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肺复苏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常用的多种培训和考核模式都存在一定缺陷。在新的培训模式探索中,"阶梯式"培训有助于循序渐进的技能学习;"低强度、高频率"培训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和难点、减轻教学双方的负担,又能够通过反复强化提高培训效果。将不同培训方法有机结合建立"多元化"培训模式,能够在充分发挥不同方法优势的同时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此外,培训中还应引入"单项否决机制"方法以加强对核心技术的考核;角色扮演的场景模拟可能是训练团队复苏能力的有效方法,但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心肺复苏 培训 考核
  • 简介:摘要我国要建立独立、完整、科学的心肺复苏教育培训体系。本文对2011年以来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课程进行心肺复苏培训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该课程值得借鉴的优点,包括严格的教师培训和准入机制、标准化视频和视练同步的教学方式、小班授课模式、团队合作的培训内容和单项否决的技能考核。同时也指出该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缺少心脏骤停监测和预防的教育、缺少心脏骤停时心电波形识别的培训、仅涉及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特殊人群的心肺复苏培训缺乏针对性。因此,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可能并不适合直接"移植"用于中国医务人员的培训。未来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以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心肺复苏培训课程体系。

  • 标签: 心肺复苏 美国心脏协会 基础生命支持 中国医务人员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我国急救人员对于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telephone-guid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TCPR)的认知,并对不同经济水平地区急救人员对于TCPR的认知进行比较,对于了解我国急救人员的TCPR认知现状。方法采用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研究,采取多级方便取样的方法,并对问卷进行测试信度和分半信度测试。问卷调查及数据收集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进行。伦理审批号为M2018264。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电子问卷共回收1 191份。TCPR的知晓率是80.94%,其中97.82%认为心脏骤停时应该实施TCPR,36.62%认为在进行TCPR时需要进行旁观者心肺复苏(bystand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BCPR)质量监测,25.83%的应答者表示所在急救机构设有TCPR的培训课程。发达地区急救人员相较不发达地区急救人员对于判断患者无呼吸的标准(11.69% vs 7.89%,P=0.048)、TCPR需要包括指导胸外按压(92.45% vs 87.49%,P=0.012)、BCPR质量监测包括人工呼吸的频率(84.42% vs 74.87%,P=0.029)有更好的认知度,但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急救人员TCPR的知晓率尚不满意,需要进一步培训以提高急救人员通过电话对院外心脏骤停判定指标、TCPR内容以及旁观者心肺复苏质量监测的认识。我国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急救人员对于TCPR的认知度有一定差异。

  • 标签: 急救医疗服务 电话指导 心肺复苏 旁观者 院外心脏骤停 认知 经济水平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中国急救人员电话指导心肺复苏(telephon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CPR)的实施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导致T-CPR实施率低的主要原因,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方法采用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研究,以方便抽样的方法从中国六大地理分区中分别抽取共计20个城市,通过匿名在线电子问卷的方法调查各城市急救人员对T-CPR的认知及实施情况。根据T-CPR实施频率分为常规T-CPR组和非常规T-CPR组。分别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组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实施T-CPR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共1 191人填写问卷,T-CPR的知晓率为80.94%。960人知晓T-CPR且问卷填写完整纳入研究。常规T-CPR组(401人),非常规T-CPR组(559人)。939人(97.81%)认为对于能够通过电话判定的心脏骤停,应该实施T-CPR。②401人(41.77%)在临床实践中常规实施T-CPR,其中237人(24.68%)总是实施T-CPR,164人(17.08%)经常实施T-CPR。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787,95%CI:1.235~2.587,P=0.002)、年龄(OR=1.025,95%CI:1.004~1.047,P=0.020)、专业背景为临床医学(OR=2.926,95%CI:1.387~6.171,P=0.005)、电话调度员(OR=5.305,95%CI:3.463~8.126,P<0.01)、使用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edical priority dispatch system, MPDS)(OR=1.941,95%CI:1.418~2.656,P<0.01)、有T-CPR制度或流程(OR=3.879,95%CI:2.652~5.674,P<0.01)是急救人员实施T-CPR的有利因素。④常规T-CPR组实施T-CPR的原因中前三位依次是曾经接受T-CPR培训(67.08%)、认为T-CPR能够提高生存率(63.59%)、有标准的T-CPR流程(63.09%)。非常规T-CPR组中急救人员未实施T-CPR的原因中前三位依次是担心旁观者依从性(42.04%)、担心旁观者心肺复苏质量(38.28%)、担心医疗纠纷(36.14%)。结论急救人员T-CPR的知晓率和实施率仍然有待提高。T-CPR的实施需要依靠具备临床医学背景的电话调度员、明确的T-CPR制度、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MPDS等专业辅助工具。提高公众对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的认知、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也有利于T-CPR的实施。

  • 标签: 心脏骤停 电话指导心肺复苏 横断面调查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西临汾县级医护人员基础生命支持认知及培训现状,为制定针对性培训策略和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山西临汾12所县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科室和医护人员的一般特征、既往基础生命支持培训考核及认知现状。结果共纳入839名医护人员,756人(90.1%)完成调查,医生183名(24.2%),护士573名(75.8%)。多数人员在环境安全、应急反应系统启动、足够按压、气道管理和电除颤上认知不足。结论临汾县级医护人员基础生命支持认知现状不容乐观,需构建适用性的精准化培训课程和复训考核体系以提升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 标签: 县级 医护人员 基础生命支持 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