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行性或下行性胫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对髌骨高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7例胫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并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资料,男36例,女41例;年龄(59.4±10.5)岁(范围45~70岁);上行性截骨51例,下行性截骨26例。测量手术前后双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的下肢力线参数,膝内翻畸形矫正角度,并采用Insall-Salvati index(ISI)、Caton-Deschamps index(CDI)及Blackburne-Peel Index(BPI)3种方法动态测量髌骨高度变化,并对上行性组和下行性组进行对比。结果7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6个月(范围12~60个月)。51例上行性截骨内翻矫正度数为10.43°±2.67°;26例下行性截骨内翻矫正度数为11.16°±2.80°。术后6个月CDI法测量上行性截骨髌骨高度下降约8.1%,采用ISI法测量有2例髌骨降低明显(髌骨高度降低10%即为髌骨降低明显),CDI、BPI法测量有7例髌骨降低明显;下行性截骨髌骨高度下降约4.5%(CDI法),采用ISI、CDI、BPI三种测量方法均无髌骨明显降低;上行性组与下行性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1,P=0.040)。内翻矫正10°及以下的上行性截骨22例,髌骨高度下降6.9%(CDI法),ISI法测量无髌骨明显降低,CDI、BPI法测量有1例髌骨降低明显;内翻矫正10°以上的上行性截骨例数29例,髌骨高度下降10.4%(CDI法),ISI法测量有2例髌骨降低明显,CDI、BPI法测量有6例髌骨降低明显;上行性组与下行性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0,P=0.028)。结论上行性胫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后髌骨降低程度与内翻矫正度数为正相关;下行性胫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对髌骨高度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截骨术 髌骨 骨关节炎,膝 膝内翻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稳定性的X线三柱评分标准,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的3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61例,女217例;年龄为60~97岁,平均72.5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09例,31-A2型188例,31-A3型81例。内固定术后即刻行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稳定性评估采用自行制定的三柱评分标准:内侧柱4分,中间柱2分,外侧柱2分;单柱满分为柱稳定,三柱均稳定为优,二柱稳定为良,一柱稳定为可,三柱均不稳定为差。并根据评定结果采取相应的康复训练:优者早期完全负重,良者早期部分负重,可或差者早期禁止负重。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内固定失效率等,并计算内固定失效与术后X线三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78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0.4个月)随访。365例患者骨折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3个月(3~7个月);内固定失效13例,失效率为3.4%(13/378)。术后X线三柱评分标准评定为优的129例患者无一例失效;193例评定为良的患者中,4例失效;56例评定为可的患者中,9例失效。内固定失效与术后X线三柱评分密切相关(r=-0.986,P=0.006),与柱稳定密切相关(r=-1.000, P=0.033)。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X线三柱评分标准能够准确反映骨折的稳定性,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及判断预后。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稳定性 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