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乐清市气候变化与鼻出血发生的相关性,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的鼻出血患者及其他科室并发鼻出血的患者1 8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按照时间排序进行汇总整理,分析乐清市气候变化与鼻出血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日平均气温与鼻出血的发生呈负相关(r=-0.65,P=0.003),日相对湿度与鼻出血的发生呈近似于倒“U”型非线性关系。当日相对湿度 < 65%时,日相对湿度与鼻出血的发生呈正相关(r=0.54,P=0.007),当日相对湿度 > 65%时,日相对湿度与鼻出血的发生呈负相关(r=-0.68,P=0.002);日温差与鼻出血的发生呈近似于线性正相关(r=0.52,P=0.009);日平均大气压与鼻出血的发生呈近似于线性正相关(r=0.60,P=0.004);温度下降1 ℃,鼻出血发病风险增加1.48%(95%CI:-2.15~-0.81);当日相对湿度<65%时,湿度变化对鼻出血发病风险影响的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当日相对湿度 > 65%时,湿度每上升一个单位,鼻出血发病风险降低1.82%(95%CI:-2.71~-0.93);温差每增加1 ℃,鼻出血发病风险增加2.86%(95%CI:0.54~5.18);气压每增加1 Pa,鼻出血发病风险增加1.18%(95%CI:0.50~1.87)。结论温度变化与鼻出血发病呈负相关,大气压、气温差与鼻出血发病呈正相关,三者对鼻出血的影响短暂。高湿度对鼻出血发病有着明显保护作用,且作用时间较长。

  • 标签: 鼻出血 气候变化 温度 湿度 气压 时间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震视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20年1-7月诊治的疑似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疾病类型分为前半规管型24例、后半规管型80例、水平半规管型16例。观察眼震视图和裸眼分别在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检出率,并分析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在治疗效果中的差异。结果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确诊率分别为91.68%、92.50%和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 > 0.05)。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眼震视图检出率分别为91.68%、92.50%和93.75%,明显高于裸眼检出率的58.34%、78.75%和5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1、6.14、3.86,均P < 0.05)。治疗1周后,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0%、66.25%、68.75%,治疗3个月后,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96.25%、10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64,均P > 0.05)。术后3个月,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复发率分别为4.16%、5.00%、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 > 0.05)。结论眼震视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准确判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眼震发生情况,提高检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眼震视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裸眼 检出率 半规管 复发率 有效率 诊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