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流域未来洪水风险的情景分析,涉及到众多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构建未来洪水风险情景、开展未来预见研究,借鉴英国已有的研究经验,提出了流域未来洪水风险动因响应关系的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清楚地分析洪水灾害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各因素影响洪水风险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影响未来洪水风险的趋势。文中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影响流域未来洪水风险的重要因素,建立起各因素之间的洪水风险动因响应关系,并判断了各因素影响未来洪水风险的重要性和不确定程度,从而为研究流域未来洪水风险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信息。

  • 标签: 动因 响应 未来洪水风险 太湖流域
  • 简介:利用乌云河东风水文站月流量、月降水量和蒸发量资料,通过计算水文和气象要素的变差系数、峰型度和丰枯率及气候倾向率等参数,分析了乌云河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及降水和蒸发量等气候因子对径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乌云河年径流的变差系数为o.32,其主要由融雪和夏季的降雨来补给,径流年际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发展,春、夏、秋、冬四季、汛期及非汛期的流量均呈递减趋势,而且汛期流量减少的最为明显;(2)乌云河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年际变化也呈递减趋势,蒸发量的减少趋势较为明显,其气候倾向率达到-175.0mm/10a。分析认为,降水量的逐渐减少可能是影响该流域流量逐渐降低的原因之一。

  • 标签: 乌云河 变差系数 峰型度 丰枯率
  • 简介:分析了2009年于桥水库叶绿素a的浓度特征,并运用相关系数法,探讨了叶绿素浓度与当日及前期水质和气象因子的关系。在目前营养盐条件下,于桥水库主要受磷限制,高含量的氮也可能对蓝藻水华有抑制作用。控制磷是目前于桥水库蓝藻水华的核心关键,而氮含量控制需要慎重。

  • 标签: 于桥水库 叶绿素A 浓度特征 环境因子
  • 简介:利用2012年5月至9月太原市汾河公园蓄水池水华防治专项监测资料,分析了1号蓄水池叶绿素a(Chl-a)的动态变化及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间,Chl-a的波动较大,浓度范围为20.1~132.0mg/m3,均值为55.553mg/m3;5月份Chl-a含量总体上低于其它月份;Chl-a含量总体上与水温(WT)、COD、总磷(TP)、氨氮(NH3-N)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溶解氧(DO)、总氮(TN)、透明度(SD)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pH值关系不显著.不过Chl-a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有所差异:水体Chl-a含量在5月份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不显著;6月份则显著受到有机质、总磷(TP)、总氮(TN)的影响;7月份受到有机质、TP、透明度(SD)极显著的影响,8月、9月份受到WT、TP、SD的极显著影响.

  • 标签: 叶绿素A 富营养化 水华 总氮 总磷 环境因子
  • 简介: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是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众多指标组成的复杂系统。为合理确定各评价子系统中评价指标值不同量纲指标之间的可公度性问题以及各子系统对评价目标的权重,提出了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评价子系统的因子综合得分,然后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子系统权重的多指标评价方法(FA—AHP)。应用结果表明,用FAAHP计算结果客观、合理,方法直观、简便,在系统多指标评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多指标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法 AHP 加速遗传算法
  • 简介:融雪与降雨侵蚀条件下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研究相对缺乏,据此本文以彰武县乐园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流域2015—2016年的降雨侵蚀数据以及春季融雪侵蚀观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融雪与降雨侵蚀条件下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产流产沙次数、径流深度、侵蚀模数等参数,揭示了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值在融雪与降雨侵蚀条件下的防控效果。研究表明:生态修复措施在融雪条件P值为0.01~0.45范围时的防控效果较好,而在融雪期则具有容水量少、周期短等特点;在融雪侵蚀条件下的水平坑措施主要是对融水进行拦控;地埂植被径流深度及侵蚀模数在融雪条件下明显大于横垄;乐园小流域在水土保持措施规划设计时应同时考虑融雪与降雨两种侵蚀类型。

  • 标签: 乐园小流域 降雨侵蚀 融雪侵蚀 措施因子值
  • 简介:潮河流域是北京市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地。受环境变化影响,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了显著性变化,严重影响到北京城市供水安全。利用水文气象长系列数据(1961-2014年)分析了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采用经验统计分析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近50年来在降雨波动且微弱下降趋势下,其径流呈现出较大幅度变化且具有显著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后;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79年、1998年。1979年以后径流系数显著减少,其中1979-1998年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占主导地位,其影响贡献率为-109.75%,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为正效应,影响贡献率为9.75%;1999-2014年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影响贡献率为-88.97%,气候变化影响贡献率为-11.03%。

  • 标签: 潮河流域 降雨-径流 趋势变化 突变点 影响因素
  • 简介:在收集了青铜峡引黄灌区5个气象站最近5年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应用1998年FAO修正彭曼-蒙特斯公式,计算出各站逐年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在阐述灰关联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灰关联分析理论计算出各站各气象因子与ET0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排序。分析结果表明:各气象因子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影响都比较大,尤其是日照时数、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风速对各站的影响相对较大,而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对各站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 标签: 青铜峡引黄灌区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气象因子 灰色关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