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地衣是真菌和种或多种光合微生物形成稳定共生联合体,既是先锋生物,又是敏感生物.环境变化及生境片断化,使得许多地衣种类处于濒危状态.保护珍稀濒危地衣物种方法包括地衣体移植,地衣中菌藻分离培养及基因文库构建等.本研究用改进CTAB方法提取基因总DNA,以Lamb-daGEM-11为载体,构建了红脐鳞(Rhizoplacachrysoleuca)基因文库,文库中同时含有该地衣共生菌与共生藻DNA.该文库包含8.5×105个重组子,插入片段平均大小为19kb.文库容量约为红脐鳞单倍体基因100倍.该基因文库构建为保护稀有与濒危地衣物种提供了个新途径,并可进步开展有关地衣分子操作研究,如地衣冰核蛋白异源表达等.

  • 标签: 红脐鳞 基因组文库 LAMBDA GEM-11
  • 简介:炭角菌科成员在自然界中广泛留存增加了人们更精确地记录其存在信心,东南亚和中国研究显示了该科许多新种和新记录。本文详细地比较了该科在非洲和亚洲些种类寄主和生境等信息,并且探讨了炭角菌科全球分布特点。

  • 标签: 炭角菌科 分类学 生态学 地理分布
  • 简介:为了从耐旱地衣漠黄梅共生菌藻基因中筛选功能基因,并为蛋白质类药物基因筛选提供平台,采用改进CTAB方法提取其总DNA,用Sau3AⅠ限制性内切酶部分酶切基因DNA,以质粒pUC19为载体,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构建了漠黄梅共生菌藻宏基因文库。该文库包含了4.8×10^5个重组子,插入片段平均大小为4kb,覆盖漠黄梅菌藻整个基因4次。

  • 标签: 地衣 pUC19 大肠杆菌DH5α
  • 简介:为从地衣中筛选耐寒基因,采用CTAB法提取岛衣北极变种共生菌藻中基因DNA,经Sau3AⅠ酶切,获得26kbDNA片段。再与经BamHⅠ酶切消化并经去磷酸化处理质粒载体pUC19体外连接,转化至DH5α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感受态细胞中,成功构建了岛衣北极变种宏基因文库。

  • 标签: 地衣 岛衣北极变种 菌藻共生物 宏基因组文库
  • 简介:研究了3种枝状地衣乙酸乙酯提取液水霉病主要病原菌性绵霉菌丝体外抑菌效果。菌株分离自河流水体,经培养、形态观察及ITS区序列测定比对,鉴定为性绵霉Achylabisexalis。结果显示枝状地衣黑穗石蕊、中国树花、地茶乙酸乙酯浸提液均性绵霉有抑制作用,最低抑制浓度均为800mg/L;在供试浓度为3200mg/L时,3种地衣提取物均能完全抑制菌丝生长。

  • 标签: 枝状地衣 乙酸乙酯 两性绵霉 抑菌作用
  • 简介:报道了葡萄上个国内新记录真菌病害:由茶藤子小穴壳菌(Dothiorellaribis)引起熟腐病和败育假蜜环菌(Armillariellatabescens)引起根腐病。病害附有症状和病原菌描述和形态图。

  • 标签: 葡萄 熟腐病 蜜环菌根腐病 真菌性病害
  • 简介:报道了环柄菇属距孢环柄菇2个中国新记录种:红斑环柄菇(Lepiotaerythrosticta)和黄栗环柄菇(Lepiotaluteocastanea)。根据中国标本其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就重要显微特征进行绘图,讨论了它们与相近种区别,总结了其分布、生境等特点。

  • 标签: 红斑环柄菇 黄栗环柄菇 距孢环柄菇组
  • 简介:记录了采自长春地区白粉菌属叉丝壳(Erysiphesect.Microsphaera)吉林省新记录变种2个:万布白粉菌原变种(E.vanbruntianavar.vanbruntiana)和车轴草白粉菌原变种(E.trifoliivar.trifolii),其寄主东北接骨木(SambucusmanshuricaKitag.)和海滨米口袋(GueldenstaedtiamaritimaMaxim.)为世界新寄主,根据标本进行了详细形态描述、显微照相和分析讨论。

  • 标签: 万布白粉菌原变种 车轴草白粉菌原变种 东北接骨木 海滨米口袋
  • 简介:分析原有食用菌实验教学中可能存在问题,提出食用菌科学试验课程任务,陈述在食用菌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试验具体内容和方法,讨论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试验目的意义

  • 标签: 试验设计 统计学方法 回归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
  • 简介:为了研究黏菌孢囊形成过程中显微结构变化,文中探讨了番红-固绿和铁帆-苏木精染色条件下淡黄绒泡菌和全白绒泡菌孢囊不同发育阶段显微结构差异显示效果。结果表明:在幼孢囊中原质团有种水平割裂,大割裂和微割裂,这些割裂和孢丝及孢子形成有关;全白绒泡菌囊轴表现了和孢囊柄不状态和染色结果;番红-固绿染色下,淡黄绒泡菌在孢囊形成前期原质团被染成淡红色,可以分辨出大量游离存在细胞核;孢囊壁及囊轴被染成绿色,孢子灰绿色;全白绒泡菌原质团被染成绿色,初期可见较厚孢囊壁,囊轴绿色。铁帆-苏木精染色下,淡黄绒泡菌和全白绒泡菌原质团均被染成灰色,囊壁不明显,成熟孢子发生皱缩。

  • 标签: 黏菌 原质团 孢囊 番红-固绿 铁帆-苏木精
  • 简介:文献报道了从冬虫夏草(Cs)中同时检出蝙蝠蛾拟青霉(Ph)、中华被毛孢(Hs)和冬虫夏草菌(Os)多个基因型;Cs成熟伴有化学成分改变和僵虫体中Hs竞争性菌落形成能力下降。同时检验了Cs成熟过程中Os突变基因型生物量变化。应用Southern杂交检验发现:Cs成熟伴有Ph和2Os基因型生物量显著增加。Os突变基因型ITS片段EcoRⅠ酶切位点缺失。Southern检验发现:在未成熟Cs中,AT偏倚型菌在子座中rDNA生物量占绝对优势,在僵虫体中几乎没有;而GC偏倚型菌则相反。随着Cs成熟,AT型菌在僵虫体中大量增加;GC型菌在子座中逐渐增加,但正向和逆向排列GC型菌总量远低于AT型。研究结果表明:Cs成熟伴有Ph和Os菌显著增加和几个Os突变基因型菌在Cs子座和僵虫体中差异表达动态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Cs子座萌发和成熟至关重要,为Cs无性世代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 标签: 冬虫夏草 子座 僵虫体 冬虫夏草菌 突变基因型的差异表达 核糖体DNA生物量
  • 简介:分析了20株链格孢菌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并将酶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20株链格孢菌在37%相似系数处明显分为大孢子和小孢子;大孢子在52%相似系数处分为6,每组代表1个种,小孢子在较高相似性水平上分组与形态分组结果基本致。本试验结果还表明:酯酶同工酶电泳方法简单易行,能准确反映种间微小差异,适用于链格孢属真菌种级分类,可作为传统形态学分类个重要辅助手段。

  • 标签: 链格孢属 酯酶同工酶 聚类分析 分类
  • 简介:报道了核菌纲炭垫菌属1个中国新记录种和1个中国新纪录变种。紫铜炭垫菌大孢变种Nemaniaaeneavar.macrospora(J.H.Mill.)Y.M.Ju&J.D.Rogers采自陕西省,其孢子带有不明显牙缝,且子囊壳孔口颜色比子座表面黑;铅灰炭垫菌NemaniaplumbeaA.M.C.Tang,Jeewon&K.D.Hyde采自四川省,该菌子座浅灰色,孢子凸边上有短牙缝。标本保存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文中该2种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子座照片和显微照片。

  • 标签: 炭角菌科 新记录种 中国
  • 简介:通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与地衣开放实验室标本馆(HMAS)、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HKAS)、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HMIGD)和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443份标本宏观形态和微观结构观察,报道了中国鳞伞属真菌31种和2变种,其中包括1新变种,即白小圈齿鳞伞凸顶变种[Pholiotaalbocrenulata(Pk.)Sacc.var.conicaTolgor];1中国新记录种,即黄褶鳞伞[Pholiotaluteofolia(Pk.)Sacc.]和10省级新记录种,即多脂鳞伞[Pholiotaadiposa(Fr.)Kumm.](广东)、白小圈齿鳞伞[Pholiotaalbocrenulata(Pk.)Sacc.](黑龙江)、少鳞黄鳞伞[Pholiotaalnicola(Fr.)Sing.](黑龙江)、黄褐鳞伞[Pholiotafulvella(Pk.)SmithetHesl.](内蒙古)、地生鳞伞[Pholiotahighlandensis(Pk.)SmithetHesl.](云南)、黏皮鳞伞[Pholiotalubrica(Fr.)Sing.](四川)、毛腿鳞伞[Pholiotamutabilis(Fr.)Kumm.](四川)、多脂翘鳞伞(Pholiotasquarroso-adiposaLange)(黑龙江)、亚苦鳞伞[PholiotasubamaraSmithetHesl.)(广东)、地毛柄鳞伞[Pholiotaterrigena(Fr.)Karst.](内蒙古).每个种进行了详尽形态学描述并提供显微线条图,编写了中国鳞伞属分亚属和分种检索表.将库恩菇属(KuehneromycesSing.etSmith)和火菇属[Flammula(Fr.)Kumm.]并入鳞伞属中.将Gymnopilusluteofolius(Pk.)Sing.和刺毛暗皮伞[Phaeomarasmiuserinaceellus(Pk.)Sing.]放入鳞伞属中进行讨论;认为应将金毛鳞伞[Pholiotaaurivella(Fr.)Kumm.]、多脂翘鳞伞和地毛柄鳞伞作为独立种处理;将Pholiotamalicola(Kauff.)Smith作为Pholiotaalnicola(Fr.)Sing.同物异名;将皱盖鳞伞[Pholiotarugosa(Pk.)sing.]划入微鳞伞属(PholiotinaFayod)属中.并讨论了鳞伞属与相关属之间形态学差异,列出了存疑种名录.

  • 标签: 鳞伞属 形态分类 新分类群 地理分布 担孢子形态
  • 简介:根据嗜热真菌生境特点,从采集600多份标本中分离鉴定到嗜热真菌15种,其中分离获得半知菌8种。8种半知菌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综合描述。

  • 标签: 嗜热真菌 半知菌 分类研究
  • 简介:采自我国热带地区柔膜菌科标本进行了研究,发现膜盘菌属1个新种,命名为海南膜盘菌,该种子囊盘盘状、具柄,外囊盘被为矩胞组织、厚60~160μm,盘下层为交错丝组织、厚80~400μm,子囊长棒状、8孢、(58~)61~70×5~6(~7)μm,子囊孢子梭椭圆形、7~8×2.5~3.0μm。其形态解剖学特征进行了详尽描述和图示,与相近种差异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形态学 分类 海南膜盘菌 新种
  • 简介:描述了在中国南方发现1个小香菇属新种,因其腐生于竹杆上、菌柄细长,因而命名为竹生小香菇。模式标本(GDGM527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

  • 标签: 竹生小香菇 担子菌纲 新种 中国
  • 简介:柔丝纹枯状革菌(Hypochniciumbombycinum)采于中国青海省,为中国革菌新记录种。文中根据所采集材料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 标签: 柔丝纹枯状革菌 木生真菌 新记录种 分类
  • 简介:通过菌种野外采集、分离培养、纯化及室内人工接种试验,获得9株樟子松外生菌根菌。采用苗木截根-菌剂浸根方法,2年生樟子松移床苗进行外生菌根菌野外单接种试验,以接种无菌液体培养基苗木作为对照,研究外生菌根菌单接种樟子松苗木生长影响。野外单接种试验表明,9株外生菌根菌樟子松苗木均有促生长效果。接种130d,除菌株010外,其他菌株均可提高樟子松苗高23%以上。其中,接种菌株GT005苗高提高54.24%;接种菌株035、009、LH004及GT001苗高分别提高41.53%、36.44%、35.59%和35.59%。菌株035、LH004、025、010和GT001可使苗木地径提高20%以上,其中菌株035提高地径56.31%,菌株LH004、025分别提高39.93%和29.01%。除接种菌株010苗木外,接种其他菌株樟子松苗木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30.23%~48.37%。接种菌株004苗木根系活力最强,高于对照39.17%;接种菌株GT005和010苗木,根系活力低于对照;接种其他菌株苗木根系活力高于对照2.5%~16.67%。接种菌株GT005苗木叶绿素含量最高,高于对照20%以上。9个菌株均可用于樟子松苗木生产中。樟子松苗木过氧化氢酶活性、根系活力与苗木生物量间无相关性。

  • 标签: 樟子松 苗木 外生菌根菌 单接种
  • 简介:介绍了种简单、快速利用毛细管分离竹黄单孢菌株方法。用毛细管吸有孢子液轻印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的印迹固定显微视野,快速确定单孢,简易地分离了竹黄单孢菌株。该方法值得推广到其它种类真菌单孢分离工作中。

  • 标签: 竹黄 毛细管 单孢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