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短缩加压+再延长骨搬移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干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收治的52例创伤性股骨干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9~60岁[(40.3 ± 12.1)岁]。股骨干骨折部位:近1/3段15例,中1/3段20例,远1/3段17例。骨缺损类型:开放性骨折后骨缺损2例,感染性骨不连29例,萎缩性骨不连21例。清创截骨后骨缺损长度3.0~5.8 cm[(4.2 ± 0.8)cm]。24例行Ⅰ期直接断端短缩加压再延长术,28例行截骨短缩加压、Ⅱ期再延长术(平均间隔时间2.8个月)。观察患者术后伤口创面愈合情况、骨性愈合时间、外固定指数(EFI)、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检测术前及术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末次随访时采用Ilizarov方法与研究应用协会(ASAMI)评分标准对骨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0~60个月[(36.5 ± 10.3)个月]。伤口创面均Ⅰ期愈合。骨性愈合时间9~20个月[(14.5 ± 3.8)个月]。EFI为1.2~1.9个月/cm[(1.5 ± 0.2)个月/cm]。术后钉道感染14例(感染率27 %);骨断端愈合不良1例;2例骨延长段出现轴向偏移,1例出现延长段矿化不良;2例术后患侧肢体较健侧分别短缩1.8 cm、2.0 cm。末次随访时WBC[(6.0 ± 1.4)× 109/L]、CRP[(6.8 ± 1.7)mg/L]、ESR[(10.5 ± 6.1)mm/h]较术前[(9.2 ± 2.2)× 109/L、(31.7 ± 22.1)mg/L、(45.8 ± 31.3)mm/h]明显降低(P < 0.01)。末次随访时ASAMI评分:骨愈合优31例,良13例,可8例,优良率为85%;患肢功能优28例,良14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81%。结论Ilizarov短缩加压+再延长骨搬移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干骨缺损可彻底清除感染或缺血性骨病灶,通过牵张成骨技术完成断端持续加压促进断端愈合及肢体延长,实现肢体重建并促进骨性愈合和功能恢复。

  • 标签: 股骨骨折 感染 伊利扎罗夫技术 不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伸性体位复位与非复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单节段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68~82岁[(75.7±5.7)岁]。两组患者均行PKP治疗。19例术前未采取过伸性体位复位(常规组),23例术前采取过伸性体位复位(复位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伤椎矢状面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4个月[(13.2±1.3)个月]。复位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显著缩短[(31.7±2.2)min ∶(43.5±2.4)min](P<0.01)。常规组出现骨水泥椎前渗漏2例(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肺栓塞及过敏性休克等并发症。常规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VAS分别为(8.3±1.1)分、(2.7±0.8)分、(2.0±0.5)分;复位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VAS分别为(8.2±1.1)分、(2.6±0.8)分、(1.8±0.5)分。两组术后VAS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分别为(69.9±3.4)%、(60.7±3.8)%、(62.9±3.6)%;复位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分别为(71.8±3.1)%、(51.7±3.3)%、(53.6±3.3)%。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两个时相点组间比较,复位组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19.2±1.9)°、(14.9±1.7)°、(15.4±1.7)°;复位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24.4±1.9)°、(11.3±1.5)°、(12.4±1.6)°。两组术后伤椎矢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术后两个时相点组间比较,复位组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单节段Kümmell病患者,过伸性体位复位较非复位PKP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渗漏率、提高椎体的高度恢复率及Cobb角改善率。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Kümmell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管理策略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20年1月20日— 2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65~92岁[(76.5±6.3)岁]。股骨转子间骨折19例,股骨颈骨折14例。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糖尿病9例。19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14例行全髋/半髋关节置换术。受伤至入院时间2~14 h。所有患者于门、急诊完善血常规、胸部CT检查排除COVID-19,其中肺部感染12例。医务人员按标准防护的原则做好分级防护,老年髋部骨折专用病房实施一级防护,应急隔离病房实施二级防护,采集咽拭子标本时实施三级防护。记录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术后离床行走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围术期并发症,以及患者和医护人员感染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为(3.18±0.19)d,其中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21例患者为(2.24±0.28)d,伴肺部感染的12例患者为(4.83±0.39)d。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97±0.31)d,其中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21例患者为(9.71±0.27)d,伴肺部感染的12例患者为(12.51±0.78)d。术后12例患者在ICU加强支持治疗1~3 d,其余21例患者转老年髋部骨折专科病房治疗。本组患者离床行走时间为术后(4.0±1.4)d,其中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为(4.3±1.3)d,全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为(3.6±1.3)d。术前12 h VAS为(4.55±0.29)分,术后6 h为(5.62±1.12)分,术后24 h为(3.54±0.39)分,术后72 h为(2.42±0.11)分(P<0.05)。出院前1 d胸部CT均提示肺部炎症较前明显吸收好转,均无核酸检测指征,均无泌尿系感染、压疮或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无患者或医务人员感染。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在充分评估围术期风险和做好医务人员防护的基础上,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以早期行手术治疗,虽然围术期评估对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一定影响,但对临床疗效影响小,且可避免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老年 髋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