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本土水生生物稀有鮈鲫(GobiocyprisrarusYeetFu,1983年)是一种优良试验用鱼,具备成为模式生物必要条件。本文总结了稀有鮈鲫生物生态学研究情况,分析了稀有鮈鲫多个应用领域与模式生物斑马鱼、青鳉存在不足和差距,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推动模式生物实践经验,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 标签: 模式生物 稀有鮈鲫 斑马鱼 青鳉
  • 简介:为降低八仙花组培苗生产成本.简化生产工序.缩短种苗育种周期.选用了珍珠岩、河沙和混合基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1∶1∶2)三种基质.进行八仙花瓶外生根试验.移栽后.对植株成活率、生根情况、生长平均增长率和植物生长状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在混合基质中.八仙花组培无根苗植株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状况良好.其成活率和生长平均增长率最高.分别为95%和27.11%.珍珠岩中移栽成活率为80%.但是植株生长增长率最低.为1.26%.河沙基质中.移栽成活率最低.但其根系生长良好.因此.八仙花组培无根苗瓶外生根最适基质种类是混合基质.图3.表1.参17.

  • 标签: 八仙花 瓶外生根 基质
  • 简介:以宜香优2115(YX),川农优华占(HZ),F优498(FY)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实验模拟重金属镉污染,研究不同混作方式和单作方式下水稻生长和物质积累差异.结果表明:两两混作模式和三品种混作模式下水稻地上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均比单作模式下低;光合作用受混作处理影响不大,但4种混作处理下地下部可溶性总糖含量均较单作下显著升高,而地下部淀粉含量HZ与FY混作以及三品种混作下显著升高,HZ升高程度最大.因此,重金属胁迫下,混作栽培比单作栽培受到胁迫压力更大,且不同品种适应性不同.

  • 标签: 重金属 栽培模式 水稻 光合作用
  • 简介:为明确生物炭对植物毒性效应,以石英砂+生物炭水浸提液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剂量生物炭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0.0、10.0、20.0、40.0、80.0、160.0g·kg^-1)生物炭水浸提液处理下,虽然小麦发芽率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根、芽生长表现出低剂量促进高剂量抑制,且160.0g·kg^-1时抑制率最大,分别为18.11%和22.22%。幼苗生长期(11d),高剂量生物炭对幼苗根生长抑制作用增强,160.0g·kg^-1处理下抑制率显著增加至55.59%(P〈0.05)。此外,当生物炭剂量较低时,小麦幼苗根、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增加;随生物炭剂量增加,3种抗氧化酶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幼苗生长出现生理损伤,表现出明显植物毒性效应。

  • 标签: 生物炭 小麦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损伤
  • 简介:盖草能、骠马、莠去津是当下林业生产中最常用除草剂,试验对杨树苗分别喷洒三个不同浓度三种除草剂,试验过程中调查不同时期杨树苗苗高值和地径增长量,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使研究具有了科学依据,通过分析总结出不同浓度除草剂对杨树苗生长影响不同;并确定了各除草剂施用浓度,旨在为杨树育苗中化学除草提供较为可靠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3.2ml/L浓度时盖草能对杨树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浓度应控制2ml/L以下;骠马对杨树幼苗影响很小,浓度4ml/L下使用还会促进杨树幼苗生长;莠去津即使浓度1g/L时仍会对杨树幼苗产生极强抑制作用,杨树幼苗时期除草不建议使用.表4,参14.

  • 标签: 除草剂 杨树苗 生长效应
  • 简介:为评价水域环境中Zn^2+对两栖动物毒性影响,本研究以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蝌蚪为试验材料,对G26期蝌蚪进行了0、10、50、100和500μg·L^-1Zn^2+慢性水体暴露直至蝌蚪发育至变态高峰期(G42期)。分别于暴露15d和30d后取样测定蝌蚪全长、体长、体重和发育分期各指标;此外,分析了Zn^2+慢性水体暴露对变态率、变态高峰期(G42)蝌蚪全长、体长、体重、后肢长和骨骼发育影响。结果表明:暴露15d时,各浓度Zn^2+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生长发育均未造成显著影响,而持续暴露30d后,500μg·L^-1Zn^2+处理组蝌蚪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各浓度Zn^2+慢性暴露均导致中华大蟾蜍蝌蚪变态率下降,其中500μg·L^-1Zn^2+处理组变态率最低;500μg·L^-1Zn^2+慢性暴露导致G42期中华大蟾蜍蝌蚪形态指标(全长、体长、后肢长)和骨化程度均受到显著抑制。研究表明,水环境中高浓度锌对中华大蟾蜍幼体生长发育和变态具有潜在危害,水域锌污染所引发毒理效应予以重视。

  • 标签: ZN^2+ 中华大蟾蜍 蝌蚪 生长发育 变态
  • 简介:纳米零价铁(nZVI)作为一种高效环境修复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等环境领域。但研究发现,大量进入环境中nZVI可能会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如和nZVI接触后,造成小鼠器官受到损伤,杨树幼苗生长减缓,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细胞膜破裂等不利作用出现。此外,nZVI还会改变环境中氧化还原电位和溶解氧等指标,而且毒性效应容易受到外界条件干扰。虽然目前对nZVI致毒机制还不完全明确,但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可能假设,主流观点是铁离子释放、氧化损伤和基因损伤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nZVI毒性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nZVI使用和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纳米零价铁 生态毒性 氧化损伤 铁离子 影响因素
  • 简介:三唑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三唑类广谱杀菌剂之一,我国使用量有逐年增长趋势。本研究综述了三唑酮水环境中环境行为、毒性效应及其对我国部分水体生态风险。三唑酮使用后被土壤吸附和解吸,经雨水淋溶作用进入地表或地下水环境,丰水期检出率与检出浓度较高,目前我国地表水中三唑酮最高检出浓度为12μg·L-1。三唑酮环境中半衰期为15~43.3d,能够水生生物体内累积代谢,不同浓度下对不同类群、不同生命阶段水生生物表现出不同毒性效应,对应着多条有害结局路径,其中最重要是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干扰机体内激素水平,影响水生生物繁殖和生长发育,导致种群密度降低。目前已知暴露水平下,三唑酮对我国地表水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特别是丰水期稻田附近地表水风险尤其需要关注。

  • 标签: 杀菌剂 内分泌干扰物 有害结局路径 生态风险评价
  • 简介:利用GC-ECD测定了小白洋淀6个采样点9种浮水、挺水和沉水植物中4种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s,HCHs)异构体含量,分析了其分布、组成及富集特征。结果表明:1)小白洋淀水生植物中总HCHs含量范围在ND~7.47ng·g^-1(ww),浮水植物中HCHs含量最高,挺水植物各组织含量也有明显差异,根部HCHs含量明显高于茎叶2种组织。2)4种HCHs异构体中,γ-HCH残留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3种异构体。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中,均以γ-HCH占绝对比例,相对含量达60%~99%;而在挺水植物中,δ-HCHs占有较高比例,并且主要富集挺水植物根部,茎中次之,叶中最少。3)小白洋淀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HCHs含量与水体中HCH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挺水植物荷花、蒲草中HCHs各组分含量与水体中HCHs相关关系不显著。4)水生植物对水中HCHs富集系数BCF8.7~661.2范围;浮水植物BCF最高,沉水植物次之,挺水植物茎对水体中HCHsBCF最低。

  • 标签: 六六六 水生植物 分布 组成 富集 小白洋淀
  • 简介: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eciesSensitiveDistribution,SSD)能够依据不同物种对农药等胁迫因素敏感度服从一定累积概率分布,以统计形式将多种非靶标物种实验室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获得物种对农药敏感度差异,作为效应评估指标应用于农药风险评估。本文综述了SSD概念、方法原理、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进展,并以毒死蜱为例进行了数据分析。由此建议继续关注国际上对SSD及更复杂模型模拟研究进展,以便应用于我国农药环境风险评估,推动我国农药管理持续发展。

  • 标签: 农药 物种敏感度分布方法 效应评估 风险评估
  • 简介:一些基于重金属形态生物毒性机理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水体和陆生生态系统,例如:自由离子活度模型(FIAM)、生物配体模型(BLM)和生物膜电势斯特恩双电层模型(GCSM),但不同模型应用效果之间还缺乏系统比较。本研究选取小麦作为受试生物,采用水培实验进行了镉对小麦根伸长毒性测试,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分别建立了3种模型,并从根毒性、根表面吸附镉和根中富集镉3个方面对3个模型预测能力进行了比较。除此之外,选取苹果酸和柠檬酸2种有机配体,研究了配体对镉生物毒性影响。结果表明,Ca(2+)和H+对Cd根毒性存在竞争效应,而Mg(2+)、K+和Na+未发现竞争效应。由于BLM模型同时考虑了镉自由离子态浓度和竞争离子影响,预测镉对杨麦13号根毒性和生物体内富集量时效果最好。而FIAM和GCSM模型由于计算中仅考虑了离子活度影响,缺乏对竞争离子保护效应考虑,因此预测效果相对较差;此外,Cd对小麦根毒性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而非跨膜过程,这可能也是FIAM模型和GCSM模型预测不佳原因之一。同时结果还发现有机配体存在时尽管降低了溶液中镉离子活度,但未显著影响镉毒性,进一步证明了扩散过程对Cd毒性影响。以上结果为评价和预测镉陆生生态毒性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模型依据。

  • 标签: 小麦 根毒性 FIAM TBLM GCSM
  • 简介: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PAEs)环境中普遍存在,可沿食物链富集,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探究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离体人红细胞内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红细胞310nm、490nm和609nm处各具有一个荧光特征峰,其来源分别为:红细胞内蛋白;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膜脂;锌卟啉和原卟啉。DMP染毒后,310nm处荧光峰出现明显下降,其原因为进入红细胞内DMP与蛋白发生了结合;490nm和609nm处荧光峰变化很小。高效液相色谱(HPLC)实验结果表明,DMP能透过红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其进入量随暴露量增加而增加,进入量和暴露量比值随暴露量增加而减少。上述研究成果能加深对PAEs血液运输过程中与红细胞毒性作用理解,可为PAEs危险性评估和相关疾病预防提供数据参考。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红细胞 污染物分布 荧光光谱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外源添加Mo对2种价态砷(As(Ⅲ)和As(Ⅴ))胁迫下水稻吸收积累Mo和As影响。结果表明,这2种价态As对水稻生长均有抑制作用,As(Ⅲ)比As(Ⅴ)对水稻毒害更明显,添加Mo可缓解As对水稻毒害。As添加可影响水稻根系和茎叶对Mo吸收积累,但是不同价态As对Mo积累量影响不一致。同时,Mo添加也可以显著地降低水稻根系和茎叶对2个价态As吸收积累。100μmol·L^-1As(Ⅲ)处理下,添加0.1和0.5mg·L^-1Mo可导致水稻根系As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38.8%和52.8%,茎叶As积累量分别降低5.1%和10.6%;当As(V)浓度为100μmol·L^-1时,添加0.1和0.5mg·L^-1Mo可导致水稻根系As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15.4%和62.4%,茎叶As积累量分别降低11.9%和23.7%。Mo添加还能显著地降低2种价态As水稻根系和茎叶中富集系数。因此,通过施用适量Mo肥可以用来防治农田As污染,降低As对人体健康危害。

  • 标签: MO AS 水稻 胁迫作用 富集系数 根长
  • 简介:黑老虎是一种历史悠久民间用药,也是近年来发展林下经济一种药食两用水果,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现就近30年来黑老虎在生物学特性、资源现状、开发利用价值及栽培繁育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黑老虎研究、开发与利用、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 标签: 黑老虎 种质资源 研究进展
  • 简介:铬(chromium)是一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重金属,进入人体后可导致急慢性中毒,具有神经毒性、基因毒性、致癌性和免疫毒性。了解六价铬(hexavalentchromium,Cr(Ⅵ))细胞毒性,进一步探究Cr(Ⅵ)毒作用机制,可为防治Cr(Ⅵ)对人群健康损害提供实验依据。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voltage-dependentanionchannel-1,VDAC1)参与调控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影响细胞凋亡;同时VDAC1也是BCL-2家族重要结合位点,它可与BAX/BAK相互作用形成孔道,使线粒体内凋亡相关蛋白,如细胞色素C等,进入胞浆,引起细胞凋亡。但VDAC1影响细胞凋亡的确切路径与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使用L02人正常肝细胞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慢病毒包装法建立VDAC1低表达细胞系,检测相同浓度Cr(Ⅵ)处理条件下,与非染毒组相比,不同受试细胞生存率、凋亡情况、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生成量、线粒体功能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变化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与VDAC1正常表达细胞相比,VDAC1低表达组Cr(Ⅵ)染毒情况下,细胞生存率升高,凋亡率下降,细胞内ROS生成量减少,MPTP活性增加不明显,胞浆内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和AIF含量降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VDAC1参与了由六价铬诱导线粒体依赖性肝细胞凋亡,并且抑制VDAC1表达可减轻因Cr(Ⅵ)暴露而引起L02肝细胞损伤。

  • 标签: 六价铬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凋亡
  • 简介:你恐怕从未听过萨凡纳(Savannah)这座美国南方小城名字,但你可能不会忘记电影《阿甘正传》开头,阿甘坐在街心广场长倚上等公车.

  • 标签: 北美洲 古城 广场
  • 简介:抗生素滥用导致抗性基因(ARGs)泛滥问题引起人们日益关注。目前关于抗性基因研究主要集中环境监测方面,但是关于抗生素对ARGs传播影响研究还相对缺乏。质粒是ARGs传播重要载体,因此以基于RP4质粒大肠杆菌(E.coli)接合转移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盐酸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氯哒嗪、磺胺异唑单一暴露条件下对RP4质粒接合转移影响。根据单一暴露结果设计混合抗生素浓度比,探究抗生素联合暴露实验对质粒接合转移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暴露条件下,只有盐酸四环素对含有四环素抗性RP4质粒接合转移频率有低促高抑hormesis效应;联合暴露条件下,对RP4质粒接合转移无促进作用抗生素抑制四环素hormesis效应,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抗生素环境风险。并且用受体理论解释了抗生素对质粒接合转移hormesis效应产生机制,为目前尚无定论hormesis受体理论机制提供了证据支持。

  • 标签: 四环素 磺胺 磺胺增效剂 抗性基因 大肠杆菌 基因水平转移
  • 简介:蓝莓是一种具有良好保健功能水果,目前国内蓝莓市场供不应求.传统扦插繁殖方式无法为蓝莓栽培提供大量优质种苗以满足大规模种植蓝莓需要.而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需要繁殖材料较少且繁殖系数较高,如果使用这种方法来快速繁殖种苗可以缓解目前苗木市场供应困难局面.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蓝莓组培研究中至关重要无菌系建立研究进展,以期为蓝莓组培进一步系统研究提供参考.表1,参31.

  • 标签: 蓝莓 组织培养 无菌系
  • 简介:采用UV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双倒数法,pH=7.40缓冲溶液中系统研究小分子荧光素与β-环糊精包合作用.摩尔比法确定小分子荧光素与β-环糊精包合比n_(β-CD):n_(FL)=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30×10~4L/(mol·cm).双倒数法确定结合常数K~Θ18℃=7.21×10~5L/mol.热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得到:(1)Δ_rH_m~Θ=7.93×10~4J/mol,Δ_rH_m~Θ为正值,说明包合作用吸热;(2)Δ_rG_m~Θ291.15K=-3.27×10~4J/mol,推测β-环糊精与荧光素包合作用有自发进行可能;(3)Δ_rS_m~Θ291.15K=384.68J/(mol·K),由此可知,β-环糊精与荧光素相互作用为熵所驱动.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

  • 标签: 荧光素 Β-环糊精 包合物 包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