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仓储害虫谷斑皮蠹TrogodermagranariumEverts形态特征、国内外分布情况、生物学和寄主等进行了描述。并根据定量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来计算谷斑皮蠹风险程度,评价出谷斑皮蠹属于高度危险有害生物,并提出相应风险管理对策。

  • 标签: 仓储害虫 谷斑皮蠹 半定量分析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 简介:2018年5月,在云南省昆明市金殿森林公园种植蓝桉树苗上采集到了种密集发生木虱,其成虫和若虫均严重危害桉树叶片。经鉴定为桉梳木虱,该种木虱原产于澳大利亚,此前已入侵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些国家,危害桉树。本文提供了桉梳木虱危害情况和形态鉴别特征,提出了防范扩散危害措施建议。

  • 标签: 入侵害虫 桉梳木虱 蓝桉 中国
  • 简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成立于1954年,是农业部直属公益性科研院所,"十一五"期间被评为全国农业科研"百强"研究。研究主要从事天然橡胶、木薯、油棕、甘蔗、香蕉、芒果、荔枝/龙眼、椰子/槟榔、瓜菜等主要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与控制,农业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生态循环农业,环境影响评价与风险分析等基础与应用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

  • 标签: 《生物安全学报》 期刊 编辑工作 发行工作
  • 简介:背景】转基因作物花粉在大气中扩散会引起基因漂流,从而可导致不可预知环境风险,运用模型预测可评估其花粉扩散状况、定量确定可靠安全扩散距离。为了应用高斯烟羽模型应用于模拟转基因作物花粉在大气中扩散浓度,提出了种如何将半径为R圆形花粉源区划分成许多等面积小面元方法。【方法】通过数学推导,首次提出了各等面积面元中心点坐标的计算公式。【结果】根据在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公主岭玉米花粉扩散和基因漂流试验观测资料,将该公式应用到高斯烟羽扩散模型中,模拟了玉米花粉扩散到源区外不同距离处浓度,对比花粉扩散模拟值与实测值,两者具有较好致性,表明应用该公式模拟花粉扩散能取得令人满意效果。【结论与意义】分析证明这种推导划分半径为R圆形花粉源区各面元中心点坐标的计算公式是可靠,该方法可为应用高斯烟羽模型计算花粉源区内不同位置点单个源强对源区外某距离处花粉浓度贡献提供便利。

  • 标签: 花粉扩散 源区划分方法 高斯烟羽模型
  • 简介:背景】紫茎泽兰潜在化感效应可能是其具有极强入侵性重要原因。目前,针对紫茎泽兰潜在化感活性物质研究主要集中于偏小极性萜烯类化合物,而对大极性化学物质研究相对较少。【方法】采用活性跟踪分析法对紫茎泽兰乙酸乙酯提取物大极性亚组分进行潜在化感活性物质跟踪分离,并用现代波谱技术解析其化学结构,最后就分离获得单体成分与已报道化感活性物质羟基泽兰酮(2)和泽兰二酮(3)以及信号分子JA-Ile在抑制拟南芥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生长方面进行潜在化感活性对比分析。【结果】分离鉴定出个具有潜在强化感活性大极性化合物2.香豆酸葡萄糖苷(1),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虽然对拟南芥种子萌发抑制作用不显著,但在0.1mmol·L^-1浓度条件下对拟南芥幼苗根生长却有着比羟基泽兰酮和泽兰二酮更为显著抑制活性,且其抑制作用浓度活性关系与信号分子JA-Ile类似。【结论与意义】紫茎泽兰中潜在大极性非萜烯类化感活性物质对于紫茎泽兰综合化感效应可能同样具有重要而不可或缺作用,化合物1等潜在大极性化感活性物质逐步揭示对于系统解析紫茎泽兰化感效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紫茎泽兰 2-香豆酸葡萄糖苷 化感 拟南芥 种子萌发 根生长
  • 简介:[背景]苹果蠹蛾是危害苹果和梨等蔷薇科果实世界性重要蛀果害虫之,目前已侵入我国新疆、甘肃、黑龙江、宁夏、内蒙古、吉林、辽宁等7省市,正在向苹果主产区扩散,严重威胁我国苹果产业发展。欧美国家田间应用证明,CypoGV是防治苹果蠹蛾效果最佳生防制剂。研究开发本土CypoGV商业化制剂,对保证我国苹果业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方法]用室内和田间生测方法,在人工饲料中添加被紫外线处理过氧化铁和CypoGV-ZY混合悬液,其中氧化铁添加浓度分别为3、5、7、10、12mg·mL~(-1),并完成其对苹果蠹蛾初孵幼虫生物测定。[结果]在病毒悬液中添加7mg·mL~(-1)氧化铁能显著提高CypoGV在田间活性和持久性,与未添加氧化铁处理相比较,初孵幼虫死亡率分别提高了53.88%和96.64%。[结论与意义]添加低剂量氧化铁,显著增强了CypoGV对田间强日光、强紫外线适应性,提高了该病毒在田间活性和持久性,说明氧化铁可作为商业化CypoGV制剂助剂,提高田间CypoGV对苹果蠹蛾防治效果。本研究为我国CypoGV制剂生产过程中添加助剂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氧化铁 UV 生物测定 存活率 增效剂
  • 简介:背景】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种植将导致连年连续使用单目标除草剂,势必会影响杂草群落结构变化,但其变化规律至今还不十分明确。【方法】于2011~2013年,连续3年在直播种植抗草铵膦转基因Bar68-1水稻田中,使用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持续观察期间杂草群落结构变化,并与常规选择性除草剂丙草胺—苄嘧磺隆(丙·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以揭示由于种植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而使用单除草剂对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影响。【结果】草铵膦和丙·苄连续使用后,杂草物种丰富度和总杂草密度均逐年显著降低。随草铵膦使用年限增加,控草效果持续提高并达到优良水平,而常规选择性除草剂丙·苄长期使用,致使多年生杂草双穗雀稗演替为群落优势种,杂草密度呈逐年增加趋势,导致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结论与意义】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种植,在抗性杂草演化之前,不会因单灭生性除草剂应用而导致杂草群落迅速朝不良方向演替。长期群落演替还需要进步研究观察。

  • 标签: 转基因水稻 草铵膦 丙·苄 杂草群落动态
  • 简介:背景】热带拂粉蚧属于粉蚧类昆虫,食性杂,是危害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蔬菜和园林植物重要害虫,主要随水果、苗木和交通工具等介质进行远距离传播.2014年5月,在我国云南与緬甸边境发现该虫危害草本植物马松子.【方法】在收集整理热带拂粉蚧生物学、地理学等信息基础上,介绍了其主要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生物学特性,并对该有害生物危害和防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热带拂粉蚧雌成虫长椭圆形,触角8节,体长2.5-3.0mm,宽1.5-2.0mm,主要通过孤雌生殖繁殖后代,形态特征与双条拂粉蚧非常相似.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热带地区适合该虫生存和危害,旦入侵我国会对花卉、水果和蔬菜等造成危害,给相关产业带来损失.【结论与意义】热带拂粉蚧在我国有传播扩散可能,加强检疫是防范该虫入侵主要手段,生物防治是治理该虫重要措施.

  • 标签: 热带拂粉蚧 粉蚧科 新纪录种 危害分析
  • 简介:烟粉虱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20多年,烟粉虱些遗传群入侵世界各地,严重危害作物生产。烟粉虱遗传结构多样性和复杂性早已被关注,但其分类地位,尤其是烟粉虱到底是个包含多个生物型种还是个包含许多隐种物种复合体,直颇受争议。近几年,有关烟粉虱种系发生和系统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有证据推论其是个包含至少31个隐种物种复合体,但生殖隔离证据仍显不足,种系发生分析结果也因仅依据COI个基因而受到质疑。因此,在大多数从事烟粉虱研究同行接受其为个物种复合体概念同时,仍有同行沿用生物型概念。在我国境内已先后报道了包括13个本地种和2个全球入侵种在内15个烟粉虱隐种。本地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及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岛东南沿海地区,隐种多样性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入侵种“中东小亚细亚1”隐种(MEAMl)(即“B型”)和“地中海”隐种(MED)(即“Q型”)分别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2003年前后入侵我国,并在许多地区迅速取代了本地种而占据优势地位。全国范围内调查数据显示,这2个入侵种可在大部分区域共同存在,但自2005年以来,MED在许多地区陆续取代MEAMl,这很可能与MED对大量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有较强抗性有关。本文还讨论了烟粉虱隐种复合体分类面临命名等难题以及大范围抽样调查数据偏差问题。

  • 标签: 烟粉虱 隐种复合体 种系发生 分布
  • 简介:尽管geneflow源于群体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但已成为环境生物安全文献中常见科学术语。花粉介导geneflow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对物种和群体进化有着特殊重要意义。随着转基因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和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转基因随geneflow发生逃逸及其可能带来潜在生态进化影响已经成为环境生物安全评价和研究重要内容,备受全球广泛关注,geneflow这个术语在我国也被频繁引用。但是,geneflow中文术语在我国各种文献资料中存在着十多种翻译版本,这些不同翻译版本形式不同且内容略有差异,容易给环境生物安全问题理解和研究造成不必要混乱。本文对geneflow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回顾,并对不同形式geneflow术语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中使用历史溯源进行了阐述。笔者建议使用“基因流”作为geneflow在中文应用中术语,这也最接近群体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等相关著作中geneflow原意。基于此,对基因流在转基因逃逸及其相关环境生物安全评价以及群体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方面的理论和应用意义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基因流 生物安全 环境 群体遗传 进化生物学
  • 简介:[背景]自入侵中国之后,红火蚁已给农林业、健康卫生、生态环境等造成了危害。红火蚁在中国入侵、扩散路径及方式等仍然是待解决问题。[方法]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来自国内14个地区和国外1个地区共15个红火蚁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及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应用7对微卫星引物共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15个红火蚁种群在各微卫星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各种群平均表观杂合度HO、预期杂合度HE、Shannon信息指数Ⅰ、基因多样性指数Nei's和多态位点百分率P分别为0.2848、0.2708、0.3174、0.2629和43.63%,研究结果表明这15个红火蚁种群具有比较丰富遗传多样性。种群间平均分化系数FST为0.4258,说明有42.58%变异来源于种群间,表明红火蚁各种群之间有较高程度分化,且遗传分化可能是由地理隔离和基因流障碍(Nem=0.7442)共同引起。遗传距离D显示,河源种群与其他种群间遗传距离均相对高于其他各种群间遗传距离,表明河源种群与其他地理种群之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可能是较为原始类型。[结论与意义]短距离种群主要通过自然扩散方式传播,地理距离与亲缘关系有相关性;长距离种群主要依靠人为传播,因此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不成正比。对于长距离入侵事件,监控与检疫是关键预防措施。

  • 标签: 红火蚁 种群 遗传结构 微卫星
  • 简介:行为特征可在外来动物建立种群和扩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正确理解动物入侵,常常需要仔细研究其行为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动物入侵规模在世界各地迅速加剧,有关其行为机制研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最近些研究表明,些入侵动物种内攻击和觅食等行为具有可塑性,因此它们能够灵活应对多变环境条件,这对于种群建立和维持至关重要;入侵动物与土著物种发生行为互作时,往往占据优势,从而取代土著物种,并有助于其地域扩张;入侵动物长距离扩散可以提高其地域扩张速度,许多行为可与扩散行为结合进步促进扩张。今后需要加强对入侵动物行为分析,使之全面地融合到生物入侵研究之中。这不仅可以提高对外来物种入侵预警和治理能力,而且为探索动物行为奥秘以及动物间行为互作在物种进化中意义提供了独特机会。

  • 标签: 动物入侵 行为 可塑性 攻击 交配 扩散
  • 简介:【目的】蛋白样品制备是获得良好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前提,建立合理西花蓟马蛋白双向电泳体系,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图谱,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实验以西花蓟马成虫为实验材料,对比了饱和酚法、TCA/丙酮法和直接裂解法3种蛋白提取方法,从中选出最适宜双向电泳分析种蛋白提取方法.【结果】3种方法蛋白提取率差异显著,直接裂解法蛋白提取率最高,饱和酚法蛋白提取率最低;3种方法SDS-PAGE条带数差异不明显;TCA/丙酮法双向凝胶图谱效果最好,蛋白点最多.【结论】TCA/丙酮法能够有效去除西花蓟马蛋白中干扰物质,是最适合西花蓟马双向凝胶电泳蛋白提取方法,为后续西花蓟马在蛋白组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西花蓟马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学 蛋白提取
  • 简介:瓜实蝇BactroceracucurbitaeCoquillett是世界上重要检疫性害虫,通过在14、18、22、26、30、34℃温度下孵化和饲养实验,测定该虫卵、幼虫、蛹、产卵前期、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8.0982℃、4.5245℃、4.5245℃、7.4751℃、10.0019℃和28.8506、162.7462、145.7249、166.5126、503.8343日度。根据该虫致死温度和有效积温模型,运用数学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预测了瓜实蝇在中国适生区和年发生代数,结果表明:该虫可在中国48.96%地区发生(气象站点代表地区),1年发生2-12代,以4~6代为主。

  • 标签: 瓜实蝇 有效积温 适生性 年发生代数
  • 简介:背景】白花鬼针草为农区恶性杂草,原产于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但其在全球和中国适生区域及适生等级还不明确.【方法】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对白花鬼针草在全球以及中国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白花鬼针草在全球分布更多受到温度因素影响.白花鬼针草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南半球15°-30°之间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北美南部、南美中南部、非洲南部、东南亚北部以及大洋洲中南部沿海地区为白花鬼针草中、高度适生区.白花鬼针草在中国适生区主要位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台湾.到2070年,白花鬼针草在全球适生区面积与当前相似,但在中国适生区有所增大.【结论】白花鬼针草在我国有进步扩张风险.

  • 标签: MAXENT 白花鬼针草 潜在分布区 预测
  • 简介:[背景]青檀绵叶蚜是近几年在山东枣庄市发现危害青檀新物种,该蚜虫对青檀造成了危害.[方法]2013年对山东和安徽青檀分布地实地调查确定青檀绵叶蚜分布情况,并结合我国环境变量,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对青檀绵叶蚜在中国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结果]青檀绵叶蚜潜在高风险区大面积集中在山东,江苏和北京有零星分布;中风险区大面积集中在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苏;低风险区集中在山西、四川、江西、辽宁、湖北、湖南和浙江等地区.[结论与意义]青檀绵叶蚜潜在分布区集中在中国中东部地区,这对青檀分布地区预防青檀绵叶蚜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青檀绵叶蚜 MAXENT AUC 潜在地理分布
  • 简介:本文以中季稻区稻田主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捕食天敌蜘蛛田间系统调查资料为基础,以害虫—天敌—农药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害虫管理系统工程原理,处理害虫、捕食天敌与农药三者之间关系。建立了稻纵叶螟—蜘蛛—甲胺磷和稻飞虱—蜘蛛—甲胺磷两系统优化管理模型,绘制了它们优化反馈控制策略图,利用微机对系统进行最优监控。使用时输入当前田间害虫与天敌数量,就可对系统作出即时预测和最优决策。该策略确立控制害虫最优性能指标,是使害虫对农作物为害造成损失与防治费用之和最小,并且使害虫和天敌数量处于系统平衡状态。文中比较分析了该策略与基于经济阈值常规害虫管理策略,指出了新策略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对天敌数量进行控制和管理作用及其意义。

  • 标签: 中季稻 优化管理 农药系统
  • 简介:遗传转化标记是将遗传修饰昆虫从野生型种群中分辨出来根据,遗传转化昆虫鉴定、转化品系维持及其遗传稳定性监测都依赖于可靠标记系统,发展易于应用和监测转化标记能够极大地促进害虫遗传防治相关研究。用于遗传修饰昆虫转化标记主要有昆虫眼睛颜色标记基因、抗药性标记基因和荧光蛋白标记基因等。非果蝇类昆虫首个遗传转化品系鉴定是通过眼睛颜色突变而实现,但大多数昆虫物种没有可用突变体或缺少相应基因信息,从而限制了眼睛颜色标记应用。抗药性基因标记虽然能够通过对转化昆虫进行集体选择而大幅度提高筛选转化体效率,但由于其鉴定准确性不高且存在安全性问题,未得到广泛应用。荧光蛋白标记基因发展则显著拓宽了能够转化昆虫种类。从水母分离绿色荧光蛋白(GFP)经突变方法获得了多种不同荧光性质突变体,经人为修饰后与适宜强启动子构成转化标记载体,能够有效鉴定更多昆虫物种遗传转化个体,其中应用较多是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此外,从珊瑚属海葵中分离得到红色DsRed标记基因提供了多样化红色荧光蛋白选择,在某些生物中DsRed与GFP联合应用表现明显优于GFP突变体,所以其应用前景也非常广泛。本文着重从眼睛颜色、抗药性和荧光蛋白等3个方面阐述了标记基因发展历史与现状,并对其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遗传修饰昆虫 转化标记 眼睛颜色标记 抗药性标记 荧光蛋白标记
  • 简介:背景】西花蓟马自2003年传入我国以来,呈扩张趋势。辣椒上西花蓟马以化学防治为主,国内尚无抗性资源保护、抗(耐)虫性资源筛选等相关研究。【方法】以20个辣椒品种和西花蓟马为材料,采用幼苗接虫法,根据危害症状分级,计算为害指数并作为抗(耐)评价指标,然后测定不同抗(耐)材料苗期受西花蓟马危害后防御酶活性变化,探讨其与抗性关系。【结果】在20个供试辣椒品种中,湘研13号和博辣4号对西花蓟马抗性较强,其他品种抗性较差,兴蔬绿剑抗性最差;不同辣椒品种抗(耐)虫性与过氧化物酶变化呈正相关,但与过氧化氢酶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与意义】本研究建立了辣椒抗(耐)西花蓟马筛选评价体系,为挖掘抗西花蓟马种质资源和西花蓟马有效防控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西花蓟马 辣椒品种 抗(耐)虫性 植物防御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