡有效填写率有待提高。

  • 标签: 乙型肝炎 监测 临床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国乙型肝炎(乙肝)病例的发病特征,为评估我国消除乙肝目标的实现情况,制定乙肝防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20年我国高、中、低流行区的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中报告的乙肝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报告的病例的诊断信息,通过报告信息和诊断信息对2013-2020年的乙肝病例发病情况进行估算。分析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的病例特征。结果NNDRS中共报告了27 013例病例,其中急性乙肝病例4 070例,慢性乙肝病例21 971例,未分类乙肝病例972例。报告急性乙肝病例中,诊断为急性乙肝的占69.9%(2 845/4 070),报告慢性乙肝病例中,诊断为急性乙肝的占2.1%(452/21 971),诊断为慢性乙肝的占89.0%(19 548/21 971)。通过对发病情况进行估算,2013-2020年全国估计急性乙肝发病率为4.6/10万,慢性乙肝发病率为54.5/10万。急性乙肝中以31~45岁组最多,占35.3%(1 164/3 297),≤15岁儿童仅占0.4%(13/3 297)。慢性乙肝中以46~60岁组最多,占34.4%(7 211/20 932)。结论我国急性乙肝发病率逐年下降,慢性乙肝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慢性乙肝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降低因慢性乙肝导致的疾病转归和死亡的发生。同时需要对NNDRS中报告的乙肝病例报告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报告,以提高乙肝病例分类报告的准确性。

  • 标签: 乙型肝炎 发病 估算 特征
  • 简介:摘要病毒性肝炎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其每年造成的相关死亡人数超过了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为控制全球病毒性肝炎的流行,WHO提出了《2016-2021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GHSS),并成立了艾滋病病毒、病毒性肝炎和性传播疾病策略技术咨询委员会(STAC)。本文总结了GHSS目标和2020年STAC会议主旨,分析了我国消除病毒性肝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结合本期刊发的论文进行评论,为进一步推动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提供技术指导。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消除 策略
  • 作者: 王富珍 张伟 汤奋扬 吕华坤 孙立梅 漆琪 郝飞 王宏伟 尹遵栋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北京 100050,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南京 210009,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杭州 310009,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所,广州 511430,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成都 61004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整形美容中心,重庆 401120,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老年皮肤科,上海 200040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致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疫苗为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从带状疱疹疫苗种类、免疫原性和持久性、安全性、免疫策略等部分对2018年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及加拿大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NACI)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指南进行解读,为中国带状疱疹疫苗的预防接种及公共卫生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带状疱疹 疫苗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