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在殷商、西周、春秋三个时期,卜筮对于中国早期至上神信仰的作用历经了从催生到消泯的变化:殷商时期,卜筮与至上神"帝"信仰有着表里与共的内在关系,卜筮催生宗教;西周以后,周人不再把"帝"而是把祖考作为信仰对象,卜筮沦为了政治的工具,与"帝"信仰发生了断裂;春秋时期,卜筮又成了人本精神所利用的舞台,周人借助对卜筮形式的肯定和卜筮结果的否定来彰显人的主体性,消泯"帝"信仰。卜筮在历史中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对早期中国宗教的发生与夭折形成深刻的影响。

  • 标签: 卜筮 “帝” 信仰 宗教
  • 简介:占问对象的无限性使卜筮催生出至上神信仰和宗教意识。周革殷命后,在“天”的名义下实际信仰对象从殷人的神圣上帝转变为周人的德性袒考。失去上帝信仰的卜筮不仅沦为周初的政治工具,春秋时期还成为人本驱逐神本的舞台,加速消泯了上帝信仰。从催生到泯灭,卜筮对早期中国上帝信仰发挥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对早期中国宗教的夭折形成了深刻的影响。

  • 标签: 卜筮 上帝 信仰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