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地处沙漠边缘的陕北油气田实现了向北京运输天然气。依靠我国现有经济、科技、工程实力,既然能够完成西气东调工程.那么也有实力和创造条件来实现渤海西调,在我国北方沙漠腹地,建立若干个人造海!

  • 标签: 油气田 西气东输工程 沙漠 海水 水资源
  • 简介:沙漠油田作业区结合自身长远发展目标,针对企业清洁生产开展审核。通过设置清洁生产目标,对污染源、废物成因及整体解决方案进行全面综合性分析,制定和实施了清洁生产方案。方案实施后,大幅节约了电能、原油和天然气,废气、CO2、SO2、NOx排放量显著下降,达到了持续清洁生产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油田 清洁生产 环保 节能 减排
  • 简介:文章研究了含油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在某油田13#站井区的试验情况。采用驯化培养的“某油田13#站高效优势菌种”对石油类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盐度适应范围广。利用该菌种对油田外排污水进行二级生化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污水COD低于100mg/L;石油类浓度低于10mg/L;挥发酚浓度低于0.5mg/L。含油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可处理含油高于500mg/L,矿化度高于20000mg/L,进水量高于4.0m3/h的油田污水。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工艺处理高盐、高矿化度油田污水技术可行,工艺可靠,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含油污水 生化处理 接触氧化 污泥驯化
  • 简介:2月12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06年世界环境日庆典将在这里举行。这也是世界环境日庆典首次在北非国家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沙漠和荒漠化”。

  • 标签: 世界环境日 荒漠化 沙漠 主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锁定
  • 简介:太阳能和海水,这将成为澳大利亚南部沙漠中每年可生产1.7万吨西红柿的未来新型农场采用的能源。落日农场,这是全球首个无土壤、无农药、不使用化石燃料或地下水的农业系统,于今年10月6日正式启动。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在过去6年里对这一设计进行了详细调整,首先在2010年建设了首个试用温室。随后在2014年开始建设商业规模的设施,并随着淡水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长,它或将成为未来农业的前景。

  • 标签: 太阳能 农场 海水 沙漠 能源需求量 蔬菜
  • 简介:和田市于2014年启动团结新村“嵌入式发展”示范点建设项目,旨在促进民族团结,提供就业平台,推动脱贫致富,引领生态文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已完成投资4.3亿元,建成安居房533套,温室蔬菜大棚1150座,智能育苗温室4000平方米,保鲜库15座1200平方米,烘干房3座.全村总面积9700余亩,耕地面积5866亩(含蔬菜大棚1066亩),人均耕地面积4亩.力争到2020年,

  • 标签: 防沙治沙 和田地区 人均耕地面积 新疆 沙漠 家园
  • 简介:综述了硅藻在废水、废气和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认为硅藻作为一种物理化学性能优良的添加助剂,表面结构独特,吸附性能良好,对其进行改性可以适应各种需求。许多研究表明,经过改性的硅藻对废水、废气和土壤中重金属、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或降解效果,但是大多研究都处于实验室水平,并且大多都是单因素、单污染因子的实验研究,而对多因素多污染因子的研究较少。具体应用效果还有待于实际应用的验证。

  • 标签: 改性硅藻土 环境污染 修复 应用进展
  • 简介:鞍钢东鞍山铁矿第二条皮带排土系统,选择前峪尾矿库做为排场。经过几年的运行,皮带机排场环境的影响较大。在排皮带卸料口安一个1.5m高的罩子,在罩子一侧安两道吹风口,用单独风机以50m/s的速度,将落下矿石中的粉尘吹起来,然后在罩子另一侧用大风量风机将粉尘吸走,这时落下的矿石中粉尘明显减少,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 标签: 尾矿库 排土场 皮带排 扬尘污染 治理 环境
  • 简介:不同加药量的采出水絮凝试验表明:硅藻是一种能够用于采出水处理工艺的新型药剂,絮凝沉降后水的浊度可降低到1NTU左右,悬浮物的体积浓度降低到0.0005%以下,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值向有利于通过过滤工艺去除的大尺度方向变化.适当的加药量为50mg/L.

  • 标签: 采出水 悬浮物 粒径 浊度 絮凝试验 硅藻土
  • 简介:海南钢铁公司在以传统方式进行绿化复垦的基础上,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在排场进行热带高效作物的种植,如果项目完成后产出效益能达到预期目标,则加大投入,以实现排场垦产业化,为矿山谋求二次发展机会。

  • 标签: 土地复垦 热带高效作物 效益 排土场 土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