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研究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 内科收治的 104 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52 )优质护理管理,对照组( n=52 )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护理组管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风险时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肿瘤科护理人员姑息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拓展临床护理培训方法。方法选取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科临床护士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名。分别对两组护士进行姑息护理专项培训,对照组采取传统理论授课的培训方法,试验组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培训方法。采用姑息护理知识问卷及教学培训满意度测评表对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姑息知识平均得分(17.19±2.85)分,对照组平均(14.25±3.92)分,试验组理论知识测试在疼痛及其他症状的控制、心理精神社会支持和总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授课模式激发主动学习兴趣、学习内容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互动交流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教学培训方法总体评价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翻转课堂的教学培训方法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加深对姑息护理培训知识的理解与固化,提高了教学满意度。

  • 标签: 翻转课堂 姑息护理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实施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在降低静脉治疗护理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接受静脉治疗患者共 2000例,进行干预前 1000例和干预后 1000例静脉治疗患者的现况调查。运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法,收集护理人员执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以下简称《静疗规范》 )基础数据,分析静脉治疗护理中的存在问题,制订并落实干预对策,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人员在执行《静疗规范》操作中对静脉穿刺用具、穿刺部位选择的合格率和静脉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静脉穿刺用具选择合格率 95. 22%,高于干预前的 89. 63%;干预后静脉穿刺部位选择合格率 91. 88%,高于干预前的 87. 32%;干预后静脉炎、渗出、外渗、穿刺点发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 :静脉治疗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有利于指导护理人员贯彻执行《静疗规范》,提升护理人员的静脉治疗水平,降低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为患者提供静脉治疗的安全管理环境,顺应静脉治疗护理领域的发展趋势。

  • 标签: 静脉治疗 调查 安全管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2018年5月-2019年12月前来本院治疗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准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综合护理),对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00%)比对照组(77.50%)高,差异明显(P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心衰 护理满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扬州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 自 2020 年 1 月 21 日至 2 月 29 日 先后 收治 23 例新冠肺炎患者, 通过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成员在接收第一例患者开始,小组成员在第一次护理病历讨论会上,各抒己见,新冠肺炎目前没有特效药,疫苗尚在研制中,疫情的未知因素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很多的负面情绪,通过对小组成员建议的提炼,形成了对不确定数 新冠肺炎患者 将重点实施 心理护理 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和小结, 对我院 23 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 心理护理是战胜新冠肺炎的重要方法和措施之一。

  • 标签: 新冠肺炎 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针灸配合康复护理治疗中风偏瘫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 88 例,以随机双盲法,分成对照组(行针灸治疗)和观察组(行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各 44 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 结果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观察组 51.32±2.46 分高于对照组 38.64 ±5.23 分,差异显著( t =14.553 , P =0.000 )。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 95.45% 明显高于 79.55% ,差异显著(  2 =5.091 , P =0.024 )。 结论 对于中风偏瘫患者,应用针灸配合康复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优选。

  • 标签: 中风偏瘫 针灸 康复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手术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 2015年 8月 ~2016年 8月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 50例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 25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 68.00%,观察组有效率为 92.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前列腺手术治疗患者中采取持续膀胱冲洗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干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

  • 标签: 前列腺手术 持续膀胱冲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先兆早产孕妇实施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时的效果。方法 2019年4月~2020年11月,纳入54例我院收治的先兆早产孕妇,以抽扑克牌法(抽签法,单数A,双数B)均分为A组和B组,B组采取常规护理,A组采取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率及心理情绪。结果A、B组满意率分别为96.43%,75.00%,A组显著高于B组,数据有可比性(P0.05);护理后心理情绪差异明显,(P

  • 标签: 先兆早产 健康教育路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前针对患者降低感染的临床护理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在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中采用综合、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严密监控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管道安全规范管理,控制输液速率,科学用药指导,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抑制感染率,促进早期康复。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 感染性休克患者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疼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 72 例晚期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舒适护理干预将患者 分为对照组( 36 例:未行舒适护理干预 )与实验组( 36 例:行舒适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 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数字疼痛 NRS 量表以及卡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 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晚期肺癌患者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舒适护理 晚期肺癌 癌性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干预的具体疗效。 方法: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选取 58 例展开研究,就诊期间为 2018 年 02 月至 2020 年 02 月,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与对照组(常规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躁狂情况、抑郁、焦虑度。 结果:干预前,两组狂躁程度分值无明显差距, P> 0.05;干预后,对照组、研究组病人躁狂 情况均有所缓和。对照组评分由( 4.19±1.42)降至( 3.27±1.33)分,研究组评分由( 4.23±1.57)分降至( 2.48±1.14)分,干预效果比对照组显著;同时,干预后研究组情绪更稳定, HAMD、 HAMA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期间,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缓和病人躁狂、焦虑、抑郁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度 学科团队协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渐进式引导护理法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江苏省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渐进式引导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认知功能与智商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认知功能四维度评分和智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渐进式引导护理法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智商水平。

  • 标签: 引导 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症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的摆放的效果。方法 2018年 8月 ~2019年 7月为纳入时间,选取对象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共选取笔者所在医院 90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 45例,研究组患者于康复护理早期做良肢位摆放,对照组患者于 术后 3 个月 做良肢位摆放,对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结果 研究患者ADL评分比对照组高, Fugl- Meyer 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大,( P< 0.05)。 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进行良肢位的摆放,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卒中偏瘫患者 良肢位摆放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将行为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筛选本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并高血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以行为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以及血脂控制率均较之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高血压 高脂血症 行为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模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预后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9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n=84)和对照组(n=91)。试验组患者接受持续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模式干预,共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系统性红斑狼疮知识问卷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再入院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知识问卷-患者知识评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知识问卷-患者对家属知识感知评分高于对照组,SLEDAI-2K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持续护理模式可更有效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生活质量 持续护理模式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糖尿病足风险为主的延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温岭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给予以糖尿病足风险为主的延续护理干预),每组73例。观察两组干预前及干预9个月后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33、0.744、1.000,均P>0.05),干预后两组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有所改善(t=-2.300、-13.89、-5.294、-0.469、-2.628、-5.594,均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96.98±14.69)分比(92.46±11.82)分,(19.31±0.22)分比(17.89±1.11)分,(39.98±5.01)分比(36.71±2.01)分,t=2.048、10.722、5.176,均P<0.05]。干预前两组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FBG)、餐后血糖(2 h PB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33、0.106、-0.145、-0.067、0.721、0.237,均P>0.05),干预后,两组TC、HbAlc、FBG、2 h PBG、LDL及HDL水平均有所改善(t=-3.284、7.731、5.553、6.549、-5.704、-5.913、-0.988、5.033、1.699、2.241、-2.463、-1.761,均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5.37±1.79)mmol/L比(4.76±1.72)mmol/L,(6.63±1.02)%比(7.59±1.11)%,(7.18±1.11)mmol/L比(8.21±1.24)mmol/L,(10.65±2.21)mmol/L比(12.35±2.54)mmol/L,(3.09±0.37)mmol/L比(2.85±0.32)mmol/L,(1.48±0.31)mmol/L比(1.26±0.23)mmol/L,t=2.099、-5.441、-5.288、-4.314、4.192、4.870,均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心理、疾病、社会、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22、0.317、-0.108、-0.089、0.731,均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心理、疾病、社会、满意度评分均有所改善(t=-10.078、-27.377、-26.639、-20.032、-123.132、-2.832、-11.967、-11.412、-6.866、-40.403,均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5.37±2.79)分比(22.89±2.72)分,(23.63±1.02)分比(20.59±1.11)分,(35.18±1.11)分比(31.21±1.24)分,(27.65±2.21)分比(22.35±2.54)分,(23.09±0.37)分比(17.85±0.32)分,t=5.438、17.23、29.915、13.450、91.521,均P<0.05]。结论采用以糖尿病足风险为主的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调节患者代谢指标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足 护理 血糖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