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伴随微创技术的创新与医学思维模式的改变,脊柱外科医生开始应用更多的手术方法以维持患者机体环境稳定,并减少手术入路中的损伤,以获取更满意的临床疗效。在过去20年里因内窥镜、光纤、微创设备及可视成像的逐渐应用,使得微创脊柱外科得以迅速发展,各种微创手术方式相继出现,新技术的“学习曲线”应运而生。如今,外科临床已将如何正确认识脊柱外科中学习曲线作为重点研究内容。本研究就学习曲线的历史、在脊柱外科中临床意义、影响因素、评价标准及所面临的困境展开阐述。

  • 标签: 学习曲线 微创 脊柱外科
  • 简介:摘要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是采用穿刺通道或小切口,安装特殊器械和装置,在影像学技术辅助下,利用各种微型手术器械完成手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同,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手术目的同样是对脊柱神经结构进行减压,矫正脊柱畸形、稳定脊柱运动节段,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对骨性结构进行有限切除,降低术后脊柱失稳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保留腰椎正常运动功能1。但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具有切口较小,创伤性小、出血量少、精确度高等优点。由于我国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起步较晚,临床对该技术的认知及普及程度尚不理想,其影响原因可能与手术视野受限、内固定器械较为昂贵、缺乏长期临床效果的研究以及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的专项技术培训等有关2。本研究就目前临床应用的微创脊柱外科手术脊柱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

  • 标签: 脊柱外科 微创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切口细菌感染与无菌性炎症的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行脊柱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归总细菌感染及无菌性炎症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防治对策。结果切口细菌感染率为11.25%,其中手术暴露时间过长占22.22%,合并糖尿病占55.55%,术前皮肤准备不当占22.22%,无菌性炎症发生率为26.25%,其中残腔(含引流不畅导致组织间积液)33.33%,手术操作粗暴导致组织损伤占28.57%,有内固定器材占23.81%,多个止血材料占14.29%。结论手术暴露时间过长、合并糖尿病、术前皮肤准备不当为切口细菌感染率的主要危险因素,残腔(含引流不畅导致组织间积液)、手术操作粗暴导致组织损伤、内固定器材及止血材料为无菌性炎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故控制细菌感染途径,提高手术质量,做好术后防御工作至关重要。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细菌感染 无菌性炎症 危险因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脊柱外科中脑脊液漏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发脑脊液漏8例。术中给予患者无缝修补及强化漏口缝合等措施,并置管持续引流,给予其术后相关防治措施。结果患者均治愈且未留后遗症,同时无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随访6-12个月,未出现复发以及脑脊液囊肿等,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中对患者实施正确、及时的修补、缝合干预等措施,并有效结合术后切口干预、药物等处理手段,利于防治临床脊柱手术中脑脊液漏。

  • 标签: 脊柱外科 脑脊液漏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