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利用PV-阻塞高压指数,研究了欧亚大陆阻塞高压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出现连阴降水影响。结果显示:1978-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连阴降水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区域连阴降水持续日数有比较明显年际变化,2008年连阴降水持续日数远远超过历史同期;合成分析结果显示,连阴降水较强年份,500hPa位势高度场上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西部地区同时有阻塞高压存在,但阻塞高压所起作用对于南方各省连阴降水所起作用不完全一样,冬季1月10日至2月2日,乌拉尔山阻塞高压频繁发生有利于湖北大部和江西、安徽局部连阴降水增多,而不利于贵州北部连阴降水发生;贝加尔湖地区阻塞高压偏多有利于湖北南部和安徽西部一些地区连阴降水发生;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偏多有利于贵州大部和湖北西部连阴降水偏多。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这段时间7省1市冬季异常降水中,关键区阻塞高压所起作用很复杂。贵州、江西地区异于常年降水,可能与阻塞高压和其它天气系统异常配置有关。

  • 标签: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连阴降水 阻塞高压 PV-θ阻塞高压指数
  • 简介:利用1960—2009年辽宁58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区域暴雪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区域暴雪主要出现在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3月15日,2月为最多月。近50a区域暴雪过程次数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9、5a和3a周期变化;9a周期变化信号一直存在,但强度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增强,70—80年代最强;5a周期变化信号自7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强度在70年代中期开始增强;3a变化信号一直存在,强度在70年代中期、80年代最强。区域暴雪过程次数和暴雪总量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空间分布有3个中心,分别为:沈阳—抚顺—本溪一带、鞍山附近和丹东凤城地区。辽宁区域暴雪落区主要有4种分布,分别为中东部暴雪型、东部暴雪型、南部暴雪型和西部暴雪型。

  • 标签: 辽宁区域性暴雪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M-K突变检验 EOF分解
  • 简介:采用区域极端低温事件客观识别技术对1960—2009年区域极端低温事件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极端低温事件指标中最低温度和几何中心纬度频次分布为双峰特征,发生频次较高纬度主要位于30°N和42°N附近,且1980年代中期以前南北两个带并存,之后则以30°N附近为主;1960—2009年事件发生频次、强度和最大覆盖面积等呈总体减弱趋势,在1980年代后期存在显著转折,1990年代后期变化逐渐趋于平缓,并且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占总数10%持续时间长和空间范围广事件作用结果。此外,对体现事件多方面影响综合指标进行等级划分并分析其变化特征。

  • 标签: 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 时空演变 转折 频次 强度
  • 简介:不断变化气候导致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这些事件能否构成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脆弱和暴露度水平.虽然无法完全消除各种灾害风险,但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重点是减少脆弱和暴露度,并提高对各种潜在极端事件不利影响恢复力,从而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的灾害风险管理要求更加合理地分配对减灾、灾害管理等方面所付出努力.过去主流是强调灾害管理,但目前减灾成为关注焦点和挑战.这种主动积极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有助于避免未来风险和灾害,而不仅仅是减少已有的风险和灾害,同时这也是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更加紧密联系一个背景.灾害风险管理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从应对当前影响中汲取经验,而气候变化适应帮助灾害风险管理更加有效地应对未来变化条件.

  • 标签: 气候变化 极端事件 灾害风险 暴露度 脆弱性 恢复力
  • 简介:利用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AR4)15个耦合气候模式在不同排放情景下模拟结果,对我国夏季降水相关大气环流场未来时空变化特征与模式之间不确定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夏季降水表现出较强局地特征。其中,我国东部和高原地区降水在21世纪表现出明显增加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变暖加剧而增强,同时模式模拟结果之间一致也更好,表明这一结果可信度较高。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新疆南部地区表现为持续降水减少趋势,而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变化则呈现出先减少(21世纪初)后增加特征,不同模式对降水这些局地特征模拟也都表现出较好一致。其他地区夏季降水在21世纪变化不大,同时模式模拟一致也较差。多模式模拟我国未来百年夏季降水这些变化特征在温室气体高、中、低不同排放情景下基本一致,A2情景预估结果变化最大,AIB次之,B1相对最小。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场预估结果显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大部分模式模拟结果都表明,东亚夏季风环流有所增强,从而使得由低纬度大洋和南海地区向我国大陆水汽输送增加,造成该地区大气含水量增多,从而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增加提供有利条件。此外,随着全球变暖加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其变化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影响程度和范围也明显增大。这些环流场及其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夏季降水未来变化预估结果可信度。

  • 标签: 降水 大气环流 预估 不确定性
  • 简介:利用1961—2008年4—5月辽宁14个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春季第一场透雨出现日期与500hPa环流背景海温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辽宁春季透雨出现日期与前一年9—11月500hPa高度场有较好相关,与北半球同年4月500hPa环流年代际变化有较好对应关系;透雨出现日期与北太平洋前期海温呈显著负相关,当北太平洋地区前期海温偏高时,中国辽宁春季透雨出现日期偏早;当北太平洋地区前期海温偏低时,中国辽宁春季透雨出现日期偏迟。

  • 标签: 辽宁 春季透雨 环流背景 海温 相关
  • 简介:电视天气预报作为一档具有实用、知识、服务节目,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节目讲述天气信息,具有专业,但它另一个重要属性是服务.文章基于内蒙古特殊自然和人文环境,浅谈内蒙古地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得出一个成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应当具有服务意识,能够满足观众需求,更好服务社会,给大众提供生活提示和延伸服务.

  • 标签: 天气预报 服务
  • 简介:利用黔西南州8县市气象观测资料和近5amicpas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黔西南州雾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出黔西南州雾与海拔高度相关较好;分析近5a锋面雾天气,得出形成黔西南州锋面雾天气形势主要有南支槽前偏西气流型和高空槽后西北气流型;锋面雾发生时低层空气潮湿,整层大气层结较稳定,低层有逆温层存在,锋区附近有弱上升运动。

  • 标签: 滇黔准静止锋锋面雾 南支槽前偏西气流型 高空槽后西北气流型
  • 简介:大气加热率强度与结构是驱动全球大气环流关键因素,实际加热率分布与云三维结构密切相关。作者使用三维蒙特卡洛辐射传输模式,模拟计算了云分辨模式所得3个典型三维云场加热率廓线通量;定义了两个参数来同时描述加热率廓线垂直分布和强度,通过与独立像素近似算法对比,定量统计分析了高分辨率下云三维结构对辐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分辨率条件下云三维结构对加热率廓线和通量影响十分显著,且不同结构云场所体现影响各具特点,提出需要考察现有大气模式中云三维结构对当前所用加热率计算方案订正方向。

  • 标签: 云三维结构 加热率廓线 辐射传输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对2011年8月14-15日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暴雨过程影响系统、水汽输送、对流有效位能、云图演变特征等方面,对此次区域暴雨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低空系统合理配置,副高西北侧β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是造成暴雨主要原因;暴雨区出现在低对流有效位能区。

  • 标签: 暴雨 高空急流 水汽输送 对流有效位能 中尺度对流云团
  • 简介:利用我国160个站点58年(1951-2008年)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和Hadley海表温度资料,对我国秋季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和可能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秋季降水前两模态分别反映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和长江以北江淮、黄淮、华北、四川盆地北部至河套等地降水变化,两降水模态变化都以年际尺度为主,年代际变化特征不明显。就环流形势而言,第一模态年际变化主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相应对流层低层菲律宾群岛附近异常气旋/反气旋联系紧密,第二模态年际变化则可能受到副热带高压南北位置和相应日本岛附近异常气旋/反气旋影响。同时,两模态相应异常环流还分别与热带东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附近异常垂直运动关系密切,热带地区异常垂直运动可能通过经圈方向异常环流影响到东亚地区。此外,两降水模态不仅与热带地区异常环流关系密切,而且与热带海温异常也存在紧密联系。与两模态相关联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显示出不同分布特征,当热带东太平洋偏暖/冷,西太平洋偏冷/暖时,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偏多/少。而当热带东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一致偏暖/冷时,长江以北地区降水易偏少/多。两降水模态与热带海温热带地区异常环流之间密切关系显示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不同分布可能通过激发不同热带地区异常垂直环流形势而对降水产生影响。

  • 标签: 秋季降水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热带垂直环流 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
  • 简介:通过对淳安52a人工观测降水资料以及近年来区域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淳安暴雨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地形对暴雨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暴雨公共服务策略,力求对今后暴雨天气过程监测和预警起到一定参考作用,减少暴雨灾害所带来损失。

  • 标签: 暴雨 时空分布 地形 预警
  • 简介:介绍了三维冰雹云数值模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2007年7月24日冰雹发生、发展过程,结果表明:三维冰雹云数值模式很好地模拟了单体对流云云顶高度、云体宽度、回波强度等参数,且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还能模拟防雹作业后效果,可作为研究冰雹云形成机制和提前预报冰雹云参考方法。

  • 标签: 冰雹云 数值模式 业务应用
  • 简介: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尺度天气模式MM5对2010年1月14—19日沈阳大气污染天气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对此次天气过程地面和高空气压场、地面至高空各高度层随时间变化水平风场垂直剖面风场、垂直方向温度廓线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和模拟,描述大气污染中天气系统变化过程,分析造成大气污染气象要素变化。结果表明:此次污染天气过程对应地面场为长白山高压、地形槽环流型;500hPa高空天气形势为两槽一脊,地面风场主要受高压辐散气流控制;地面至高空不同高度水平风场均有偏南风切变和偏西风切变,垂直剖面风场对应有下沉气流,地面至高空温度廓线出现明显逆温。这些气象条件共同造成了持续污染天气。而500hPa位势高度场持续长时间两槽一脊环流形势,是造成长时间污染天气主要原因。

  • 标签: NCEP/NCAR资料 污染天气 数值模拟 沈阳
  • 简介:针对气象彩信业务特点,通过分析青海气象彩信现状业务发展中面临问题.对加快建立和发展青海气象彩信服务提出意见。同时也从信息编辑角度出发,对气象彩信内容进行论述,在抓住气象热点、坚持新闻基础上,气象彩信还应以气象与生活为重点,突出生活气息,语言通俗易懂,从而贴近人民生活,赢得用户依赖。

  • 标签: 气象彩信 新闻性 采编模式 业务现状 前景分析
  • 简介:选取黑龙江省80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雨量、极端气温等多个气象指标构建量化评估指数,将干旱分类为春旱、夏旱和伏旱3个类别,分别计算春旱指数、夏旱指数伏旱指数,分析各种干旱发生程度范围,再根据综合干旱指数对2009年干旱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春夏,黑龙江省各地发生不同程度干旱,松嫩平原最严重,三江平原其次。春旱期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严重,东部地区旱情比西部地区轻;夏旱期全省普遍比较严重,以三江平原北部地区最为严重;伏旱期中部地区比较严重。综合来看,是典型夏旱连伏旱,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甚至部分地区绝产。将评估结果与土钻法监测土壤湿度对比分析,其结果基本一致,但优缺点各异。

  • 标签: 黑龙江省 评估 干旱指数
  • 简介:随着3G移动互联网应用环境不断改善,手机互联网应用逐步丰富起来,用户通过手机体验到了越来越多互联网应用。手机上网随时、随地使其成为PC上网重要补充,伴随手机互联网业务发展.手机客户端成为各方企业投资和发展重点。本文对目前几款比较流行手机天气预报客户端软件产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手机客户端可能盈利模式,期望在后短信时代对手机气象信息服务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或启示。

  • 标签: 3G技术 客户端软件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