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气候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扎拉申,薛起刚(内蒙古气候中心)大气是自然界中变化最大、运动最快的因子,大气的运动最容易受到冲击,而又最能将这种冲击迅速传播到全球。因此,要保护地球,就需保护它最脆弱的环节—大1972年,出现了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全球农业均...

  • 标签: 气候工作 大气运动 气候资源 气候预测
  • 简介:联合国的有关报告指出,过去10年全球发生的气象灾害,导致30多万人丧生,造成经济损失超过8000亿美元。20世纪的观测事实表明,全世界70%的自然灾害和气象相关。专家研究发现:欠发达地区比发达地区更容易产生自然灾害。同等级的自然灾害,

  • 标签: 气象灾害 灾害防御 欠发达地区 自然灾害 联合国 事实表
  • 简介:通过雷达误报警故障现象及前期排除该故障的过程,结合方位驱动工作原理,对比在用正常电路板与故障电路板相关插座和集成电路插脚的电压及分压电阻阻值,进行分析并排除了误报警故障后才发现雷达方位驱动不报警的真正故障。根据驱动箱方位驱动报警信号流程原理图,逐步测量主控箱和驱动箱都开启状态和主控箱开启而驱动箱关闭状态的方位驱动报警电平的通路,发现通路断路,经过检查所有插头座,发现断路点,重新焊接后故障彻底排除。

  • 标签: 雷达 驱动 故障 排除
  • 简介:在分析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防雷减灾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及面临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开展防雷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 标签: 防雷减灾 形势 任务 研究
  • 简介:1概况2018年9月18—20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信息系统中心(GISC)任务组(TT-GISC)会议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澳大利亚、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日本、韩国、摩洛哥、俄罗斯、南非、沙特阿拉伯、英国、美国等GISC代表以及WMO秘书处官员共23人与会。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李湘和王鹏应邀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全球信息系统 世界气象组织 会议总结 气象信息中心 沙特阿拉伯 澳大利亚
  • 简介:1交流情况根据“中澳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12次会议会谈纪要”,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赵芳、周峥嵘和薛蕾于2010年1月27~29日对澳大利亚气象局(BoM)进行了工作访问,就表驱码过渡项目和WIS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双方数据库和数据服务的情况进行交流,BoM的十几位专家参加了交流。

  • 标签: 技术交流 科技合作 气象信息中心 双边 澳大利亚 数据服务
  • 简介:根据中国气象局与韩国气象厅签订的中韩沙尘暴联合监测站合作协议,中韩双方联合在我国新建了5个沙尘暴监测站,分别是内蒙古赤峰和二连浩特、辽宁省丹东、山东省青岛和吉林省四平,开展了对能见度、气溶胶颗粒物PM10/PM25/PM1质量浓度的在线监测。该建设任务由气科院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具体承担。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2007年3月10~31日期间开展建站工作,4月1日进入试运行阶段,并顺利通过了现场验收。

  • 标签: 沙尘暴 观测站 中国气象局 合作协议 在线监测 质量浓度
  • 简介:Kaya恒等式是目前分析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主流分析方法,在解释全球历史排放变化原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Kaya恒等式具有数学形式简单、分解无残差、对碳排放变化推动因素解释力强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Kaya恒等式只能解释碳排放量流量变化,无法解释存量变化;第二,Kaya恒等式中的驱动因素多为表象驱动因素,对排放总量的实际影响难以确定;第三,利用Kaya恒等式理论得出的政策建议具有模糊性和非理性,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分析检验。

  • 标签: 碳排放 驱动因素 Kaya恒等式 局限性
  • 简介:2015年10月20—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综合全球观钡4系统(WIGOS)实施协调组元数据任务组第4次会议(TT-WMD-4)在土耳其阿拉尼亚召开,专家组成员、航空器气象资料下传项目(AMDAR)代表、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代表、气候学委员会(CCD代表、WMO秘书处官员等15人参加。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王甫棣代表专家组成员赵立成参加会议。

  • 标签: 全球观测系统 元数据 WMO 会议简介 世界气象组织 气象信息中心
  • 简介:在样带和典型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植被指数变化的因子(水、热和地表植被覆盖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极其复杂,虽受水、热和地表植被覆盖类型三个主导因子的影响和控制,但因时和因地而异,三者对植被指数影响和控制的主导地位也因时因地而不同;基于空间上的概念模型Iafv=F(x,y,z)只能定性地描述以上三个主导因子时空变化同植被指数的相互关系。

  • 标签: 植被指数 覆盖 典型区 主导因子 地表植被 时空变化
  • 简介: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RegionalClimateModelversion4.4)单向嵌套CCSM4.0(CommunityClimateSystemModelversion4.0)气候系统模式输出结果,进行了2001~2010年逐年2月1日至9月1日共10年长度的季节尺度气候预测回报试验,针对平均气温和降水,分析了两个模式对中国地区夏季(6~8月)气候的回报能力。首先对气候态的分析表明,RegCM4.4对气温和降水的回报/模拟效果均较CCSM4.0有所改进,特别是在提供更详细可靠的局地信息方面,其中降水回报与观测的空间相关系数,由CCSM4.0的0.39提高到RegCM4.4的0.53,但同时RegCM4.4对中国东部季风降水的回报表现出类似CCSM4.0北方偏多的偏差。对两个模式2001~2010年逐年气温和降水距平的回报能力,通过回报与观测空间和时间距平相关系数(ACCs和ACCt)、回报与观测空间和时间距平符号一致率(PCs和PCt)以及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两个模式的表现在整体分布上有一定相似的同时,RegCM4.4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间分布细节,并对降水的回报结果有一定的改善,如CCSM4.0和RegCM4.4回报降水的ACCs多年平均分别为0.03和0.10,PS分别为70.4和71.4。同时给出了两个具体年份(2003年和2009年)的个例分析。

  • 标签: 气候模式 回报试验 回报分析
  • 简介:党的十八大在谋划“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提出,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这些高瞻远瞩的精辟论断为我国气象服务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为气象防灾减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 标签: 气象服务工作 防灾减灾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气象防灾减灾 服务体系 社会管理
  • 简介:1概况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保护监测中心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王春乙研究员、赵艳霞研究员和张祎3人于2018年11月22日至12月1日参加了肯尼亚试验基地选址任务调研和坦桑尼亚举行的发展廊道伙伴关系(DCP:DevelopmentCorridorsPartnership)项目会议。

  • 标签: 坦桑尼亚 肯尼亚 选址 廊道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简介:1会议概况2016年4月18—22日,WMO信息系统中心专家组(ET—WISC)及其全球信息系统中心任务组(TT—GISC)联合会议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澳大利亚、巴西、中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摩洛哥、俄罗斯、英国、美国等GISC代表,以及ET—WISC成员、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信息系统和服务实施协调组组长和WMO秘书处官员共24人与会。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李湘、王鹏应邀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全球信息系统 WMO 专家组 会议简介 中国气象局 气象信息中心
  • 简介:2007年全省气象局长会议,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今天下午即将圆满结束了。这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也富有成效,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受省局党组委托,对会议作一简要的总结。

  • 标签: 局长 气象 责任 强化 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