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晚期介入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温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根据手术距发病时间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41例。早期组采取早期(≤ 3 d)介入栓塞术,晚期组采取晚期(≥ 3 d)介入栓塞术。统计两组栓塞效果、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出院时改良Barthel指数(M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以及预后。结果早期组栓塞效果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治疗后早期组NIHSS评分[(4.02±1.64)分]低于晚期组[(6.81±2.02)分],MMSE评分[(28.09±1.35)分]及MBI评分[(81.12±9.67)分]均高于晚期组[(26.01±1.19)分、(73.02±8.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6、7.40、4.09,均P < 0.001);治疗后早期组MMP-9[(420.33±29.40)μg/L]及sICAM-1[(403.70±23.28)μg/L]均低于晚期组[(491.30±31.19)μg/L、(496.37±30.4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0、15.47均P < 0.001);早期组预后效果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早期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优于晚期介入治疗,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可能与调节MMP-9及sICAM-1含量有关。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颅内栓塞 精神状态检查表 生活质量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细胞黏附分子 预后
  • 简介:摘 要:作为肝硬化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胃静脉曲张其形成的病理学机制较为复杂,且不同患者的成病原因需要考量。静脉曲张的治疗手段具有多样性,目前,就临床主流治疗方法而言,其包含了组织粘合剂治疗、血管介入治疗、硬化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但我国目前,就胃静脉曲张治疗方案尚无明确的统一治疗定论。因此,对于患者的治疗方式多依靠于患者自身的病理特征以及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本文将就胃静脉曲张介入治疗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胃静脉曲张 组织粘合剂 介入治疗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作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一种,主动脉夹层体现出病情发展快速以及致死率极高的特点,在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的诊断之后,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除此之外,主动脉夹层治疗的过程当中还包括内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符合治疗,结合不同的类型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随着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已经逐渐转变为介入手术治疗,本文针对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进展情况进行研究。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