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作者: 翟永慧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2-08
  • 出处:《中医科学杂志》2019年6月总252期
  • 机构: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黑龙江大庆163453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DTA对凝集胺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作用。方法:样本采集时间2018年4月-2019年4月,前来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00例患者,所有样本采集对象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且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在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前,先抽取血液标本,进行凝集胺交叉配血。结果:不同的2管血样主、次侧都未出现凝集现象,使用EDTA抗凝剂的2管血样主、次侧都未出现溶血现象,而未使用抗凝剂的2管血样则否之,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不管是否使用抗凝剂,主、次侧均会出现凝集现象,使用抗凝剂的主、次侧无溶血现象,未使用抗凝剂的则否之,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交叉配血的过程中样本血液中补体被激活,就会出现溶血现象,若血液中镁、钙离子相结合,则将激活补体,而EDTA抗凝剂的使用将阻止其结合,最终起到避免溶血的发生,增加交叉配血结果准确性的目的。

  • 标签: EDTA抗凝 凝集胺交叉配血 影响作用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拣选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52例产后出血且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根据输血时血浆和红细胞之间的配比进行分组,分别为A组26例,低血浆配比,血浆(FFP)与红细胞(RBC)比例为(12.5)。B组26例,中血浆配比,FFP与RBC比例为(11)。对比AB两组产妇的各项凝血指标。结果输血前两组产妇的(PT、APTT、Fbg)三项指标不存在差异,P>0.05。在FFP与RBC两种比例的输血状态下,B组(中血浆配比)后组中产妇的各项凝血指标改善效果高于A组(低血浆配比),P<0.05。结论产后出血采取输血措施时,血浆与红细胞之间的配比具有重要性,过高或过低的血浆配置能够达到的凝血效果均不明显,只有FFP与RBC等同时各项凝血指标的改善效果最好。

  • 标签: 产后出血 大量输血 血浆 红细胞 凝血功能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