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秘书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和实用的秘书人才选拔制度,培养了许多高水平的知名秘书人才。其中的一些做法,对于今天培养和选拔秘书人才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 标签: 秘书工作 人才选拔制度 选任 古代 秘书人才 培养
  • 简介:一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叫冯玉的人,读书不中用,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既不会读书也不具有写文章特长的人,后来却官拜知制诰、中书舍人,成为朝中机要秘书成员。

  • 标签: 公文写作 五代十国时期 机要秘书 读书 特长
  • 简介:公文写作和办理有很强的时效性,必须及时办理,但也不能盲目图快。快有快的必要,慢也有慢的好处。一拟缮谕旨是清朝军机处的主要工作。归军机处办理的文书,不问大小,都必须按规定时间完成,绝不拖拉,这样的办事作风.

  • 标签: 公文写作 军机处 时效性
  • 简介:一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春天,贵州布政司报告说:"去年北征班师时,皇帝的恩诏传到思南府,听到太岩山接连喊了三句万岁声,这是皇帝的威德远加山川效灵之应。"礼部尚书吕震看到这一报告后,觉得这是一次向皇上献媚的好机会,于是请求上表祝贺。

  • 标签: 公文写作 思南府 礼部尚书 吐突承璀 北征 吕震
  • 简介:成宗崩,安西王阿难答乘间谋继大统,成后及丞相阿忽台、诸王迷里帖木儿皆阴为之助。时武宗犹在北边,太后及仁宗亦在怀孟未至。适武宗遣脱脱计事京师,丞相哈刺哈孙令急还报武宗,而成后已密谕通政使只儿哈郎止其驿马。阿沙不花知事急,与同知通政院事察乃谋,作先日署文书给马去。只儿哈郎闻脱脱已去,方诘问吏,阅案牍乃止。(《元史·阿沙不花传》,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第3298页)忽必烈灭朱以后的一二十年,是元朝的盛世。忽必慰死后,其孙子成宗即位,大体上还能维持忽必烈的事业。

  • 标签: 公文写作 文书 杂谈 趣闻 古代 中华书局
  • 简介:赵烈文是曾国藩的心腹幕僚和无话不谈的弟子。他有一部《能静居日记》,记录了当时大量重要人物与著名历史事件,内容关涉湘军、太平军以及清廷的诸多方面,尤其对曾国藩与清廷的矛盾,南京失陷时清军烧杀掳掠之暴行,以及李秀成被俘等事实记叙颇详,是研究太平天国和晚清历史的极好材料。

  • 标签: 《能静居日记》 曾国藩 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 太平军 李秀成
  • 简介:渊得书,笑曰:“密妄自矜大,非折简可致。吾方有事关中,若遽绝之,乃是更生一敌;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使为我塞成皋之道,缀东都之兵,我得专意西征。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乃使温大雅复书日:“……”密得书甚喜,以示将佐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自是信使往来不绝.

  • 标签: 公文写作 杂谈 趣闻 古代 关中
  • 简介: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日:“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日:“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明史·海瑞传》,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第5930页。

  • 标签: 公文写作 杂谈 趣闻 古代 中华书局 妻子
  • 简介:公元三九八年,东晋南兖州刺史王恭第二次举兵和中央对抗,结果很快兵败而死。王恭此次举兵失败,虽然主要是前锋刘牢之倒向中央,反戈袭击王恭所致,但也和殷仲堪的绝密书信“绢文角戾,不复可识”有很大关系。如果这份公文在传递过程中不出现意外,王恭自然不会单独匆忙举兵而遭致仓皇失败。

  • 标签: 兖州 书信 趣谈 东晋 对抗 自然
  • 简介:《旧唐书·封敖传》载:“敖构思敏速,语近而理胜,不务奇涩,武宗深重之.尝草《赐阵伤边将诏》,警句云:‘伤居尔体,痛在朕躬.’帝览而善之,赐之富锦.”封敖是唐武宗时秘书官员.会昌初(约公元841年至846年)以员外郎知制诰,入为翰林学士(起草机密诏令),拜中书舍人(起草正式诏敕).他写的公文深受武宗皇帝看重和赏识.正如他写的《赐阵伤边将诏》一样,他的公文用语确实通俗易懂,朴实自然,

  • 标签: 朴实自然 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 唐武宗 旧唐书 理胜
  • 简介:特定条件下,在公文中改动一个字所起的正反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一字系福祸”,下面两个事例足以为其佐证。敕曰:“王衍一行,并从杀戮”。已印画,枢密使张居翰覆视,就殿柱揩去“行”字,改为“家”字。由是蜀百官及衍仆役获免者千余人。——《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四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十一

  • 标签: 公文写作 《资治通鉴》 王衍 正反作用 枢密使 郭崇韬
  • 简介:  一  人们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蒋介石,总是阴险狡狯、专横跋扈、道貌岸然的样子,可他在批阅公务文书时,也常常不乏幽默风趣.有一次,国民党有个部门拟定了一份"抗战胜利后之建军计划",呈送蒋介石审阅.因文字过于冗长,蒋无时间细看,便随手批了"我非字纸篓"五个大字发还.又有一次,有位部长签发一份公文,因时间紧急,来不及在公文上签名,只盖了一个私章即飞送蒋介石审阅.……

  • 标签: 公文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