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VLBI技术及USB技术成功应用于中国的探月工程,极大地提高了月球探测器的定轨精度。随着中国空探测向更远目标的推进,对VLBI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取合适的射电源可以有效地提高探测器的定轨精度。本文综合考虑射电源的流量、信噪比、与探测器的角距等信息,探讨了从最新国际天球参考架中选取校准射电源的方法。本文以月球探测卫星的差分VLBI观测为例,结合中国VLBI网的现状,筛选出了可用的候选校准源表。

  • 标签: 差分VLBI 校准射电源 系统等效流量密度 基线信噪比
  • 简介:计算机应用软件环境建设本质上是一个软件工程,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规划和实施,可以使所建立的软件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用户需求,提高软件开发、软件维护和软件管理的生产效率。本文论述了软件工程方法在上海天文台计算中心应用软件环境建设中的应用,重点论述需求分析、软件维护和软件管理的工作内容。

  • 标签: 软件工程 天文学 计算机 上海天文台 开发 软件管理
  • 简介:VLBI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射电干涉新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VLBI数据预处理主要采用硬件相关处理机。近年来随着通用计算机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利用软件方法对VLBI数据进行相关处理逐渐成为可能。介绍了国内外VLBI软件相关处理机的研究进展情况和VLBI数据相关处理的基本数学模型。针对实际软件相关处理方法研究中数学模型应用和各类参数选取等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根据现有数据处理精度和处理速度,进一步分析了提高软件相关处理速度的可能性。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VLBI 软件相关处理机 功率谱分析 最小二乘线性拟合
  • 简介:上海地区GPS综合应用网的数据采集处理中心设立在上海天文台,经过两年多的实时运行,网络设备及处理计算机等相对稳定,处理软件也渐趋成熟和完善;介绍了GPS数据采集处理中心的网络结构、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

  • 标签: GPS 综合应用网 数据采集处理 软件
  • 简介:昆明VLBI观测站新的本地站控制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在VLBI观测或单天线观测时能按天体物理或天体测量实验要求正确地控制、监测VLBI各有关设备;能实时采集、记录观测期间测站各重要设备状态并传送到台站监管计算机;使原仅能用于天体测量实验的控制软件完成了大范围的改造和功能扩充。在该文中还对昆明中频视频转换器硬件结构对天体物理观测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了分析。

  • 标签: 天文观测设备与技术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控制软件
  • 简介:针对上海天文台现有卫星激光测距(SLR)控制软件的不足,采用VC++在WindowsXP操作系统下实现SLR控制软件。此软件具有实时性好、性能稳定、执行速度快、移植性好等优点,在上海天文台的激光测距中得到成功使用。该软件的开发可为研制高重频(kHz级)SLR控制软件提供很好的技术基础。介绍了控制软件的控制内容和实现过程。

  • 标签: NT VC++ 卫星激光测距 实时控制软件 高重频
  • 简介:该文探讨了高重频激光测距工作中的数据处理问题。该数据处理采用了屏幕显示以及数学分析方法,以剔除卫星激光测距数据中的观测异常值,提取有效的数据点,并最终生成标准点数据。通过对奥地利GRAZ激光测距站高重频数据资料的处理表明,该数据处理方法是有效的。

  • 标签: 卫星激光测距 高重频 屏幕处理 多项式拟合
  • 简介:脉冲星自发现以来一直是天文学家们关注的对象,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longbaselineinterferometer,VLBI)更是以极高的角分辨率和灵敏度成为脉冲星研究的重要手段。为了使上海天文台现有的中国VLBI网(ChineseVLBInetwork,CVN)软件处理机能够处理脉冲星信号,讨论了用频率通道间时延补偿的方法实现非相干消色散,并通过加入矩形脉冲门同步信号,提取有效脉冲,提高了信噪比。然后改进现有CVN处理机结构,实现脉冲星信号的相关处理。最后,对脉冲位置搜索和脉冲星数据分箱(pulsarbinning)技术做了初步分析与探索。VLBI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此方法正确可行,能够消除色散,并获得脉冲星信号的相关处理条纹。

  • 标签: 脉冲星 非相干消色散 脉冲门 软件相关
  • 简介:介绍了由上海天文台主持研制的“中国VLBI网宽带相关处理机”中模型计算的实现过程,基于相关处理机条纹搜索窗口的大小讨论了对模型精度的要求。应用测地VLBI数据分析软件包OCCAM对相关处理机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了外部检验,结果显示时延的符合度为ns量级,延迟率则小于1pss,这远远小于模型中的钟差和未模型化的电离层效应产生的误差。因此,模型精度已足以满足相关处理机条纹搜索和相关后处理的要求。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相关处理机 模型计算 精度分析
  • 简介:GPS无线电掩星技术能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全球覆盖的地球电离层和中性层大气剖面。它具有全天候、低费用、无系统长期漂移等优点。从1995年4月至1997年3月,首次GPS/MET试验的成功显示了GPS掩星技术对监测全球大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当前空间探测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主要叙述了无线电掩星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有关情况,并介绍了美国UCAR的掩星数据处理系统CDAAC的概况,可作为我国开展无线电掩星计划有关工作的借鉴。

  • 标签: 地球大气 无线电掩星 全球定位系统 数据处理
  • 简介:随着人类空间活动的急剧增加,同步轨道资源已变得十分稀缺。为此人们采用了多星共位技术,来充分挖掘同步轨道资源。多星共位中,由于卫星存在位置漂移的情况,安全问题成为维护卫星正常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考虑到同步卫星的轨道特性,常采用三程测距的方式对卫星进行测轨,而且需要较长时间的测轨弧段。连线干涉测量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差分相位时延,这对卫星在垂直视线方向上构成了很强的约束。给出了连线干涉测量系统设计及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并对测量中的关键技术与设备特性、测量数据精度进行了初步分析。

  • 标签: 连线干涉 多星共位 同波束测量 差分相位时延
  • 简介:我国VLI网包括上海佘山,乌鲁木齐和昆明3个观测站,以及上海天文台研制的两台站相关处理机,上海佘山和乌鲁木齐站已升级成MK4制式和只使用薄磁带,而昆明站只能使用S2制式,因此,实现相关处理机对不同制式数据和薄磁带的兼容。是我国VLBI网顺利运行的关键,给出了多制式VLBI观测实验和相关处理的初步结果。总结了相关处理机升级后的处理能力。并对相关处理机的下一步发展作简单讨论。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处理机 磁带格式 兼容性测试 处理能力
  • 简介:上海VLBI相关处理中心引进了一款国外新近研发的VLBI相关后处理软件PIMA,它在相位校准、复带通校准和条纹搜索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特别适合于射电源的成图和绝对天体测量。以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计划(AsianPacificSpaceGeodynamics,APSG)测地VLBI观测为样本,介绍了PIMA软件及配套数据分析软件VTD/Post—Solve的特点和处理流程。对PIMA获得的观测量文件以及国际VLBI天体测量和大地测量服务(InternationalVLBIServiceforGeodesyandAstrometry,IVS)常规数据处理获得的观测量文件,分别进行了台站坐标和射电源位置参数解算。二者的解算结果在测量误差范围内一致,且在低信噪比情况下,PIMA获得了更多的观测量。后续的APSG观测将包括更多数量的微弱射电源。PIMA软件有望在此类数据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VLBI APSG观测 相关后处理 数据分析
  • 简介:抽样选取了27次上海天文台佘山站参与的天测与测地VLBI实验,分别进行了单次解算。通过分析解算参数随剩余钟行为和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的变化,得到以下初步结论:(1)选取不同分段拟合长度时,站坐标解算结果和时延残差加权均方根存在差异。最大分别至百米级和数十皮秒,因而分段拟合长度不能随意选取。(2)分段拟合时段长度存在某一合理取值范围。它不宜过长,否则钟和大气的剩余效应短周期变化不能很好地模型化。为了保证待估参数解算时有足够的自由度,拟合时段不宜过短,融将导致法方程近于或出现奇异,达不到较好控制噪声的效果。(3)由于各次实验,同一次实验中的不同台站相应的钟和大气条件存在的差异。有必要对每次实验以及每次实验中的各观测台站分别分析。寻找合适的分段拟合长度,这在实际操作中显然相当烦琐。(4)一般而言,在剩余钟行为拟合长度缺省值60min情况下,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10min至40min为宜;在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缺省值20min情况下。剩余钟行为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20min至100min为宜。

  • 标签: 天体测量 VLBI 数据处理 剩余大气效应 大气 电离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