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施工现场环境,提高工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使得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市政竞争力显著提升。为此,本篇文章就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施工材料问题、环保问题等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提升相关人员专业能力、严格监管施工材料等解决措施,以此提高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效果,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有效实施,保证工程质量。

  • 标签: 房屋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青浦区社区慢性病管理患者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及不同特征人群接种特点,为提升社区慢性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医联平台数据比对,精确筛选青浦区在管慢性病患者89 453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疫苗接种覆盖率按性别、年龄组、城乡分布、职业、慢性病类型和数量计算,比较不同亚组的疫苗接种覆盖率,用于分析影响疫苗接种覆盖率的影响因素。结果89 453名慢性病患者主要为60岁及以上(71.93%),高血压患者占87.12%,糖尿病患者占28.67%,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占8.71%,同时患有3种慢性病的占1.83%。2016年冬季至2017年春季流感季节的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较低,仅为0.32%。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女性(0.37%)高于男性(0.27%),女性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是男性患者的1.41倍(95% CI:1.16,1.72)。70~79岁组老年人的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最高(0.74%),70~79岁的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是60~69岁患者的1.74倍(95% CI:1.39,2.19);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人员的接种覆盖率最高(1.14%),是退休人员的12.58倍(95% CI:4.52,34.99)。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是无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2.50倍(95% CI:1.66,3.77)。结论上海市青浦区慢性病管理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低,性别、职业、年龄和所患慢性病种类是影响因素,应将慢性病管理患者纳入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加强对未退休农林等职业慢性病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的疫苗接种干预,提升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

  • 标签: 流感疫苗 慢性病管理 社区人群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社区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干预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上海黄浦、杨浦、宝山、青浦4个区社区管理的60岁及以上糖尿病、高血压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干预组,共50 787例;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匹配选取同期徐汇、虹口、嘉定、奉贤4个区52 268例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依托信息化的慢性病门诊对干预组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的宣教和随访,干预实施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通过上海市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诊疗信息平台获取干预组和对照组对象的基本情况、诊断信息,以及干预完成情况;从上海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获取2016—2017年流感季(干预前)和2017—2018年流感季(干预后)流感疫苗的相关接种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的相关因素。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年龄分别为(76.76±8.33)和(77.97±8.51)岁(P<0.001);两组间性别构成、职业构成以及干预前流感疫苗接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干预组完成干预人数为28 644名(56.40%),完成和未完成组的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干预前干预组的接种率为0.75%(382名),低于对照组(1.02%,533名)(P<0.001),干预后干预组接种率为1.73%(496名),高于对照组(1.42%,744名)(P=0.001)。男性患者、年龄较低者、干预前已接种流感疫苗者、接受干预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接种流感疫苗的可能性较高,OR(95%CI)值分别为1.29(1.13~1.47)、0.97(0.96~0.98)、260.30(215.21~314.83)、1.85(1.61~2.11)和1.48(1.10~1.99)。结论实施流感疫苗接种干预可提高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率,男性、低年龄、干预前接种流感疫苗、接受干预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干预后接种流感疫苗的可能性高。

  • 标签: 流感疫苗 干预性研究 慢性病管理 真实世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诊室血压标准化测量模式(简称"标准化测压")用于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测压)的效果。方法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8年6月1日实施标准化测压,获取该中心2017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和201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的首诊测压数据分别作为常规和标准化测压资料。以常规测压对象的性别和年龄分布为标准,对标准化测压对象血压升高检出率进行标准化。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测压模式血压末位数值分布的均衡性,以及不同特征和不同季节对象血压升高检出率的差异,采用U检验比较两种测压模式血压升高标化检出率的差异。结果1 548名对象标准化测压,其中男性639名(41.28%);2 952名对象常规测压,其中男性1 196名(40.51%)。标准化测压血压末位数值频率范围为9.04%~10.72%,收缩压和舒张压末位数值均显示分布均衡(P值分别为0.996和0.981),常规测压血压末位数值频率范围为0.37%~67.92%,收缩压和舒张压末位数值均显示分布不均衡(P值均<0.001)。标准化测压血压升高检出率和标化检出率分别为23.19%(359/1 548)和23.05%,均高于常规测压[7.22%(213/2 952),P值均<0.001]。夏、秋、冬季标准化测压血压升高检出率分别为18.85%(141/748)、26.72%(152/591)和31.58%(66/209),均高于常规测压[分别为6.28%(91/1 450)、7.20%(82/1 139)和11.02%(40/363)],P值均<0.001。结论标准化测压用于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数据质量和高血压筛查效率均优于常规测压。

  • 标签: 血压测定 质量控制 高血压 筛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