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水土流失是造成汉源县偏远山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控制水土流失,大力发展经果林,结合池、渠、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以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让偏远山区群众治穷致富的目的,也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汉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 研究
  • 简介:武汉西四环汉江特大桥3#墩主塔结构型式为H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塔座顶面以上)为130.1m,塔柱采用6m节段液压爬模施工。为确保主塔施工安全和加快主塔施工速度,采取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1、合理选择塔吊、电梯型号及布置位置;2、主塔塔柱施工采用6m节段液压爬模.

  • 标签: 高速公路 主塔施工 爬模法1 工程概况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湟水流域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和产业调整。水资源短缺问题困扰现代流域发展。文章依据1960~2010年近50年湟水流域降水量实测数据,运用多指标水文统计方法分析流域降水量年内、年际以及丰枯率等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湟水流域降水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少是12月。1~2月、11~12月降水量占全年的3%左右,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80%左右,形成干湿季分明的特点。年降水量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丰枯程度有所变小。

  • 标签: 湟水流域 水文分析 降水量 用水结构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使用自然资源上面,已经逐渐显现出过度的状况,这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并且水土资源的含量也在逐年减少,这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对独立性集水区域小流域的治理开发,成为确保我国水土资源科学利用的关键。文章重点探讨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与效益,以期提升小流域水土治理水平。

  • 标签: 小流域 水土保持 治理措施
  • 简介:摘要南雄市下洞水两岸现状基本不设防,从上游至下游整条河的行洪河道或被淤泥淤积抬高,或被竹林丛生占据河道,严重影响河道行洪能力。下游河段地势平缓,河床弯曲,主要受浈江干流洪水顶托倒灌,使两岸遭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河道淤积较为严重,同时河道两岸竹林灌木茂盛,更使下洞水排洪不畅,两岸地势较低范围均受洪水淹没。流域内人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大量泥沙入河,易诱发流域内局部区域山地涵养水源功能下降,使流域的土地承载能力和抗灾能力降低,干旱、洪水、地质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大,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加上流域河道管理力度不够,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直接入河,使河道两岸卫生条件和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对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质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与和谐社会建设不相适应。通过对下洞水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可以大大改善流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免遭洪水侵袭,工程的建设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洞水综合治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和水质,对保障当地供水安全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流域全面实现“安全、生态、发展、和谐”的目标。

  • 标签: 流域 综合治理 经济效益分析
  • 简介:摘要钱塘江50年围垦了160万亩滩涂,有效解决了杭嘉湖、萧绍宁平原人地矛盾。但是围垦的滩涂地土壤含盐量普遍较高,在进行绿化前需要对土壤及水进行测量以提供基础依据。了解植物的抗盐机理并提出相应对策。筛选绿化树种,提出绿化技术措施。

  • 标签: 土壤改良 电导率 抗盐机理 树种选择 技术措施
  • 简介:摘要水土流失是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水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应用技术是应用的比较广泛和相比其他技术较为成熟的技术。为了研究该技术在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对遥感影像前后的遥感影像进行了比较,对取样的舂陵河流域中部的土壤和水分流失进行了研究。对取样研究的的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2012-2016年舂陵河流域中部的土壤侵蚀整体呈现由强到弱减弱。经过调控,流失面积不断减少。综上所述,该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的。

  • 标签: 小流域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变化 状态指数
  • 简介: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在水土流失方面效果越来越突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把土地开发和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土地的生产效力,防止水土流失,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本文介绍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含义和水土流失治理中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措施,旨在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 标签: 生态清洁型 小流域 治理
  • 简介:摘要为了加强太湖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确保水站长期稳定运行,及时准确的发布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发挥水站的实时监控和预警监视作用,对水站管理办法、质控体系等进行研究,确保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完整性和可比性。

  • 标签: 水质自动监测 质控体系 管理 构建流域
  • 简介:摘要环境修复以及水土保持是当前我国河流治理的重点项目内容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新型可视化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也逐渐被应用到河流环境治理工作中来,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就小流域环境修复、水土保持以及可视化信息系统的相关情况进行简要概述和分析,并就如何在小流域环境修复与水土保持工作中更好的利用可视化信息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以期更好的改善小流域的水文地质环境,促进和推动我国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小流域 环境修复 水土保持 可视化信息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以小流域为例,详细分析水土保持工程中梯田及其它水保工程的应用。据调查研究发现,对于治理流域中的水力侵蚀,河道泥砂堆积等病害,收效甚好。

  • 标签: 梯田 其它水保工程 小流域 水土保持
  • 简介:摘要通过滇池流域大棚不同种植年限和不同深度土壤污染物含量的统计分析以及污染物溶出模拟实验,研究大棚种植对土壤污染物含量的影响及污染物随地下水的溶出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与棚龄成正比与土层深度成反比,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土壤持水率与棚龄成反比与土层深度相关性不明显,有机质含量与棚龄和土层深度成反比。污染物易溶出区域为大棚种植5年和10年的0-30cm土层,其中总氮的最高溶出浓度和最高溶出率均出现在棚龄5年0-30cm土层,氨氮的最高溶出浓度和最高溶出率分别出现在棚龄5年的0-30cm土层和棚龄10年0-30cm土层,总磷的最高溶出浓度和最高溶出率均出现在棚龄10年的0-30cm土层,有机质的最高溶出浓度和最高溶出率分别出现在棚龄10年的0-30cm土层和棚龄10年的30-60cm土层。而总氮、氨氮、总磷、有机质4项指标相比较,其溶出率由大到小为总氮>有机质>氨氮>总磷,单位体积溶出量由大到小为有机质>总氮>氨氮>总磷。

  • 标签: 滇池流域 面源污染 大棚种植 淋溶 溶出率 溶出量
  • 简介:摘要文章简要分析了李仙江流域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等情况,指出当前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治理规划不够完善、对于中小河流资金的投入有限、保护措施不够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质量控制不严;根据中小河流的状况,从管理、质量控制、用水知识的宣传等方面对中小河流治理及质量控制方面提出建议,必须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治理,加大对中小河流关注,因地制宜,加强管理,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加强合理用水知识的宣传,完善河流治理体系,提升全民科学用水意识等方面入手,从一定程度上防治水土流失、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标签: 李仙江流域 中小河流 治理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