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采用主动微波遥感数据,选取郑州市中牟县范围内裸露的地表进行土壤墒情的监测工作,同时选择适合该类区域地表情况的AIEM模型来处理获取的相关雷达数据。实验所用影像数据为Rardarsat-2雷达卫星的遥感影像数据,其中雷达的一些相关参数都包含在影像的头文件中,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查阅直接使用。实验使用欧空局的NEST软件对影像进行滤波和辐射定标等一系列操作,得到的中间格式数据使用ESRI公司的ENVI软件进一步处理得到地表后向散射系数。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数据对ANN-BP进行训练,最后采用极化方式为VV和HH的数据,利用ANN-BP对数据进行模拟,得到该地区的土壤墒情信息。

  • 标签: 土壤含水量 AIEM RADARSAT-2 ANN-BP Topp介电模型
  • 简介:以石家庄多年污水灌溉区为对象,通过对污灌土壤的可见一近红外波段光谱信息进行测量和处理,利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土壤镉含量与反射光谱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土壤镉在研究区土壤中有一定程度的积累,镉含量与其原始光谱、倒数对数光谱在多数光谱波段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与连续统去除光谱相关性不显著。逐步回归模型中,倒数对数模型拟合精度最高,均方根误差为0.020,预测精度达到92.71%,说明倒数对数光谱变量模型可有效预测土壤镉含量,是估算研究区土壤镉含量较理想的预测模型。

  • 标签: 污水灌溉 高光谱 土壤镉含量 相关分析 逐步回归
  • 简介:红枫发电总厂按调度自动化、实用化要求的基本功能,对原“远程集中控制系统”进行了设备更新,采用TF200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先后安装调试了猫跳河一级、五级、六级等水电站的远程终端盘(RTU装置),以及梯调室的服务器、前置机、打印机等的安装调试。并于1998年初完成了与省调通局的信息连通工作。成功地接受了水情测报系统的水位信息和由省调通局转发的普定水电站信息,以及与红枫发电总厂MIS系统的信息连通工作,文章对该系统在试运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和错误问题亦进行了分析介绍。

  • 标签: 红枫发电总厂 梯级调度监测系统 安装 调试
  • 简介:测量机器人(即自动电子全站仪)固然可以对大坝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外部形变监测,但测量机器人设站处(监测基点)的稳定性对监测精度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当测量视线被遮挡后测量机器人将无法监测相应的形变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及科研组将GPS技术与测量机器人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了大坝形变集成监测系统,该系统彻底解决了监测基站不稳定对监测结果的影响问题,使监测的程序得以简化、监测的固定性投资成本得以降低.文章介绍了大坝形变集成监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给出了监测实例.以实际监测数据为依据,提出了大坝预警的基本准则.

  • 标签: 水利工程检查观测 大坝形变 集成监测系统 仪器研制 测量机器人 GPS技术
  • 简介:本文介绍了双频识别声呐水下影像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对通过仿射变换特征图像配准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清晰整体图像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证;并通过系统在三河闸水下结构损坏监测中的运用情况,阐述了系统在我国水利工程水下监测中的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双频识别声呐水下影像系统 监测 应用
  • 简介: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前端工作。安全监测就是利用监测仪器,依据有关规范对水利枢纽工程局部和整体的安全性状进行监测,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为工程顺利进行、避免施工事故提供有力保障。文章论述了水利枢纽工程系统的设计及其重要性。

  • 标签: 水利枢纽 安全监测 系统 设计
  • 简介:建立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参数包括:pH、温度、电导、氨氮、溶解氧、生化耗氧量、化学耗氧量、总有机碳、总氮、总磷、叶绿素和矿物油。该系统依托GSM无线网络,基于GPRS技术应用HY水质监测管理系统软件(HY—WQMS)实时获得最新数据以及运行状态,当监测数据超过报警门限或仪器发生故障时,系统自动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监测子站各水质分析仪通过RS-485总线和通讯控制单元RTU相连,实现系统集成。建立了断面采样系统和多点采样系统。该系统准确性高,各参数比对的相对误差在0.2%-8%之间,稳定性好,连续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78%-4.97%之间,符合自动分析仪的技术要求。

  • 标签: 水质自动监测 集成系统 GPRS
  • 简介:近日.丰南区2009年农田灌溉监测系统项目建设方案得到批复,我省第一个农田灌溉监测系统项目开始建设。

  • 标签: 监测系统 农田灌溉 建设方
  • 简介:唐山市全市水资源量为26.26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0m^3,属于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近年,唐山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农田节水灌溉工作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力推进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升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但由于设施管理粗放、灌溉秩序混乱、费用征收困难、

  • 标签: 农田灌溉 监测系统 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工程 水资源量
  • 简介: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迁移性取决于其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赋存状态和土壤环境,反映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方法研究,可为认识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系统综述了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特性、植物种类与根际效应、人为活动及其它因素对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迁移性的影响机理;阐明了总量预测法、化学形态提取法、自由离子活度法和生物学评价等方法的应用及其优缺点,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土壤-植物系统 重金属 迁移性 生物有效性 评价方法
  • 简介:本文通过田间多年连续试验,探讨了2种灌水方式及4种灌溉制度下免耕地在玉米一冬小麦轮种条件下土壤容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灌溉制度和灌水方式在3年内对土壤各层容重的变化影响不显著;从各土层容重3年内变异程度的角度分析,地面灌充分灌对上层土壤(0—30cm)容重变化的影响要大于非充分灌,地表滴灌灌水方式对25—70cm土层容重变化产生的影响大于其它土层;此外,充分灌条件下,地表滴灌较地面灌水方式对土壤容重波动产生的影响更大,但地面灌灌水方式提高了表层土壤(0-10cm)的紧实度;非充分灌时,灌水方式对表层土壤及深层土壤(85cm以下)容重的影响较其它土层更小。

  • 标签: 滴灌 灌水方式 灌溉制度 免耕 容重
  • 简介:白垩纪地形破碎,蓄水保土能力差.治理土壤侵蚀时以景观生态理论为指导,采用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美化治理方法,合理布设斑块、走廊、本底,促进生物品种的自然演化.治理措施尽可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小流域治理时配置封禁治理措施,可利用自然生态力量恢复一部分植被;以小流域治理标志碑为中心,再造人工景色,获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 标签: 水土保持 白垩纪 美化治理
  • 简介: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依生存的首要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土之不存,人将焉附?理何读可持续发展。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历史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与资源开发,导致我省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繁,人民生活长期贫困,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本文从分析土壤侵蚀对我省国土资源的危害入手,论证土保持在土壤侵蚀劣地国土资源整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分区论了不同类型土壤蚀劣地国

  • 标签: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国土整治 对策
  • 简介:石头河水库拦河坝最大坝高114m,由于大坝结构和地层复杂的特点及对仪器埋设工艺要求严格,致使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土建工程的成孔及仪器埋设难度非常大。我们经过反复的实践、摸索、攻关,解决了深度大粒径卵砾石层的钻孔成孔与护壁技术,遇水膨胀缩径深厚粒土层的成孔、下管、提管技术及在深度111m钻孔中埋设三套监测仪器的工艺技术和方法。该监测系统埋设监测仪器的最大钻孔深度超过了我国已埋设仪器钻孔最大深度为80m的最高纪录。

  • 标签: 5石头河水库 拦河坝 安全监测系统 土建工程 施工技术
  • 简介:监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施工、蓄水及运行期工作状态,在大坝各部位控制性地布置内部和外部原型观测系统。外部变形观测系统通过坝面8条视准线,其中上游坝面3条,分别位于高程680m、746m、787m处;坝顶高程791m下游侧1条;下游坝面4条,分别位于高程665m、692m、725m、758m处,均通过下游相应高程永久观测房,以监控施工、运行时段大坝的外部变形。内部观测系统,共布置各类仪器520支(台、点),现已完成90%的仪器埋设安装工作量,其运行完好率达95%,分别对大坝垂直、水平位移、坝体应力、面板挠度变形、面板应力应变、接缝位移及帷幕防渗效果等进行监测。从观测到的资料分析,大坝运行工况良好,无严重缺陷存在。

  • 标签: 面板堆石坝 挠度 沉降 水平位移 应力应变 开合度
  • 简介:针对管道型取水户流量监测,设计一套完备的流量数据采集、传输与分析系统,应用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可应用于各种安装环境,方便施工;对多点集中取水户进行典型设计,实现一台数据传输终端传输多路数据,节约建设成本,维护简单;规范数据传输终端和流量计安装调试方式,提供精准的水资源数据服务,实现日常水资源管理业务处理的电子化、网络化,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信息共享能力。

  • 标签: 无线网络 供水管道 流量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