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简要介绍了极端气候事件预估的基本方法,概述了东亚和中国地区关于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预估研究的进展。针对极端事件变化预估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如高分辨率、长时间尺度的区域气候变化模拟和预估,高时空分辨率的网格化观测资料,除温室效应外的土地利用和气溶胶的作用,使用合理方法进行多模式结果的集合,以及统计降尺度方法的应用等,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模式 极端事件 预估 中国地区
  • 简介:回顾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观测研究的主要进展,结合全球变化的特点,重点讨论了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指出:最近50多年,我国降水强度普遍趋于增加,降水日数除西北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显著减少。极端降水与总降水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很密切,西北西部、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极端强降水事件趋于频繁,华北地区虽然极端降水事件频数明显减少,但极端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例仍有所增加。连阴雨产生的年降水量在华北、东北东部和西南东部地区明显减小,在青藏高原东部和一些东南沿海地区则增加。降水日数和微量降水日数减少是近年来我国干旱化趋势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 标签: 气候变化 极端降水事件 观测
  • 简介:基于k阶最近邻距离丛集点提取算法及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将其应用于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研究中,定义年代际群发性指数以及群发高值区,对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群发性规律和年代际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极端高温事件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极端低温事件群发性指数70年代在南方地区的加强很可能为该年代际偏冷的气候背景贡献了主要作用;大暴雨事件的群发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南方地区,这和大暴雨事件的定义可能存在联系;强降水事件的高群发带与中国近50年多雨带的分布格局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 标签: 极端温度事件 极端降水事件 群发性 年代际群发性指数
  • 简介:1730年(清雍正八年)7—8月,我国黄淮地区连续暴雨17d,引起黄河、大运河和淮河暴涨、决堤的大范围洪涝灾害。这是小冰期中相对温暖时段气候背景下的极端气候事件。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了1730年夏季暴雨时段的天气实况,绘制了暴雨区域图显示强降雨中心移动动态和水灾地域分布图,概述当年气候特点,指出暴雨事件与台风活动的关联。1730年是太阳活动周极小年的前3年、有重大火山活动,是极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后的第2年。这些天气特点和背景条件与现代罕见的1975年河南“75·8暴雨”相似。

  • 标签: 极端气候事件 暴雨洪涝 气候灾害 历史气候 1730年
  • 简介:这是晚全新世比较强的1次冷事件。各种海洋资料反映的时间比较集中,气候影响的时间也大多集中在2.8~2.6kaBP。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正相当于中国西周晚期,那时已有了第一批时间较为确定的史料。这些史料均表明当时气候干旱,而且得到了古环境资料的证实。

  • 标签: 冷事件 时间比 晚全新世 海洋资料 气候影响 气候干旱
  • 简介:4.2kaBP事件大约是全新世中期,即大约5kaBP以来最强的一次气候突变,或快速气候变化。其特点是中纬度(45°N)以南到热带(15°N)包括北美洲、北非、地中海到中亚及东亚干旱。干旱期可能持续100~200年,降水量可能减少20%~30%。由于8.2kaBP事件是早全新世最强的一次事件,因此,

  • 标签: 事件 快速气候变化 全新世中期 气候突变 早全新世 干旱期
  • 简介: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我国东部大范围、多流域严重雨涝,其后1756、1757年黄河中下游雨涝,连续2年呈现较少见的北涝南旱降水分布格局,这是小冰期中相对温暖时段气候背景下的重大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多雨的天气实况和气候特征,绘制各年多雨、水灾和伴生的饥荒、虫灾、疫疾的发生地域实况图。结果表明,1755年黄河、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持续多雨,其中黄淮地区连续雨日超过40d。有早梅雨,长江下游的梅雨期长达43d,是18世纪最长的梅雨期,南京的年降水量达1378mm,是18世纪的最高值。1755年气温偏低,夏寒、秋霜早、冬季寒冷等特征与典型的极端多雨年1823和1954年相同,这3例极端多雨年都是太阳活动周的极小年。

  • 标签: 极端气候事件 雨涝 气象灾害 1755年 历史气候
  • 简介:1气象突发事件的宣传管理突发事件是不在预料之中的、突然发生的事情,它打破了日常工作流程、影响了正常生活节奏,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研究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能不能有效地管理和处置危机,能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能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检验这个政府能否取信于民的重要标志,是检验这个政府是否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试金石。

  • 标签: 突发事件 国内外 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群众 工作流程 生活节奏
  • 简介:当今世界,突发事件经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总要表态,发表声明,让公众知道自己的立场。下面将国外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突发事件 国内 国外 安全教育
  • 简介:利用1960~2013年中国6~8月无缺测的571站逐日降水资料,定义7个极端降水指数,研究中国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特征。结果表明:(1)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表现为增加趋势,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部分地区表现为减少趋势;时间分布表现出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极端降水事件有增加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明显转折。(2)M-K检验表现出极端降水事件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突变,突变前(后)偏弱(强)。(3)极端降水指数周期振荡不完全一致,准15年周期振荡为主,其次是准7年周期,最强振动出现在1998年。(4)除持续干期指数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 标签: 中国 极端降水事件 气候变率 时空特征
  • 简介:2006年1月中旬欧洲东部地区经历10年来的最低温天气;2月,非洲南部地区遭遇20年以来的最强降水;2006年上半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经历111年来最干旱的时期;7月,欧美地区经历破纪录的高温炎热天气;菲律宾、印尼、印度等东南亚国家遭受暴雨洪灾。2006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遭受18次沙尘天气的侵袭;夏季重庆等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受到多次强台风袭击;波及全国31个省(市、区)的冰雹、雷雨等强对流天气……。2006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6个高温年,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并没有缓和的迹象;我国又经历了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

  • 标签: 极端天气 极端气候事件 全球变化 2006年
  • 简介:2009/2010年冬季,英国等欧洲国家经历自1981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寒流;2010年2月27日,罕见强风暴"辛加(Xynthia)"袭击欧洲多国;季风季节,巴基斯坦遭遇80年来最严重的暴雨洪涝;7~8月中旬,俄罗斯的极端高温干旱引发多起森林火灾;7~9月,亚马逊部分地区经历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10月中旬,超强台风"鲇鱼(Megi)"给菲律宾北部及我国台湾和福建等地造成严重损失。2010年1月上中旬,我国新疆出现近60年来最严重雪灾;西南地区经历长达半年的特大干旱;6月,东北地区经历40°C极端高温天气;8月,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10月,海南出现近50年同期罕见强降雨。2010年全球又经历一个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的年份。

  • 标签: 2010年 极端天气和气候 全球变化
  • 简介:冰期中并非总是稳定的寒冷气候,而是有相当强烈的气候振荡。这是近20年来古气候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1990年代初,对格陵兰冰盖钻探取得了新的成果,在接近冰盖顶峰钻取了两个冰芯,一个以欧洲国家为主的GRIP(GreenlandIce-CoreProject)[1],

  • 标签: 格陵兰冰盖 事件 循环 寒冷气候 气候振荡 欧洲国家
  • 简介:以澜沧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ISIMIP2b协议中提供的GFDL-ESM2M、HadGEM2-ES、IPSL-CM5A-LR、MIROC5这4种全球气候模式,通过4种模式的输出数据耦合VIC模型,分析4种模式在历史时期(1961-2005年)对洪峰洪量极值(年最大洪峰流量、3d最大洪量)、极端洪水的模拟能力,比较RCR2.6和RCP6.0两种情景下未来时期(2021-2050年)年均径流量较基准期(1971-2000年)的变化情况,并结合P-III型分布曲线预估了澜沧江流域在两种情景下未来时期极端洪水的强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VIC模型在该流域能够较好地模拟极端洪水;HadGEM2-ES和MIROC5两种气候模式的输出数据在澜沧江流域有较好的径流模拟适用性;在RCP2.6情景下,澜沧江流域未来时期年均径流量没有明显变化,可能会有略微的增加,而在RCP6.0情景下,未来时期年均径流量有较大可能增加;澜沧江流域未来时期极端洪水较基准期,在RCP2.6情景下无明显变化,而在RCP6.0情景下,洪峰、洪量增加的可能性较大,极端洪水频率和强度也较大可能增加。

  • 标签: 气候模式 VIC模型 极端洪水 澜沧江流域
  • 简介:在IPCC特别报告《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类系统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影响评估内容之一,其评估结果为:极端影响可能缘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但也可能并非极端事件的后果.暴露度和脆弱性是灾害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极端和非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些事件的脆弱性和暴露度水平;人居模式、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已经影响观测到的脆弱性和暴露度的变化趋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沿海人居环境均暴露于极端事件,并受其影响,如小岛屿国家和亚洲大三角洲地区;脆弱人口还包括难民、国内流离失所的人和那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极端事件将极大地影响与气候联系密切的部门,如水、农业、食物安全、健康和旅游业.

  • 标签: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人类系统 暴露 脆弱性 影响
  • 简介:自1950年以来的观测证据表明,有些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已经发生了变化.全球尺度上,人为影响可能已经导致极端日最低和最高温度升高;由于平均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可能已对沿海极端高水位事件的增加产生了影响;具有中等信度的是,人为影响已导致全球强降水增加;由于热带气旋历史记录的不确定性、缺乏对热带气旋与气候变化之间关联的物理机制的完整认识及热带气旋自然变率的程度,将可检测到的热带气旋活动变化归因于人为影响仅具有低信度.将单一的极端事件变化归因于人为气候变化具有挑战性.对极端事件变化预估的信度取决于事件的类型、区域和季节、观测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基本物理过程的认知水平及模式对其模拟的可靠性.

  • 标签: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 气候变化 归因
  • 简介:根据山东省24个风电场2013年全年每15min的风电输出功率实测数据以及相应的WRF(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气象预测数据和FNL(FinalOperationalGlobalAnalysis)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区域大规模风电爬坡现象与大尺度天气系统演变的联系。结果显示,大尺度天气系统,特别是阻塞高压系统,是诱发山东地区大规模风电爬坡的重要因素;爬坡事件的预测应当考虑天气演变的因素。进一步结合旋转门(TheSwingingDoor,TSD)算法重新讨论了爬坡事件的定义与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爬坡事件的特征及其可预报性;并指出风电功率上报、考核制度应当重点考虑爬坡时间段的预测水平,以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 标签: 风功率爬坡 天气系统演变 TSD算法 可预报性
  • 简介:回顾了2004年浙江省主要气候事件.2004年浙江气候特点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气象灾害发生种类多,灾害损失重.尤其是台风、高温、干旱、强对流、大雪及气候持续偏暖等气候事件,给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 标签: 气候 热带气旋 干旱 大雪 雷暴
  • 简介:使用太平洋海表温度资料、南方涛动指数和招远国家气象观测站气温常规观测资料,对1981—2010年ENSO事件与气温的影响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NSO事件强度呈现剧烈起伏波动的特点。年平均气温呈现在波动中明显上升的趋势,冬季最为显著。ENSO事件的强度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春季气温和ENSO强度两者间呈正相关特征,暖事件年的前一年,气温明显偏低,暖事件年气温升高明显:夏季气温和ENSO事件强度主要呈正相关特征,但90年代末期后,气温和事件强度呈负相关特性:在秋季暖事件年气温偏低,冷事件年气温偏高;冬季气温与ENSO事件强度呈明显正相关特性,中等强度的ENso事件对冬季气温的影响更大。

  • 标签: 冷事件 暖事件 ENSO事件强度 相关分析
  • 简介:全球变暖背景下极湍降水事件的变化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观测、理论及模拟预估等方面对近十多年来国内外极端降水气候事件研究作一综述,并给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对我国21世纪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的预估结果。

  • 标签: 极端降水事件 模式模拟 极值分布 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