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有机磷酸酯类阻燃(organophosphateflameretardants,OPFRs)作为多联苯醚等阻燃(brominatedflameretardants,BFRs)的替代品被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广受关注。目前针对OPFRs的生物毒性研究仍相对有限,需要更全面调查其在多环境介质中的暴露状况、环境归趋、生物毒性效应等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才能综合评价其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因此,综述了OPFRs对水生生物、哺乳动物和人类等多种生物体的急性毒性、生殖与发育毒性、神经毒性、脏器毒性、基因毒性与致突变性和内分泌干扰。OPFRs的多种生物毒性已得到证实,但相关致毒机制研究尚不完整深入。最后对OPFRs的进一步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促进开展OPFRs的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研究。

  • 标签: 有机磷酸酯 阻燃剂 生物毒性
  • 简介:身处云南,有近水楼台之便,时间久了,对建水紫陶独特的阴刻阳填工艺情有独钟,但也一直有点遗憾和揪心,因为阴刻阳填工艺的复杂且成品率不高,能够一直坚守并有创新的制陶师已是为数不多,更不奢望能有眼前一亮的作品了。

  • 标签: 陶艺 成品率 复杂性 工艺
  • 简介:以湖南省南部某废弃砷冶炼厂区内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碳酸钙(CaCO3)、硫酸亚铁(FeSO4)和磷酸二氢钾(KH2PO4)三种无机稳定对土壤中As、Zn、Cd、Pb重金属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pH方面,CaCO3使土壤pH显著提高,KH2PO4和FeSO4使土壤pH降低;在土壤重金属形态方面,FeSO4使As的残渣态大幅度提升,KH2PO4提高了Pb的可氧化态和残渣态,使重金属形态向稳定的形态转变;在稳定效率方面,3种无机稳定稳定效率的大小顺序为CaCO3>FeSO4>KH2PO4;在复合修复方面,可选用FeSO4+CaCO3复合修复治理以As、Cd为主要污染因子的复合污染土壤.

  • 标签: 重金属污染 稳定剂 重金属形态 稳定效率
  • 简介:人类生产和生活使用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种类和数量急剧增长,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亟需采用高效的方法对数量巨大的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对生理毒动力学(PBTK)模型的建立过程及其在污染物生态毒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PBTK模型,又称生理药动力学(PBPK)模型,是利用生理学和解剖学等原理,将生物体简化为用血流连接的肝、肾和脂肪等各组织器官房室,模拟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模型参数包括生理参数和生化参数2个部分,可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模拟。模型已应用于数百余种有机污染物在鱼体等水生生物体的毒动力学模拟。已有模拟结果能够预测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有效剂量,对化合物毒性进行评估,并可用于不同物种、不同剂量和不同暴露途径间的外推,有力推进了污染物生态毒理研究工作的开展。

  • 标签: 有机污染物 水生生物 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 生态毒理
  • 简介:湿地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湿地生态风险评价的实际应用将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化学和生物风险源如何影响湿地,并为湿地管理提供科学支撑,这就要求确定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完整。生物完整指数以环境生态毒理学数据为依据,是进行生态系统健康风险评价的最有力工具。大中型无脊椎动物作为易选择的分类群,可用于湿地评估的生物完整指数的建立,土壤动物特别是线虫类群作为湿地土壤和水环境健康评价的指示生物具有广阔前景。通过线虫分子毒理学等研究方法,可优化出生物完整指数体系,建立扰动背景下的湿地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为湿地污染的监测、防控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 标签: 湿地 生态风险评价 生物完整性 动物
  • 简介:地球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放射核素对人类和其他物种产生辐射安全风险,成为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以及核与辐射安全复杂的国际形势,放射核素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放射核素限值基于个人辐射剂量标准,评估方法已经建立,并在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得到广泛应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放射核素限值基于辐射环境、参考生物、个体单位时间内的辐射剂量限值,对此各国际组织和国家相继开展了放射核素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并逐步制定相关标准。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水环境质量标准存在放射核素指标数量少、修订频率滞后、科学适用有待提升等问题。在我国核能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强放射核素的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建立健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放射核素指标体系成为我国水环境研究的紧迫任务。

  • 标签: 放射性核素 水环境质量标准 风险评价 辐射剂量
  • 简介:水土流失区以提高产量为目的的现代集约化生产已经导致农业系统的简化,造成农业生物多样的大量丧失.本文对近年来福建省农业生物多样保护实践进行概述,结合水土流失区生产实际,提出了加强农业生物多样保护与利用的若干建议.包括:1)构建农业种质库,保护遗传基因多样,2)保护农业半自然生境,提供天敌栖息场所,3)推广生态农业,合理配置农业种养体系,4)统筹兼顾,科学部署农田生态格局.

  • 标签: 农业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保护 福建水土流失区
  • 简介:利用6个不同浓度梯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6个白三叶(Trifoliumrepens)种质资源进行渗透胁迫萌发试验,研究PEG6000渗透胁迫对白三叶萌发指标和根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质资源与浓度两者交互作用对白三叶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根长有极显著影响(P<0.01);PEG6000渗透胁迫极显著抑制白三叶萌发和根系生长(P<0.01),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各萌发指数和根系生长情况均呈下降趋势,PEG6000浓度≥10%时,各萌发参数、根长极显著下降(P<0.01);白三叶的PEG6000半致死胁迫浓度为10%-15%,致死浓度为20%-25%.建议大批量萌发期白三叶PEG6000轻度渗透胁迫耐旱鉴定浓度为10%,中度耐旱鉴定浓度为15%.

  • 标签: 白三叶 PEG6000 渗透胁迫 萌发 根系生长 浓度筛选
  • 简介:为明确不同复方基质对蔓千斤拔幼苗的生长影响效应,本研究以甘蔗渣作为基质配方的主要原料,研究比较了不同复方基质在其幼苗生长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复方基质处理对蔓千斤拔幼苗的株、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单株干物重和根冠比均有显著的影响,但在叶片数上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其中M5(甘蔗渣∶珍珠岩∶河沙∶蛭石∶泥炭土=5∶1.5∶1∶1∶1.5)处理在幼苗个体形态指标上表现出较显著的比较优势,其株、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与CK间均无显著差异,其叶片数和单株干物重比CK分别降低了7.77%和15.90%,但其根冠比比CK显著增加了28.80%;其次为M1(甘蔗渣∶珍珠岩∶炉渣∶花生壳∶泥炭土=4∶1∶1.5∶1∶2.5)和M4(甘蔗渣∶珍珠岩∶炉渣∶花生壳∶泥炭土=5∶1∶1.5∶1.5∶1)两处理,与CK相比较,根冠比分别显著增加了23.30%和16.60%;其主根长和单株干物重与CK均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在其株、叶片数和一级侧根数均表现较显著的负效应;表现较差为M2(甘蔗渣∶珍珠岩∶炉渣∶花生壳∶泥炭土=4∶1.5∶1∶1.5∶2)和M3(甘蔗渣∶珍珠岩∶河沙∶泥炭土=5∶1∶1∶3)两配方处理.

  • 标签: 复方基质 蔓性千斤拔 漂浮育苗 幼苗 生长特性
  • 简介:为筛选出适宜的营养液配方,在漂浮育苗的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不同配方营养液对蔓千斤拔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幼苗叶片数外,不同配方营养液处理在株,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和单株干物重、根冠比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SF4(番茄营养液)处理在幼苗个体生长指标上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与CK相比较,在其株、一级侧根数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252.3%、14%和236.6%,但叶片数上无显著差异;其主根长和根冠比分别显著降低了38%和76.9%;NSF2(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和NSF3(日本园艺均衡)两配方营养液在幼苗个体生长指标上表现次之,表现较差的为NSF1(Hoagland’s营养液)和NSF5(莴苣水培营养液)两配方营养液,但其在幼苗根冠比上具有较显著的比较优势.

  • 标签: 营养液 蔓性千斤拔 漂浮育苗 生长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