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粮食与食品安全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对去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正确了解我国的粮食与食物安全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门诊病人床位不固定,治疗随意性大,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护理管理者必须制定出一套安全、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以保证查对制度的严格执行,确保各项护理工作万无一失,从而保证病人安全

  • 标签: 查对制度 门诊病人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眼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的价值。方法:在我院眼科接受诊治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样本,并参照抽签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其中39例为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39例为研究组,接受前馈控制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眼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前馈控制干预,能有效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降低不良事件,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眼科护理安全管理 前馈控制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安全预警护理流程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为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肺炎伴高热惊厥患者,均为儿童。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40例患儿分别成立两组,对照组20例与实验组2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实施安全预警护理流程,对比两组间护理结果。结果对照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实施安全预警护理流程,其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康复。

  • 标签: 重症肺炎 高热惊厥 安全预警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安全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强化风险控制,以提升患者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7月—12月在ICU内接受人工气道护理的52例危重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纳入研究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人工气道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安全管理方案后,人工气道护理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安全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安全管理 危重症患者 人工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乙肝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6例乙肝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均分为对照组(33例:恩替卡韦治疗)与实验组(33例: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12个疗程后相关免疫功能以及HBV-DNA转阴率(81.82%)均显著提升且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15%)比对照组(12.12%)高,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乙肝患者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可有效提升机体免疫功能与HBV-DNA转阴率,不会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升,该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恩替卡韦 长效干扰素 联合治疗 乙肝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于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小儿EB病毒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28名)和观察组(29名)。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观察组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1%(27/29)显著高于对照组71.4%(20/28),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单磷酸阿糖腺苷 小儿EB病毒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卡维地洛+胺碘酮联合方案在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与安全性作以评价。方法择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基本临床资料齐全完整的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纳入对象均分成单纯服用胺碘酮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服用胺碘酮与卡维地洛治疗的观察组,治疗30d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66.7%(χ2=4.541,P<0.05)。结论卡维地洛+胺碘酮联合方案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卡维地洛 胺碘酮 心律失常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振动网格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振动网格雾化技术组和气管插管-注入PS-拔管后使用NCPAP(INSURE)技术组。两组均予以NCPAP联合PS治疗,振动网格雾化技术组PS经新型振动网格雾化技术吸入肺部,INSURE技术组PS经气管插管注入肺部。比较两组患儿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VET)需求率、总呼吸支持时间、再次使用PS率、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等指标的差异;同时记录两组患儿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最终共42例患儿纳入分析,其中振动网格雾化技术组20例,INSURE技术组22例。两组PS给药前血气分析及PaO2/Fi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完成PS给药后1 h,两组血气分析及PaO2/FiO2均较给药前明显改善;其中,振动网格雾化技术组给药后PaO2/FiO2改善程度较INSURE技术组更明显〔mmHg(1 mmHg≈0.133 kPa):198±34比173±39,P<0.05〕,但两组pH值和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振动网格雾化技术组总呼吸支持时间较INSURE技术组明显缩短(h:96±13比120±18,P<0.01),但MVET需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1/20)比13.6%(3/22),P>0.05〕。振动网格雾化技术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发生率低于INSURE技术组〔0%(0/20)比18.2%(4/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振动网格雾化技术组与INSURE技术组再次使用PS率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0%(1/20)比9.1%(2/22),5.0%(1/20)比4.5%(1/22),均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或气胸、肺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与INSURE技术相比,NCPAP联合振动网格雾化吸入PS技术治疗RDS同样有效、安全,且可进一步提高PaO2/FiO2、缩短呼吸支持时间,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振动网格雾化技术 肺表面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