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侏罗系目的层由于埋藏深、储层薄,砂泥岩波阻抗差异小,使用常规的叠后波阻抗反演很难得到满意的储层预测效果。而由于该区地表为沙漠。使得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在叠前道集上很难看到AVO异常响应特征,使叠前AVO油气检测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对叠前不同角度道集的叠加得到地震资料,再进行井震对比分析,发现能够反映地层流体的变化情况,可以用来进行油气检测。利用多个角度叠加数据体进行同时反演得到的泊松比等弹性参数资料,与已知井油气显示情况符合程度高。该方法结合了叠前地震资料信息丰富和叠加资料信噪比高的优点,为沙漠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叠前反演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思路。

  • 标签: 岩性油气藏 油气检测 AVO 角度叠加 同时反演
  • 简介:地震资料的保幅性是叠前反演和储层预测的重要前提。为了研究叠前处理方法的保幅性,以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及偏移后的道集切除等处理环节为例,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了它们对保幅性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些处理环节的保幅性,再以实际资料为例,对比了处理前、后的地震剖面和道集变化,并进一步重点研究了目标层位AVO振幅曲线变化及其对弹性参数计算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处理方法的保幅性十分必要,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以及偏移后的道集切除方式对地震资料的保幅性及叠前AVO反演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球面扩散补偿 偏移距规则化 道集切除 保幅性 叠前反演
  • 简介:从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方程出发,给出了其对应的数值离散公式及其最简单的各向同性扩散滤波离散计算公式,开展了扩散滤波方法在低频逆时偏移噪音的多尺度分离、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波场的相对分离、保断层边缘的随机噪音压制以及地震数据插值处理等4个方面的应用,并给出了其对应的应用假设条件。计算结果表明,扩散滤波方法可在不同应用假设条件下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该方法可指导实际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 标签: 扩散滤波 噪音压制 数据插值 波场分离 地震勘探
  • 简介:针对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的区块间能量不均、子波差异、空面元等突出问题,提出采用基于覆盖次数的能量优化调整技术、时差计算和调整技术、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加剩余静校正技术以及叠后插值、叠后时间偏移技术等,来确保区块间振幅能量分布和子波特征分布均匀,无闭合差存在。结果表明,采用这些技术在深、浅层均能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偏移剖面无空间假频存在,且信噪比得到提高。

  • 标签: 三维地震资料 连片处理 一致性处理 互相关计算 插值 叠后时间偏移
  • 简介:通过热力学计算,探讨了浊沸石在不同成岩流体中溶解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①浊沸石溶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G)在埋藏成岩条件下都小于0,因此浊沸石溶解反应在埋藏成岩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以自行发生;②浊沸石溶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G)与埋藏深度呈正相关,深埋藏条件下的浊沸石溶解反应趋势弱于浅埋藏或地表条件;③在较高的RCO2条件、酸性环境、流体中Ca2+被移走、存在大量K+的情况下,浊沸石容易溶解形成次生孔隙;④浊沸石溶解反应具有减体积效应,其中在K+存在的流体中,Lm—Ill反应的体积减少最多,同时该反应消耗了K+,克服了钾长石溶解的动力学障碍,使得更多的钾长石溶解形成次生孔隙。因此,浊沸石溶解生成伊利石和石英有利于储层的形成。

  • 标签: 浊沸石 热力学 溶解 次生孔隙
  • 简介:砂岩透镜体油藏是岩性油气藏中增储上产的重要类型,但目前对其成藏机理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分歧。通过二维实验模拟表明:砂岩透镜体自身的物性好坏对其成藏具有重要的影响,所形成油藏的含油饱和度随着孔隙度、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油总从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聚集成藏,势的大小决定了砂岩透镜体成藏的可能性。“相”和“势”相互耦合,共同控制砂岩透镜体的成藏,油气成藏动力(势)充足时成藏所需要的储层渗透性能下限就相应降低;相应地,储集岩渗透性能好,要求的成藏动力条件(势)就可以适当降低。得出了实验条件下透镜体成藏时的“相”和“势”之间的定量模型,为预测圈闭成藏可能性提供了一个思路。

  • 标签: 透镜体 岩性油气藏 模拟 流体势 主控因素
  • 简介:为探究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机理,以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为基础,对该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天然气以烷烃气为主,甲烷体积分数大于80%,重烃体积分数低,天然气干燥系数大于0.85;部分天然气含H2S,这是研究区与四川盆地其他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组分特征的最大差异;天然气δ13C1为-43.17‰~-30.80‰,δ13C2为-33.81‰~-24.90‰,δ13C3为-28.65‰~-22.70‰,总体具有正碳同位素系列特征。碳同位素与轻烃分析均证实,研究区须家河组天然气以煤型气为主,同时存在部分油型气;煤型气主要来自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油型气主要来自下伏海相层系。成藏年代分析表明,研究区须家河组天然气主要有3期成藏:晚侏罗世中期—早白垩世,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少量煤型气进入须家河组成藏;晚白垩世,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大量生成煤型气并进入须家河组成藏,该时期是须家河组天然气的主要成藏期;喜山期,部分下伏油型气经断裂进入须家河组成藏,该阶段的流体充注是研究区出现异常高温包裹体与天然气含H2S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天然气成因 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 须家河组 川南地区
  • 简介:碳酸盐胶结物是东海西湖凹陷平湖组储层砂岩中最为重要的自生矿物。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元素成分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西湖凹陷平湖组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主要矿物类型是菱铁矿、铁白云石和方解石。其中菱铁矿胶结物主要形成于同生到早成岩早期,具有最高的δ^13和δ^18值,分别为0.75‰和-10.22‰;铁白云石胶结物的δ^13接近同期海水,变化于-2.45‰和-2.98‰之间,δ^18值偏负,最低达-12.39‰,其形成于相对较早的成岩时间。方解石胶结物主要以粒状和连生胶结方式产出,粒状方解石具有复杂的多种成因机制,而连生方解石具有最低的δ^13值(-6.02‰)和δ^18值(-16.94‰),主要形成于成岩晚期,其成因与有机酸溶解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及粘土矿物转化作用有关。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方面,早期形成的菱铁矿和铁白云石胶结物增加了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对研究区储层发育的影响是正面的,而晚期形成的连生方解石胶结物普遍占据长石溶解空间,对储层的发育是不利的。

  • 标签: 碳酸盐胶结物 储层质量 平湖组 西湖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