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是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MERS-CoV)后出现的一种能引起人严重呼吸道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尚无特异性的靶向2019-nCoV的抗病毒治疗药物,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日益严重的疫情和迫切需要解决的药物治疗策略,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治疗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治疗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仓鼠模型探究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后是否存在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ADE)现象,为疫苗研发和接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室构建SARS-CoV-2感染仓鼠模型,分成对照组、感染组、二次感染组、免疫组,ELISA法检测仓鼠血清总抗体以及细胞因子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含量;中和试验法检测仓鼠血清病毒中和抗体;免疫印迹法和定量逆转录PCR检测仓鼠肺组织病毒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仓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分离培养仓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检测仓鼠免疫血清能否促进SARS-CoV-2对巨噬细胞的感染。结果二次感染组和免疫组仓鼠血清总抗体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免疫组中和抗体水平显著低于二次感染组(P<0.001);与感染组相比,二次感染组和免疫组仓鼠感染病毒后体质量保持稳定,肺组织炎症反应轻,仅免疫组在感染后第2天的肺组织中检出病毒;各组仓鼠血清中促炎因子IL-6和抗炎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或无仓鼠免疫血清的条件下,SARS-CoV-2均不能感染仓鼠腹腔巨噬细胞,但可被吞噬。结论基于仓鼠感染模型的初步实验结果,不支持SARS-CoV-2感染中存在巨噬细胞介导的ADE现象。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仓鼠模型 抗体依赖性促进作用 巨噬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各种常见慢性疾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重症化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等外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及3个预印文本网站(medRxiv、SSRN和ChinaXiv)中2020年1月24日至3月5日发表的有关重症、非重症COVID-19患者合并慢性疾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分析COVID-19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肝脏疾病的患病率,并计算重症患者、非重症患者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的比值比(odds ratio, 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采用R 3.6.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从2 455篇相关文献中筛选纳入19篇文献,共计4 792例患者进行分析。COVID-19患者中男性占55.0%(95%CI 40.0%~80.0%),合并慢性疾病的总体患病率为30.4%(95%CI 24.0%~37.0%)。其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16.9%(95%CI 14.0%~20.0%)],其次是糖尿病[8.3%(95%CI 8.0%~9.0%)]。重症COVID-19患者中男性的比例高于非重症患者(64.4%比52.8%,OR=1.49,95%CI 1.08~2.05,Z=4.63, P<0.01)。重症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分别是非重症患者的5.77倍(95%CI 3.80~8.74)、4.47倍(95%CI 2.71~7.38)、3.55倍(95%CI 2.86~4.40)、3.05倍(95%CI 1.76~5.28)、2.82倍(95%CI 1.96~3.97)、2.39倍(95%CI 1.77~3.23)、2.15倍(95%CI 1.27~3.66),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8.37、6.01、11.60、4.20、5.46、5.71、3.12,均P<0.01)。重症患者慢性肝脏疾病的患病率与非重症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5, 95%CI 0.84~2.17,P=0.11)。结论伴有慢性疾病的COVID-19患者重症化风险较高,由高到低依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慢性病 重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致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873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根据患者是否感染RSV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并分析两组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SV感染致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因素;并将RSV感染引起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本研究873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RSV感染262例,未感染611例,RSV感染发生哮喘急性发作明显高于RSV未感染患者(30.53% vs 6.8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次数>3、鼻部结构异常、院内感染、春夏季节、免疫低下均是RSV感染致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RSV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咳嗽、呼吸困难及喘鸣音症状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次数>3、鼻部结构异常及院内感染、春夏季节、免疫低下均是RSV感染致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治疗有助于患者的转归。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危险因素 治疗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