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物质保障、制度支撑、组织依托和社会基础等四个因素失衡是导致当前农田水利陷入困境的根本。目前,国家将水利投资重点放在物质基础设施上面,忽视制度、组织和社会因素,偏离了农田水利建设的真实需求。发展乡村水利必须变更投资方向,大力支持水利软件建设,促成水利投资体制向用水体制的转变,将乡村水利的物质保障、制度支撑、组织依托和社会基础有机结合与统一。

  • 标签: 农田水利 制度支撑 组织依托 社会基础
  • 简介:从传统时期到税费改革之前,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主要采取依托士绅、宗族和乡村基层政权作为中间层的间接治理模式。税改后,以保障个体权利为核心、强化基层代理人监控为目的、将国家权力直接对接农户作为组织机制的直接治理模式逐渐兴起。这一转型深刻影响着乡村基层政权的角色与行为,削弱了基层政权治理能力,造成了中间层的缺失,给乡村社会秩序的维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由此,欲推动国家转型、建构现代国家,就不仅需要强化对基层代理人的监控,而且要重塑乡村治理结构,增强乡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再造中间层。

  • 标签: 后税费时代 乡村治理模式 中间层 间接治理 直接治理 国家与农民关系
  • 简介:本文在对鄂西南山区坪村的调查基础上,探讨了村民婚姻生活的变迁历程,并重点从婚恋方式、婚姻观念关注了打工经济对农村青年婚姻生活的影响。文章认为,打工经济的兴起为青年农民情感的表达与释放提供了组织条件和独立空间.正是打工经济的大规模兴起而非国家政权或者其他因素在当下中国农村青年的浪漫革命中起着主导作用。文章还认为,从新中国成立到打工经济兴起之前,中国农民的婚姻生活逐渐发生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有限的、渐进的,直到打工经济兴起之后,真正意义上的、西方式的婚姻爱情革命才开始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农民的婚姻革命才刚刚来临。

  • 标签: 打工经济 婚姻生活 婚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