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银耳栽培虽然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但受外界气象条件的影响极大。银耳栽培的理想型天气条件是:发菌阶段遇较高气温,较小的相对湿度,掀开胶布至出耳阶段,第二次温高峰期遇冷空气南下影响的降温型天气,予实体成熟时正好遇上晴好干燥天气。有利于晒干银耳。如果这几个阶段与天气条件不巧遇,就将对栽培银耳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地危害种植者的利益.春季栽培这个问题最为突出,近几年来我局与银耳培植者多次协作观测,将收集的资料分析归纳总结,为了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种植者参考。

  • 标签: 气象条件 银耳 调控技术 培植 天气条件 春季栽培
  • 简介:本文利用雷竹笋早出大棚栽培试验资料,针对雷竹笋早出的温度要求,分析了塑料大棚的增温效应,并提出了塑料大棚栽培中应采取的、切实可行的相应措施,为完善雷竹笋早出大棚栽培技术提供了指导。

  • 标签: 塑料大棚 雷竹笋 日变化 林地面积 日较差 日平均气温
  • 简介:引言茶叶是我市主要经济作物,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几年来,由于受市场刺激,竞争愈来愈激烈。外地茶利用气候上的优势,在我市新茶未上市前乘虚而入,抢先占领市场。往往是在每年3月初,外地新茶就可以到我地上市,而本地新茶要到3月下旬才能上市,大部分新茶要到4月中下旬。由于上市迟,价格就低。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绍兴市越城区东陈茶场于1993年进行塑料大棚茶园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塑料大棚茶园 增温效应 经济效益 日光型 日平均气温 深翻施肥
  • 简介:为了摸清塑料大棚内外的气象条件差异,实现对棚内作物生长气象环境进行科学调控,本文利用上杭县气象局地面观测资料和上杭县城郊安乡果蔬种植试验基地塑料大棚气象实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早春季节塑料大棚内外气温、地温及湿度等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月份棚内平均气温比棚外高4.1-6.5℃,最高气温比棚外高4.4-5.6℃,最低气温比棚外高3.0~5.0℃,地表温度比棚外高4.3~6.7℃;3月份无雨天气条件下大棚内空气湿度比棚外高14%~32%。早春季节塑料大棚内温度和湿度均比棚外高,可利用大棚的增温效应进行早春作物的防寒防冻,同时注意棚内高湿易发生病害的情况,做好大棚通风降湿工作。

  • 标签: 塑料大棚 气象条件 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