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的病死率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采用MDT模式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的15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41例,女117例;平均年龄为82.5岁(65~95岁);骨折改良Evans分型:Ⅰ型15例,Ⅱ型16例,Ⅲ型35例,Ⅳ型81例,Ⅴ型11例。统计患者术后1年病死率,对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折改良Evans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和合并内科疾病,以及术前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再将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定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年内共有13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8.2%(13/1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骨折改良Evans分型、CCI、术前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5岁(OR=0.122,95%CI:0.018~0.834,P=0.032)、体重指数>23.9 kg/m2(OR=0.083,95%CI:0.013~0.510,P=0.007)、CCI≥3分(OR=0.051,95%CI:0.090~0.275,P=0.001)和术前Hb<90 g/L(OR=4.733,95%CI:1.036~21.624,P=0.045)是MDT模式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85岁、体重指数>23.9 kg/m2、CCI≥3分和术前Hb<90 g/L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MDT模式下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内容易发生死亡,应高度关注。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死亡 危险因素 多学科协作诊疗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9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70例;年龄67~96岁[(82.6±6.2)岁]。以急诊就诊时吸入室内空气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80 mmHg为参考标准,分为低氧血症组(51例)和非低氧血症组(48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体重指数(BMI)、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术前胸部CT诊断的肺部疾病[肺不张、胸腔积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受伤至就诊时间、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KATZ指数、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MRC)呼吸困难评分、数字疼痛评分(NRS)、吸烟、饮酒、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既往脑梗死、冠心病)、体温、首次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生化检查(血清白蛋白、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电解质检查(血钠、血钾)及其他相关检查[D-二聚体、心房钠尿肽(BNP)、乳酸]。采用单因素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前低氧血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BMI、术前CT诊断的肺部疾病、受伤至就诊时间、Barthel指数、KATZ指数、NRS、吸烟、饮酒、基础疾病、体温、首次红细胞计数、生化检查、电解质检查、其他相关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SA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mMRC呼吸困难评分、首次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A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mMRC呼吸困难评分、首次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低氧血症有一定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MRC呼吸困难评分高(OR=2.30,95%CI 1.10~4.81,P<0.05)、白细胞计数高(OR=1.24,95%CI 1.05~1.45,P<0.05)、C-反应蛋白水平高(OR=1.02,95%CI 1.01~1.03,P<0.05)和血红蛋白水平高(OR=1.04,95%CI 1.01~1.07,P<0.05)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低氧血症显著相关。结论高mMRC呼吸困难评分、高白细胞计数、高水平C-反应蛋白及高水平血红蛋白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髋骨折 老年人 危险因素 术前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建设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高危患者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快速通道,分析术后ICU快速通道建设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术后ICU快速通道建设前,即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创伤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9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术后转入了ICU(非快速通道ICU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转入ICU的危险因素。参考筛选得到的危险因素和临床实际,建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ICU快速通道的转入标准。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满足快速通道转入标准,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的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快速通道ICU组)纳入研究,与快速通道建设前转入ICU的患者(非快速通道ICU组)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OR=4.260,95%CI:1.157~15.683,P=0.029)、院前时间≥48 h(OR=4.301,95%CI:1.212~15.266,P=0.024)、入院检查血红蛋白(Hb)<90 g/L(OR=7.979,95%CI:1.936~32.889,P=0.004)及合并冠心病(OR=6.063,95%CI:1.695~21.693,P=0.006)是快速通道实施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转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快速通道建设前后两组转入ICU患者的基线资料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入院时Hb浓度和院前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在合并症数目方面,快速通道ICU组的患者显著高于非快速通道ICU组(Z=-1.995,P=0.046)。与非快速通道ICU组的患者相比,快速通道ICU组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术后在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长均显著缩短(Z=-2.121、-2.726、-3.130,均P<0.05),快速通道ICU组患者所需会诊数目及在ICU治疗时间≥2晚的患者比例也显著减少(均P<0.05),两组患者在再次ICU转科率、会诊数目≥4个的患者比例、手术时长、总住院费用及在院、术后1个月和3个月死亡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ICU快速通道有助于缩短老年髋部骨折高危患者的术前、术后和住院时间,是基于多学科协作,ERAS理念具体应用的一种有效模式。

  • 标签: 髋骨折 老年人 加速康复外科 重症监护 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