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慈溪市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Harris评分、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P < 0.05);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1.18%(31/34),高于对照组的73.53%(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1.66±10.52)min、(120.26±12.29)mL、(8.09±2.62)cm、(9.86±2.67)周,对照组分别为(78.32±12.23)min、(238.45±17.85)mL、(12.95±3.29)cm、(13.65±3.46)周,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5、14.03、14.85、14.60,均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低于对照组的23.53%(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P < 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能改善Harris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创新性。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治疗结果 手术时间 失血,手术 骨折愈合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结肠镜检查特征、治疗及转归等,旨在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北京医院消化科收治的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患者,该患者因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3个月,再发伴呕吐2 d入院,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及肠镜结果等,考虑患者不完全性肠梗阻病因为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同时收集截至2021年4月国内外报道的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病例资料及相关文献,对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信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联同本例复习截至2021年4月文献报道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病例共计206例,男女比例约2.75∶1;111例个案报道明确提及患者年龄,中位年龄59岁,≥65岁老年患者36例(32.4%);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胀、腹泻、便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病变好发部位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等在内的右半结肠,其中以升结肠最易受累;影像学特征包括受累肠壁及邻近肠系膜血管线状、锯齿状或迂曲钙化,肠壁水肿增厚,肠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等;内镜下特征包括病变肠段黏膜水肿增厚、黏膜呈蓝紫色或青铜色改变、静脉迂曲扩张等;并发症包括肠梗阻、肠穿孔、肠坏死等;多数患者停服中药并经改善肠道微循环、抗炎、抗凝、抗感染等保守治疗措施后症状好转,疾病整体预后良好。结论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是一种非阻塞、非血栓、非炎症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所致的肠道缺血,该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综合典型临床表现、特征性影像学、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明确诊断。

  • 标签: 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 肠梗阻 结肠炎,缺血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住院期间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访2年发生出血事件和缺血事件的风险,分析再发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北京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老年ACS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51例)和对照组(2 834例),比较两组患者随访出院后2年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发出血情况,分析影响有临床意义出血(BARC 2型、3型和5型)的相关因素。结果出血组患者中位出血时间为PCI术后3.3 d,主要原因为胃十二指肠溃疡(43例,84.3%)。与对照组比较,出血组患者体质指数低,更多合并心房颤动、慢性肾脏病、消化性溃疡病史,多表现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替格瑞洛、口服抗凝药使用率高,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低,且冠状动脉病变≥2支、GRACE评分、替罗非班和抽吸导管使用率较高(均P<0.05),完全血运重建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2.4±1.5)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出血组的MACE(19例比698例,37.3%比24.6%,HR=1.655,95%CI:1.026~2.673,χ2=4.513,P=0.026)和再发有临床意义出血(10例比283例,19.6%比10.0%,HR=2.242,95%CI:1.209~4.157,χ2=5.083,P=0.024)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RR=1.813,95%CI:1.021~3.219)、慢性肾脏病≥2期(RR=1.623,95%CI:1.196~2.202)、消化性溃疡病史(RR=2.152,95%CI:1.156~4.006)、替格瑞洛(RR=2.014,95%CI:1.253~3.237)、口服抗凝剂(RR=1.352,95%CI:1.032~1.771)为影响有临床意义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质子泵抑制剂为其保护因素(RR=0.573,95%CI:0.345~0.952)。结论老年ACS患者住院期间上消化道出血病史可增加随访2年再发有临床意义出血和MACE发生风险。高龄、慢性肾脏病≥2期、消化性溃疡病史、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和口服抗凝剂是其独立危险因素,质子泵抑制剂可降低再发出血风险。

  • 标签: 胃肠道出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变频调速技术在调速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以往的直流调速和能耗制动调速相比,起重机调速系统采用的变频调速技术更经济、更安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使变频调速技术在起重设备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分析了变频调速对起重机的影响,探讨了提高变频调速在起重机中应用效果的对策。

  • 标签: 变频调速 起重机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分析北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胃肠镜检查发现的病变及病变间的关系。回顾2016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医院体检中心1 663例胃镜检查的结果,结合性别、年龄等相关信息,对各疾病的检出率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分别为1240例(74.6%)和423例(25.4%),40岁以上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更为多见。其他常见疾病包括胃体和(或)胃窦糜烂、胃底腺息肉、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球炎、胆汁反流等。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和胃癌均为早期病变。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结肠息肉为常见病变,包括结肠腺瘤382例(23.0%),增生性息肉217例(13.0%),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直肠癌占0.7%。结肠憩室和结肠黑变病更常见于>40岁者。结肠腺瘤以男性多见,结肠黑变病以女性多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HP)快速尿素酶检查阳性率为32.2%。HP感染与胃底腺息肉无明确相关性(P=0.329)。胃底腺息肉与结肠腺瘤、结肠癌之间无明确相关性(P=0.152,P=0.616)。胃肠镜检查在消化道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早诊早治方面有重要作用,应重视其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 标签: 内窥镜检查,胃肠道 年龄分布 性别分布 健康教育 强制性体检
  • 作者: 赵莉 谢鹏雁 耿斌 王征 罗庆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22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医院消化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 100034,北京大学医学部非编码RNA医学研究中心 100191,北京医院病理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对急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数字抽签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迷走神经背核假毁损(假毁损组)、迷走神经背核毁损(毁损组)、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后迷走神经刺激(毁损后刺激组)。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假毁损两周后,给予大鼠食管胃交界处滴注盐酸胃蛋白酶溶液90 min,分别于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假毁损前、后及滴注盐酸胃蛋白酶溶液结束60 min后行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测定,对照组直接测定。手术后毁损刺激组大鼠在食管滴酸前15 min和结束后15 min予电流刺激左侧迷走神经干30 min。滴注结束60 min后处死动物。取食管下段组织观察食管炎症程度及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毁损组大鼠两周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较前下降(34.0±8.9)cmH2O比(25.9±8.8)cmH2O(P<0.05),滴注盐酸胃蛋白酶结束60 min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较前下降(18.6±3.6)cmH2O(P<0.01);毁损后刺激组大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升高(22.3±2.9)cmH2O比(18.6±3.6)cmH2O(P<0.05);两周后假毁损组大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无明显变化,滴注盐酸胃蛋白酶溶液结束60 min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升高(30.0±9.5)cmH2O比(37.8±5.8)cmH2O(P<0.05)。毁损组大鼠食管下段炎症较假毁损组大鼠食管下段炎症加重(P<0.01),炎症因子肿瘤坏死-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前列腺素E2表达增加(P<0.01);迷走神经刺激后食管下段炎症及炎症因子表达下降(P<0.01)。结论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加重急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炎症与损伤,迷走神经刺激可加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改善食管下段炎症。

  • 标签: 迷走神经 食管括约肌,下段 食管炎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9至29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隔离病房北京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收治的5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入院时外周血生物化学指标检测结果,以及炎症指标如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铁蛋白水平。结果发现COVID-19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并不少见,以腹泻(22.2%)和恶心(14.8%)为主,普通型患者的腹泻比例更是高达26.3%(10/38),仅次于常见症状发热、乏力和咳嗽;患者外周血LDH、D-二聚体水平和炎症指标IL-6、HsCRP水平均与临床疾病分型相关,能够提示COVID-19的严重程度。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疾病严重程度 炎症因子 消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