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充分利用居民地对人口分布的指示作用,同时考虑居民地性质、规模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居民地重分类”的人口空间展布方法首先根据居民地性质、规模等对居民地进行重分类,然后再根据统计方法求得各居民点类型的居住密度,从而获得人口的空间分布,以湖北省40多个县市作为研究区,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人口展布 居民地重分类 最小二乘法
  • 简介:据统计,中国2003年总人口为12.9277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21%。人口已进入低生育,低死亡、低增长的“三低”阶段。

  • 标签: 人口 中国 转型 政策 2003年
  • 简介: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陕西省人口的空间分布模式和空间关联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口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在西安市附近存在几个非常明显的“高-高”集聚;同时,延安市和安康市分别出现“低-低”集聚、陕西省人口重心从2002年的礼泉县移动至2009年的泾阳县。向东北移动约3.3km。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人口 空间分布
  • 简介: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中央对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一直十分重视。从1991年开始,每年都要在全国“两会”期间召开一次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在今年的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 标签: 发展观 人口增长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 简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党中央就发展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 标签: 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
  • 简介:2006年12月13日,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年度工作总结会在省测绘局召开,省政协常务副主席龙安定和各位委员视察了省地理地理中心。

  • 标签: 资源环境 委员会 人口 会议 测绘局 副主席
  • 简介:发达国家能源战略一般有5大特征:①以保障石油安全为核心,积极开拓石油供应基地。发达国家一直都在全球范围不断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1998年。美国、加拿在和欧洲各国的油气勘探和开发费用占全球64%,他们控制着除原苏联地区外世界石油产量的40%。

  • 标签: 发达国家 能源战略 石油安全 节能政策 环境保护
  • 简介:主要阐述了特征散点法计算土方量的具体思路及关键技术,以及它与传统的断面计算法的比较

  • 标签: 断面 特征散点法 土方量
  • 简介:西面红银矿区位于太行山中段麻棚岩体外围金银成矿带内,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区内发现数十条含银蚀变破碎带.含银石英脉。本文通过总结该矿的成矿地质特征,提出下一步找矿方向。

  • 标签: 西面红 银矿 矿床成因 找矿方向
  • 简介:为了提高点云数据分割的效率和精确度,基于深度图像和CANNY算子,研究了一种新的按照特征线的点云数据分割算法。结果表明,这种基于特征线的数据分割算法能够显著提高数据分割的精度。

  • 标签: 特征线 分割 深度图像 CANNY算子
  • 简介:通过解译徐州市矿区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TM影像,获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斑块数等属性数据。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3个时期各地类的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在分析3个时期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基础上,研究分形维数与稳定性指数的动态变化特征,从不同地类的空间形态的变化上定量探讨徐州矿区20a土地利用的演变。结果表明,1990~2000年,徐州矿区空间形态趋于简单,稳定性上升;2000年是一个转折点,1990年相对于2000年,5类地物分维数降低,稳定性上升;2010年相较于2000年,特别是建成区与耕地这2类地物分形维数上升,稳定性下降幅度较大。在城市化驱动下,经济发展,城市扩张,生态保护是区域土地利用分形特征与结构稳定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 标签: 土地利用变化 分形理论 徐州矿区
  • 简介:利用GIS技术方法对广西都安县2006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了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包括景观多样性指数、形状指数、边界密度等。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喀斯特地区的景现格局分布特点。总体看来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复杂,景观破碎度较高,连通性差,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研究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可以为喀斯特岩溶山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及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GIS 喀斯特 景观格局指数
  • 简介:针对高分影像阴影检测精度易受水体、偏蓝色地物影响的问题,结合GF-1影像自身特点,提出一种集主成分变换、图像特征计算、逻辑非运算和形态学闭运算于一体的阴影检测方法。对GF-1影像多光谱数据、全色数据进行正射校正和信息融合,可实现光谱与分辨率信息的最大化利用,并最大程度地突出阴影信息,增大阴影与其他地物的差异。其次,建立基于主成分变换的阴影检测方法PC1/NIR和图像特征计算Rg_nir,得到初始阴影信息和水体信息;用初始阴影信息与水体信息作逻辑非运算,剔除水体,并利用形态学闭运算使得阴影区域更加连续、饱满。实验表明,该方法既能准确地检测出GF-1影像中的阴影信息,又能有效削弱水体、偏蓝色等地物的影响。

  • 标签: GF-1影像 主成分变换 阴影检测 水体
  • 简介:运用GS+及GIS技术,对茶陵县耕地土壤中Cd、Cr、Pb、As、Hg的含量进行了特定阈值的条件概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区耕地土壤Cd超标最为严重,其余4种重金属元素污染较轻,其中Cd、Pb、As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较强。重金属Cd、Cr、Pb、As、Hg监测值的指示变异函数最佳拟合模型全都为指数模型,Cd、Pb、As和Hg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强,Cr体现为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茶陵县耕地土壤Cd污染高风险区域位于八团乡、高垅镇以及平水镇,Cr污染高风险区域位于潞水镇、平水镇;Pb污染高风险区域位于平水镇、七地乡、八团乡、高垅镇、尧水乡以及严塘镇,As污染高风险区域位于高垅镇、桃坑乡、严塘镇以及平水镇;Hg污染高风险区集中在平水镇和秩堂乡。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域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和农业安全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茶陵县 地统计学 耕地土壤 重金属 空间相关性
  • 简介:将SRT项目以网页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网页将SRT项目的研究区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及数据成果进行动态展示,将展示系统上传到网端服务器,可让更多的人参与交流和学习,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是传统展板和PPT无法比拟的,

  • 标签: 网页制作 超文本标记语言 展示系统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特征的快速城区LiDAR点云数据分类方法.首先进行数据滤波处理,去除地面点.然后对非地面点,利用二次多项式进行区域曲面拟合,拟合曲面的参数作为特征构造区域特征向量,通过投票方式判断每个点的局部区域属性.最后,利用模糊逻辑技术实现最终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能够高效实现城区建筑物及树木的分类.

  • 标签: 机载LIDAR 区域特征 分类
  • 简介:【 摘要】 辽宁省朝阳县水泉膨润土矿区位于华北陆块—燕山中新元古代裂陷带—辽西中生代上叠盆地带—朝阳中生代叠加盆—岭系内金岭寺—羊山火山岩盆地北部边缘。膨润土矿体赋存于蓝旗组流纹质角砾凝灰岩中,属层控矿床。论文 通过对已知矿体研究,归纳找矿标志,总结找矿方向,为下一步勘查奠定基础。

  • 标签: 膨润土矿 地质特征 建议
  • 简介:结合浙江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的地图编制工作,阐述人口普查地图的编制思想和技术路线及方案。通过实践认为,充分考虑测绘与地理信息已有数据和人口普查工作对地理信息的需求,并将之结合起来,编制针对性强的人口普查地图是地图编制工作的关键。本次实践所取得的经验可以为下一次人口普查及其它专业的普查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口普查 地图编制 测绘保障与服务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 简介:针对传统分类方法精度不高、感兴趣目标分类不理想等缺陷,采用多特征组合的支持向量机影像分类方法,利用颜色矩、颜色集和灰度共生矩阵进行特征提取,总体精度、Kappa系数和混淆矩阵作为评价指标对单一特征、组合特征的不同分类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单数据源分类不完整、精度低等问题,对高维输入向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力。

  • 标签: 支持向量机 多特征 资源三号 分类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形特征的点云简化算法,首先根据图像学差分算子提取点云中的地形特征点,再以地形特征点作为种子点建立TIN模型进行迭代简化,并对算法中存在的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进行优化。采用两组数据进行算法有效性测试,并与经典的距离一高差简化算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地形复杂的区域有更好的简化效果。

  • 标签: 点云 图像学 地形特征 数据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