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肿瘤科护理人员姑息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拓展临床护理培训方法。方法选取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科临床护士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名。分别对两组护士进行姑息护理专项培训,对照组采取传统理论授课的培训方法,试验组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培训方法。采用姑息护理知识问卷及教学培训满意度测评表对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姑息知识平均得分(17.19±2.85)分,对照组平均(14.25±3.92)分,试验组理论知识测试在疼痛及其他症状的控制、心理精神社会支持和总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授课模式激发主动学习兴趣、学习内容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互动交流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教学培训方法总体评价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翻转课堂的教学培训方法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加深对姑息护理培训知识的理解与固化,提高了教学满意度。

  • 标签: 翻转课堂 姑息护理 培训
  • 简介:摘要通过将发热筛查点前移至急诊入口处,准确筛查出高危疑似患者,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筛查点按照防疫要求进行区域建设,设计流行病学筛查评估单,对筛查专职护士进行有效专项培训以及科学排班,降低急诊患者感染的风险,确保疑似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诊治,为非疫区其他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提供经验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预检筛查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渐进式引导护理法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江苏省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渐进式引导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认知功能与智商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认知功能四维度评分和智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渐进式引导护理法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智商水平。

  • 标签: 引导 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模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预后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9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n=84)和对照组(n=91)。试验组患者接受持续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模式干预,共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系统性红斑狼疮知识问卷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再入院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知识问卷-患者知识评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知识问卷-患者对家属知识感知评分高于对照组,SLEDAI-2K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持续护理模式可更有效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生活质量 持续护理模式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患者手术结局、术后康复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后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局、术后康复及短期预后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结局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第3天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无明显差异外,观察组患者7 d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各项恢复功能有效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后踝骨折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可有效改善术中出血、术口长度等手术结局指标,缓解疼痛现象,对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后踝骨折 手术室护理配合 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糖尿病足风险为主的延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温岭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给予以糖尿病足风险为主的延续护理干预),每组73例。观察两组干预前及干预9个月后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33、0.744、1.000,均P>0.05),干预后两组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有所改善(t=-2.300、-13.89、-5.294、-0.469、-2.628、-5.594,均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96.98±14.69)分比(92.46±11.82)分,(19.31±0.22)分比(17.89±1.11)分,(39.98±5.01)分比(36.71±2.01)分,t=2.048、10.722、5.176,均P<0.05]。干预前两组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FBG)、餐后血糖(2 h PB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33、0.106、-0.145、-0.067、0.721、0.237,均P>0.05),干预后,两组TC、HbAlc、FBG、2 h PBG、LDL及HDL水平均有所改善(t=-3.284、7.731、5.553、6.549、-5.704、-5.913、-0.988、5.033、1.699、2.241、-2.463、-1.761,均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5.37±1.79)mmol/L比(4.76±1.72)mmol/L,(6.63±1.02)%比(7.59±1.11)%,(7.18±1.11)mmol/L比(8.21±1.24)mmol/L,(10.65±2.21)mmol/L比(12.35±2.54)mmol/L,(3.09±0.37)mmol/L比(2.85±0.32)mmol/L,(1.48±0.31)mmol/L比(1.26±0.23)mmol/L,t=2.099、-5.441、-5.288、-4.314、4.192、4.870,均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心理、疾病、社会、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22、0.317、-0.108、-0.089、0.731,均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心理、疾病、社会、满意度评分均有所改善(t=-10.078、-27.377、-26.639、-20.032、-123.132、-2.832、-11.967、-11.412、-6.866、-40.403,均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5.37±2.79)分比(22.89±2.72)分,(23.63±1.02)分比(20.59±1.11)分,(35.18±1.11)分比(31.21±1.24)分,(27.65±2.21)分比(22.35±2.54)分,(23.09±0.37)分比(17.85±0.32)分,t=5.438、17.23、29.915、13.450、91.521,均P<0.05]。结论采用以糖尿病足风险为主的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调节患者代谢指标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足 护理 血糖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