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论述循证医学对浅部真菌病中医临床研究意义,回顾其在中医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研究中现状和存在问题。中医对浅部真菌病认识由来已久,已知具有抗真菌作用中药有很多,但由于中药单方和复方成分复杂特点,这类相关研究数量不多且质量不高,一定程度限制了临床工作者和研究者整体科研设计思路。该文介绍了澳大利亚抗真菌药物——茶树油研发历程,探索中医治疗浅部真菌病循证医学之路(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结合提供思考与设想,也为浅部真菌病中医规范化诊疗提供借鉴。

  • 标签: 循证医学 中医药 抗真菌
  • 简介:小麦是重要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最大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发展小麦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和阐述了我国小麦生产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对2017年小麦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小麦 小麦生产 抗病高产 优质高效
  • 简介:油菜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1亿亩,每年可生产约450万t菜籽油,占国内植物油总消费量19.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油菜产业主要问题是产量低、品质差,年进口油菜籽约500万t。油菜基因组测序完成,极大地推动了油菜育种行业科研工作。据统计(webofScience检索),2017年与油菜育种相关SCI论文共有728篇,其中完全由中国学者完成181篇,与其他国家合作完成62篇,合计约占全世界33.38%,但高水平论文数量还有待提高。2017年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油菜籽含油量及品质、油菜籽产量、基因组驯化、雄性不育、非生物胁迫及抗病育种等方面。这些成果将积极地推动油菜育种产业高产、优质及多元化发展,为我国油菜分子设计育种实现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 标签: 油菜 育种 遗传改良 基因组 分子标记 基因功能
  • 简介:玉米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用途最多、总产量最高作物。发展玉米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满足市场需要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和阐述了我国玉米生产现状、现阶段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此外,对2017年玉米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玉米 玉米生产 粮食安全 发展对策 研究进展
  • 简介:我国是大豆消费大国,但主要依赖于进口,且进口依存度将持续增加。与国外大豆主要生产国相比。我国大豆单产还有很大差距,提高大豆单产是解决我国大豆危机关键。加快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建设,引领大豆育种实现跨越式发展,是赶超国外大豆生产重要途径。2017年我国科学家克隆了一批控制大豆生育期、高产、优质相关性状重要基因.且在大豆重要性状耦合遗传网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 标签: 大豆 生育期 高产 优质 性状耦合 遗传网络
  • 简介:对2017年国内外棉花遗传育种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评述。棉花基因芯片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一批重要产量、品质性状基因获得定位和克隆。棉花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取得重大突破,陆地棉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取得重大进展,棉花芽黄、纤维品质性状基因精细定位及克隆取得较大进展,在棉花转基因新方法、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新材料等方面进展显著。文中并进一步结合我国棉花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与所面临机遇,提出了我国棉花发展应采取一些对策。

  • 标签: 棉花 遗传育种 研究进展 2017年
  • 简介: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粮食作物.水稻等主要作物持续稳定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近20年来,水稻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设计育种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特别是重要功能基因发现与利用,随着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发展,不仅为解析生物复杂性状遗传调控网络带来了机遇,也为育种技术创新奠定了科学基础。本文简要综述与提高水稻产量有关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 标签: 水稻 产量 品质性状 抗性 功能基因
  • 简介:足癣是皮肤癣菌引起足部真菌感染,中医称之为“脚湿气”。近年来中医治疗足癣疗效明显,取得一定进展。该文就有关中医外治方法及其疗效评价进行概述。

  • 标签: 足癣 中医 外治法
  • 简介: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金支持下,“十一五”期间,国家食用豆行业科研专项以在我国生产和出口创汇及食品加工中占有重要地位绿豆、小豆、芸豆、蚕豆、豌豆等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食用豆科研、生产、产后利用等方面中存在主要问题,

  • 标签: 食用豆 科研 行业 “十一五” 资金支持 食品加工
  • 简介:冀豆4号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出集优质、高产、抗病和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一体大豆品种。该品种199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利用冀豆4号及其衍生材料,通过杂交育种、诱变等手段,河北、山西、陕西3省育成了16个品种通过省审或国审,其中国审品种7个、高油品种5个,脂肪含量为21.79%~23.97%。育成品种适宜我国黄淮和北方两大大豆主产区种植,在大豆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冀豆4号在育种上广泛应用,证明其不仅是一个优良品种,也是难得优异种质。筛选和培育优异种质是大豆品种选育前提,也是大豆研究重要基础性工作。

  • 标签: 大豆 冀豆4号 选育 优异种质
  • 简介:将系谱选择和花药培养相结合,分别选育出具有巨胚、甜味、有色种皮、软米、香味等单一特殊性状和聚合上述2个以上特殊性状特种稻种质12份,并对这些种质进行了营养特性评价.结果表明,创新特种稻种质营养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稻,其中甜黑米1569和甜红米1571糙米千粒重很小(8.4g、8.2g),蛋白质(12.4%、11.7%)、赖氨酸(0.75%、0.76%)、脂肪(5.29%、4.86%)、油酸(2.15%、1.93%)和亚油酸(1.93%、1.86%)、维生素B1(8.42mg/kg、1.60mg/kg)和钙含量(36.8mg/100g、29.5mg/100g)较高;巨胚香糯1574和白巨胚米1575胚较大,千粒胚重1.4g以上,胚重占糙米重比率8%以上,蛋白质(9.9%、10.6%)、维生素B1(3.30mg/kg、0.98mg/kg)和钙含量(27.7mg/100g、32.5mg/100g)较高;黑糯米1568维生素B1(6.57mg/kg)、铁和锌含量(4.0mg/100g、7.2mg/100g)较高;红米1201蛋白质(11.1%)、锌(7.0mg/100g)和硒(85.4ug/kg)含量较高.巨胚、甜味、有色种皮、香味等2个以上特殊性状聚合是增加水稻种质营养保健功能性有效途径之一.

  • 标签: 特种稻 种质 营养特性 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 脂肪
  • 简介:韭菜是我国重要葱蒜类蔬菜之一,在人们膳食中起到重要作用。韭菜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创新研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和大宗蔬菜同类研究比较相对落后。本文从韭菜种质资源研究、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方面,综述了韭菜种质创新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优化韭菜种质创新研究对策。

  • 标签: 韭菜 种质创新 现状 对策
  • 简介:分子标记由于能够反映DNA水平上遗传变异而成为研究遗传多样性重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高粱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并阐述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种质创新应用方向,提出了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高粱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尚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内容。

  • 标签: 高粱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质创新
  • 简介:青海高原地区作物种质资源是指青海境内以及周边生态类似地区内分布资源。根据近10多年来该地区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研究工作基础,分析了本地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认为本地区资源保护及利用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有了较好基础工作积累,研究团队和力量得以加强和完善,资源保护与利用意识不断得以强化,但资源保护和利用与现今飞速发展农业产业化、以及突破性种质创新和利用要求仍然相去甚远,特别表现在对库存资源精准评价和鉴定方面,难以为育种工作提供有效服务与支持。借助于国家种质复份库平台优势和现代生物学技术手段,发挥高原特异资源优势,引进和借助外来优异资源进行种质创制、及对具有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种质资源研究,以期为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应作为今后本地资源研究方向。

  • 标签: 青海高原 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现状与对策
  • 简介:青岛农业大学野生花卉资源利用与创新团队是一个以野生花卉资源利用与创新为基本目的研发集体,同时也是一个高效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该团体以野生花卉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进行基础植物学、发育生物学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新品种培育工作,

  • 标签: 野生花卉 资源利用 农业大学 创新 青岛 科研成果转化
  • 简介:“十一五”以来,在科技部、农业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国各有关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共同努力,农作物种质资源在考察收集、繁殖更新、编目入库、深入鉴定、种质创新、广泛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 标签: 作物种质资源 长沙 “十一五” 科技人员 繁殖更新 种质创新
  • 简介:本文回顾了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工作发展历史,总结了我国30余年果树种质资源工作取得成就,指出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在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并对今后开展种质资源基础性工作提出了发展建议。

  • 标签: 果树 种质资源 回顾 建议
  • 简介: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在选择性病例可辅以手术治疗,而治疗基础病和调整免疫机能同样十分重要?

  • 标签: 真菌感染 肺部 治疗
  • 简介:以山东省41份小麦种质资源为材料,使用46对引物,通过SSR技术对其进行了DNA指纹数据库构建。结果显示,所采用46对引物在本试验材料中共检测到69个等位基因,有较好的多态性。利用NTSYS进行UPGMA聚类分析后,发现这41种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0.68为阀值处可以分为3个类群。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分辨各个种质间亲缘关系,能够较好满足小麦DNA指纹数据库构建要求,对山东省小麦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分类、评价、核心种质建立等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小麦 SSR DNA指纹数据库
  • 简介:萝卜是我国主要蔬菜之一,其杂种优势十分明显,培育自交不亲和系是萝卜杂种优势育种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根据萝卜自交不亲和基因SLG6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8个自交系为材料,其中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亲和系各4个,扩增SLG6基因第232~711bp之间单拷贝片段,8个材料均获得了一条480bp特异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对该片段进行酶切,自交不亲和系均产生约125bp和244bp片段,其中,244bp片段为自交不亲和系所特有,可作为SLG6基因CAPS标记用于萝卜自交不亲和基因SLG6检测;而自交亲和系则具有与自交不亲和系相同125bp片段和不同多态性片段。

  • 标签: 萝卜 自交不亲和性 SLG6基因 CAPS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