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利用1961-2014年东北省83个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曲线、9a滑动平均等统计方法分析了东北省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稳定通过0℃和10℃的起止日期及稳定通过0℃和10℃持续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4a东北省热量资源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29℃/10a,稳定通过0℃和10℃积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0.10(℃·d)/10a、60.00(℃·d)/10a,稳定通过0℃和10℃持续日数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3d/10a、1.9d/10a,稳定通过0℃和10℃起始日期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3d/10a、-0.8d/10a,稳定通过0℃和10℃终止日期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0d/10a、1.1d/10a,东北省全区热量资源呈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增加趋势显著的特点;2005年前后出现转折性变化,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稳定通过0℃和10℃的持续日数均转为逐渐减少的趋势,稳定通过0℃和10℃的起始日期相对延后,终止日期相对提前,东北省整体热量资源增加的趋势减缓,变化方向为由南向北发展.

  • 标签: 热量资源 积温 持续日数 气候倾向率
  • 简介:2012年第1期审读报告一、本期《青海气象》刊登新疆、广东、辽宁、贵州等省(区)科技人员撰写的科技论文9篇,占本期科技类文章50%。一方面反映《青海气象》稿源丰富,另一方面反映《青海气象》影响面在不断扩大,期刊质量得到科技人员的普遍认可。同时也为《青海气象》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青海南部 气象 科技人员 科技论文 期刊质量 研究论文
  • 简介:1会议背景世界气象组织(WMO)计划将南亚第极区域气候服务纳入全球气候服务框架下,并通过制作优秀的区域气候产品为周边地区和国家的气候活动提供支持,从而提高WMO特定地区成员气候服务的能力。

  • 标签: 区域气候 WMO 会议简介 三极 规划 服务框架
  • 简介:基于世界各国年碳排放总量数据和人口密度数据,将人口密度作为一项经济-人口综合指标来对碳排放进行空间分配,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做出了1950年、1980年、2014年共3期的全球碳排放空间分布格局图(0.1.×0.1.),并对各期分布格局及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950年主要碳排放区为美国的东部和欧洲地区,1980年新增中国东部、日本、韩国等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区域,2014年新增印度、东南亚为主要排放区。各碳排放区的排放量总体上大幅增加,少数地区略有减少,这与其工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有关。该数据能够反映当前全球不同区域的碳排放水平的空间格局,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碳排放 空间分布 高分辨率 气候变化 全球
  • 简介:2016年10月制定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将氟甲烷(HFC-23)纳入了其附件F第二类管控物质名单,并要求缔约国自2020年1月1日起以缔约方核准的技术对HFC-23进行销毁。伴随中国二氟一氯甲烷(HCFC-22)原料用途需求增长,其副产物HFC-23的产生量呈上升趋势,尽管HCFC-22生产工艺不断优化,HFC-23的副产率逐步下降,预测2050年HFC-23产生量将达到2.47万t(或365.56MtCO2-eq),2020—2050年HFC-23累计产生量约56.3万t,折合约8332.40MtCO2-eq。截至2015年,通过清洁发展机制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减排专项的资助,中国以焚烧分解技术销毁HFC-23累计54585t,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这一减排也花费了巨额资金投资焚烧设备和支付焚烧运行费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浪费了氟资源。研究显示,HFC-23资源利用技术路线是可行的且中国相关技术专利正在逐步增加,鼓励和推进HFC-23资源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是消除HFC-23排放可行的技术途径,也是未来中国加入并履行《基加利修正案》关键的技术路线选择。

  • 标签: 基加利修正案 三氟甲烷 减排技术 对策建议
  • 简介:台站温度记录中的城市信号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影响重大并仍存在很大争议,尤其是在经历快速城市的区域。本研究利用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提取了1980~2009年期间长江角洲城市群93个气象台站周边10km×10km范围的城市土地利用信息,并按照城市土地利用扩张速率对站点进行分类,研究了1980~2009年期间快速城市站点、中速城市站点和慢速城市站点的年和季节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快速和中速城市站点城市影响和城市影响贡献率。结果表明:全部93个气象站点周边自20世纪80年代起均经历了城市土地利用扩张过程,全部站点周边的平均城市土地利用扩张速率为1.00%a?1;近30年来,各类型站点年和各季节的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均表现出增加趋势;城市效应增强因素对快速城市站点年平均温度贡献率为35.06%,对年平均最低温度的增温贡献率为34.67%,对年平均最高温度增温贡献率最小,仅为18.42%;城市效应增强因素对中速城市站点的影响程度小于快速城市站点,对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贡献率分别为19.35%,22.22%和3.13%。在季节变异方面,长江角洲区域各类型站点冬季的城市影响贡献率在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均表现为最低值。

  • 标签: 卫星遥感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热岛 气温变化 增温率
  • 简介:城市水平预测与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息息相关。基于国家统计局2005—2015年全国各省区城镇和乡村人口,以各省区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进行分组,结合IPCC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的发展特征设置模型参数,运用Logistic模型预测了我国各省区2016—2050年城市水平。结果表明,到2050年,各省区(除天津、北京、上海、西藏外)在5种典型SSPs下城市水平收敛于75%左右。其中,SSP1、SSP3、SSP4、SSP5路径下,各省城市水平比较趋同。而在SSP2路径下,全国总体上从东部到西部城市程度逐渐降低,空间分布具有明显梯次递减性。5种SSPs路径下城市速度方面,基本上呈现出中西部快而东部慢、西南快而东北慢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高收入省份不同路径下的城市水平差别小,而中低收入省份的差别较大。

  • 标签: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 LOGISTIC模型 城市化水平预测 各省区 中国
  • 简介:构建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框架是实现碳排放管理标准的重要环节。在对我国当前已实施碳排放管理标准的梳理基础上,确定了将碳排放管理标准按照标准性质、应用主体和全生命周期阶段3种分类方法,选择维坐标系为体系框架建立方法,以每种分类方法为坐标,建立我国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当前我国碳排放管理相关标准缺失较多,将标准体系框架进行填充后,共列举出44类下阶段需完善的标准项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建议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结合不同行业和部门排放特征制定不同类型的标准,根据标准目的分类衔接国际相关标准,以及结合碳排放控制工作部署分步骤开展的原则,并提出完善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的相关建议。

  • 标签: 碳排放管理 标准 低碳
  • 简介:利用50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对比讨论WRF模式不同微物理过程、积云对流和边界层参数方案组合对青海省气温、降水及风速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1)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对流参数方案分别选用Eta(Ferrier)和KF时,气温模拟效果较好;Thompson方案、KF方案和ACM2方案的组合对降水模拟普遍较好;边界层方案的选取对风速的模拟较为重要。(2)对比不同季节的模拟效果可以看出,夏季气温、降水模拟效果均较好。(3)最低气温模拟效果均好于最高气温,最高气温偏低明显。(4)小雨预报普遍偏多,中雨预报略偏少,大雨整体预报偏少。

  • 标签: WRF模式 参数化方案 青海
  • 简介:利用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MSP/OLS数据以及2000-2008年陕西省社会经济数据建立了卫星灯光指数和城市水平指数(ULI-NCLI)模型,分析了1992-2013年间灯光指数的变化特征和陕西省城市化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灯光指数(NCLI)和城市水平指数(ULI)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陕西省1992-2013年城市过程发展南北不均衡,关中城市群城市过程发展快于陕北和陕南)992-2010年全省城市发展过程较缓慢,空间特征基本可以概括为以关中城市群为中心和大城市周围的面状发展过程,沿交通干线周围的线状发展过程,陕北、陕南区域内新型小城市或小城镇出现为特征的点状发展过程等种基本过程;本世纪初关中城市群落基本形成,随后从2005-2013年为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关中以西咸为核心的城市群形成并向周围扩张发展,陕北和陕南的中小城市点状发展过程开始呈现面状扩张发展的趋势.

  • 标签: DMSP/OLS数据 城市化 灯光指数(NCLI)城市化水平指数(ULI)
  • 简介:应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ES—RL)全球温室气体参比网络(GlobalGreenhouseGasRefereneeNetwork)首席科学家PieterTans教授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凌唏研究员于2018年5月13日至6月2日赴美国NOAA的ESRL实验室和科罗拉多州及加利福尼亚州野外科学试验场所、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科罗拉多大学之极地与高山研究所稳定同位素实验室、高精度设备(HPD)研发加工厂进行了技术访问.

  • 标签: 技术访问 管理局 美国 大气 海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针对目前省级气象业务中出现的站网信息管理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数据信息变更最为频繁的区域自动站为典型示例,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在技术和管理层面提出应对措施,为省级气象部门高效管理站网信息提供参考。

  • 标签: 站网信息管理 元数据 区域站 质量管理体系 CIMISS
  • 简介:气候变化增加了国际河流冲突的可能性,加强跨境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是流域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梳理了适应性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认识到适应性管理的关键问题是要发展一套科学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性策略的程序。通过论述气候变化下跨境水资源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提出一个气候变化影响决策评估工具,包括信息收集、需求分析、对策分析、综合评估以及实施与调控5个阶段。该项研究将适应性管理与气候变化、定量化脆弱性及适应能力关联评价、成本效益分析、多目标优化决策和动态调控等有机结合,为从跨界层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性管理对策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有利于促进国际河流流域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气候变化 跨境水资源 适应性管理 评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