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公众核电站往往表现出较高风险感知。本文试图从风险信息视角探究影响公众核电站风险感知因素。本文选取位于我国山东省海阳市海阳核电站建设为实证研究背景,并海阳核电站附近居民展开调研。基于防护性行为决策模型(PADM),从风险信息视角构建了一个影响因素模型用来研究公众核风险感知。研究发现:公众依赖传统信息渠道获取有关核电站建设信息程度越高,其感知到核能知识、核事故知识以及核风险越高;公众依赖网络信息渠道获取有关核电站建设信息程度越高,其感知到核能知识、核事故知识越多,核风险感知则越低;公众接受核能知识越多,其核风险感知则越低,而公众感知到核事故知识越多,其核风险感知越高。此外,利益感知与风险感知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

  • 标签: 核电站 风险感知 利益感知 风险信息 影响因素
  • 简介:生产能力和生活方式发展变化促使公众安全认识在不断提升和全面化。我们有必要对安全概念进行再认识,使其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通过梳理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安全研究需求,本文提出了安全概念"三阶段论":"否定之否定"间接定义、基于风险中间定义、面向韧性建设直接定义,体现了安全研究随着需求发展而经历"事故预防-风险控制-韧性建设"发展过程。通过概念演进分析,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安全科学研究系统建构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安全 概念 风险 韧性 事故预防
  • 简介:基于社会心理危机风险放大机制,构建突发事件中公众安全感影响因素模型,其影响因素分别是事件属性、政府应对、媒体传播和群体心理与行为。利用网络爬虫软件2014~2016年32件重大突发事件,包括新闻、新浪微博、百度搜索指数等在内相关文本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定性比较分析(QCA)探寻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导致公众安全感缺失必要条件和逻辑条件组合。结果显示,影响范围广、应对不及时、谣言存在和消极群体情绪,是导致公众安全感丧失必要条件。当其他条件变量与必要条件同时发生时,最容易引发公众安全感缺失。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媒体传播对公众安全感解释力最大,其次分别是事件属性、群体心理行为和政府应对。据此,构建以提升应急能力为目的,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协同参与心理危机治理机制。

  • 标签: 公众安全感 突发事件 政府应对 传播 比较分析
  • 简介:学界怒江水电开发论争原因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从政策论证角度加以审视,发现其之所以争议不断,是因为论证主要由精英人士价值理念主导,而精英人士之间价值理念又是不同,且难以调和。为了各自理念能够获得优势地位,支持开发怒江精英采取了直接启动决策议程、主导方案选择过程、结成同盟、形成支持网络等行动,反对开发怒江精英则通过咨询会、上书、签名、实地调查、公开辩论、寻找决策程序缺陷,利用新闻媒体、国际组织等体制内和体制外途径遏制支持开发者行动,影响论证结果。这使得该事件政策论证表现出独特性。

  • 标签: 政策论证 怒江开发论争 精英主导
  • 简介:我国近年雾霾灾害爆发日益频繁,而灾害治理方式中多以政府单方面领导为主,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本文提出以"公私协力"为核心新型治霾机制。"公私协力"将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看作一种平等互惠伙伴关系,通过这一框架分析国外雾霾治理实践表明,这一治理模式具有很好现实可行性。本研究强调,"公私协力"一方面,可以弥补雾霾灾害发生时政府反应滞后、监管不到位等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发展社会力量,形成全民治霾理念,做到治理与防护并存。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结合公私部门治理优势,立足于中国国情,正确处理"公部门"与"私部门"之间合作关系,摒弃原有"上传下达"低效治理方式,形成"协议—合作"治理方式,是未来雾霾灾害治理有效途径与发展趋势。

  • 标签: “公私协力” 雾霾治理 环境污染
  • 简介:传统军事危机文化起源于兵学萌芽,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两千多年发展而逐渐完善成熟。战争实践是传统军事危机文化成长环境,兵书典籍是其思想源头,军令制度是其制度基础,其具有深受战争文化影响、以"道"为核心战争观、系统危机应对和"重道轻器"等主要特点。本文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古为今用"原则,深入研究我国传统军事危机文化发展脉络、成因和特点。目的在于吸取前人处理危机经验教训,总结传统军事文化中体现危机观,为现代危机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引导。

  • 标签: 传统危机文化 军事文化 军令制度 危机管理
  • 简介:本文通过案例统计,分析各类职工突发事件中触发点,提炼出事件致因。利用情景模拟方法,综合归纳各类典型案例。模拟案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适合干预点。总结提出事件预防措施和应急对策。为职工群体事件预防、应对提供参考。

  • 标签: 职工群体性事件 非常规突发事件 情景模拟 贝叶斯网络应急对策
  • 简介:近年来我国雾霾问题突出且愈演愈烈,四面"霾"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雾霾预警机制是雾霾治理当中重要部分,然而在学界中对于雾霾治理公共预警机制以及其具体实现途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将为雾霾预警机制建立提供指导参考。雾霾治理公共预警机制由预警信息系统预控处理系统组成,通过预测信息系统、预测系统、预警指标系统、预警准则、对策系统、预警中心组成运行流程。雾霾治理公共预警机制实现途径包括建立完善雾霾公共预警工作机制、整合建立预警发布平台、细化预警信息发布指标、理顺预警信息发布流程、确定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渠道。最后提出如下建议:建立雾霾治理监测信息系统,进行雾霾污染脆弱性评估,注重雾霾治理信息互动机制、完善雾霾治理公共预警机制队伍建设和保障执法有效性。

  • 标签: 雾霾治理 公共预警机制 城市雾霾
  • 简介:校园欺凌事件中受欺凌者具有显著特征,针对这些特征进行防治将会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广东省校园欺凌状况实证调查样本广东省校园欺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将广东省受欺凌者特征与现有研究成果归纳受欺凌特征进行对比验证,发现欺凌事件中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方面的主、客观因素个体受欺凌情况都有较为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广东省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存在受欺凌比例较高、受欺凌危害程度相对较低、网络欺凌渐成趋势等特点,基于此,校园欺凌可以从受欺凌者角度来加强防治,进一步加强学生自身反校园欺凌思想能力建设、强化学校对受欺凌学生关爱与侵害预防管理、完善受欺凌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建立并完善受欺凌学生家校交流制度发挥政府校园欺凌防治职能等。

  • 标签: 校园欺凌 受欺凌者 校园安全 心理干预
  • 简介:廉政风险科技防控系统是创新行政监察方式、建设高效廉洁政府有益探索。但是,其自身亦可能存在内生风险。由此,应当通过完善相关基础制度,有效诊断和研判其内生风险点,提升廉政风险科技防控系统运行信度和效度。

  • 标签: 内生风险 廉政风险 科技防控
  • 简介:2001年之前,由于没有一个既有共识有关国土安全概念、范围、标准与方法之知识体系,因此各大学并没有国土安全名称之课程.9·11事件后,随着国土安全法通过国土安全部成立,国土安全课程才逐渐发展起来.而国土安全概念也因为国土安全战略报告之提出接续四年期国土安全报告检讨等内容之充实,才比较明确地确定下来.

  • 标签: 国土安全 国土防卫 国内安全 国土安全国家战略 四年期国土安全检讨报告
  • 简介:灾害社会学是社会科学灾害危机研究重要力量,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较,其灾害问题科学研究传统最为悠久、学术影响亦更大,经过长期发展,灾害社会学已成为社会学研究领域重要分支.本文聚焦美国灾害社会学学术共同体发展演进与趋势,重点学术共同体缘起、发展以及理论脉络进行梳理分析,美国灾害社会学主要研究机构进行一般性介绍,以求为中国灾害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 标签: 灾害 社会学 美国 学术共同体
  • 简介:伴随21世纪以来人类遭遇几次流感大流行侵袭,如何加强流感等传染病防控以及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是各国政府亟待重视时代课题。本文以甲型H1N1流感防控作为典型对象来分析,在对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中国内地三方防控评估报告做一细致文本比较研究,从而发现防控规律,明确自身不足,弥补完善规章,进而提高我国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同时也为未来我国新型流感防控提供可借鉴之处。

  • 标签: 甲型H1N1 卫生应急 流感防控 新型流感
  • 简介:欧美应急管理领域在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上获得了较快发展,这与其学术共同体建设是密切相关.鉴于学术共同体建设对于应急管理研究进一步发展重要性,有必要梳理一下国外应急管理领域学术共同体建设相关信息,为中国应急管理领域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本文主要从与学术共同体建设密切相关三个方面出发,即学术机构建设、主要学术期刊以及主要学术贡献等,欧洲危机研究现状及其趋势进行梳理与评价.最后,本文从制度支持、研究方法数据获取、主要学术网络建设等方面指出欧洲学术共同体建设和危机研究所面临困难与挑战.

  • 标签: 危机研究 欧洲 学术共同体
  • 简介:自2003年开始至今,问责经历了十余年持续发展。以十八大为节点,十八大之后问责有了多维转向,具体包括问责事件锐减、巡视组出场、八项规定问责和反腐败等。这些通过学习和适应、吸纳和整合、优化和升级、关门和封闭等机制得以实现,其中网络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八大之前问责是以社会参与为基础,包含了大量民主元素,问责成果较为零碎。十八大之后问责成果显著,采用则是传统自上而下、体制内控权技术。问责发展关键还是要解决“谁来问责”问题。民主问责必须积极推进参与式问责。

  • 标签: 问责 十八大 民主问责 治理技术
  • 简介:以往针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狭义,以公共安全为目标的应急管理则是广义。以公共安全治理为目标实现应急管理由狭义向广义超越,既是应急管理实践突破瓶颈内在需求,也是面向风险社会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必然选择。狭义应急管理理论基础是“三角模型”,强调对象上全灾害管理、过程上全过程管理、结构上多主体参与。广义应急管理即公共安全治理理论基础则是“三棱锥模型”,它在“三角模型”基础上,还特别强调公共安全作为结果实现程度。为此,要将公共安全作为优先政策目标,通过多元参与和过程互动来推动风险治理、应急管理和危机治理协同发展,达致公共安全治理目标、手段和结果有机统一,以应对新兴风险、极端灾害和跨界危机挑战。相应案例分析显示,在中国制度情境中,“三棱锥模型”具有适用性。以公共安全治理实现应急管理由狭义向广义超越,这是一次整体性改革,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予以规划。

  • 标签: 狭义应急管理 广义应急管理 公共安全治理 风险治理 危机治理
  • 简介:我们在谈论“学科(discipline)”这一概念时,主要有两个语境:一是作为知识生产“学科”,例如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种意义上“学科”主要目的是生产知识,以达成知识与实践良性互动;二是作为知识规训“学科”,例如按照学科目录设置专业并讲授课程,这种意义上“学科”主要目的是传承知识,以实现知识扩散与传承。

  • 标签: 知识生产 风险社会 共同体 科研 学术论文 专业期刊
  • 简介:突发极端自然灾害带来巨大应急需求,超出政府应急供给能力。如何有效地将市场资源、社会资源纳入灾害治理网络是应急管理体系构建重中之重。虽然信息流动性会促使社会组织以自组织形式主动参与应急管理网络,但该类组织为网络带来资源同时也会增加网络协调难度,因此,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形态,明确该类组织网络定位,有助于推动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良好互动,从而改善复杂适应系统中应急体系适应能力。本文以2013年芦山地震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组织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功能特征,分析该类组织在应急管理网络中角色定位,从而探讨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现状。

  • 标签: 社会组织 应急响应 复杂适应系统 社会网络分析
  • 简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源于地方创新并在中央层面被制度化后在全国范围内被普遍推行,至今已经历十余年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可被视作包括横向和纵向扩散政策扩散过程,其中扩散机制分析有助于理解和把握该决策机制实施状况与效果。基于69份地方政策文本比较分析可以发现,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扩散过程中可能出现政策学习、强制和模仿三种扩散机制;其中,横向扩散更多地表现为政策学习和模仿产物,而纵向扩散则在更多地表现强制机制作用同时亦存在学习和模仿可能。要改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效果,需在正视强制机制作用同时减少模仿发生,更重要是应更好地促成政策学习。

  • 标签: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政策扩散机制 政策学习 强制 模仿
  • 简介:为明晰心理安全契约相关基本问题,从而为建构、履行和强化心理安全契约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针对组织中客观存在心理安全契约现象,立足于组织层面,以契约与心理契约定义为基础,提出安全契约与心理安全契约定义,并内涵进行扼要解析。基于此,界定心理安全契约相关概念,阐释心理安全契约特征与功能,并划分心理安全契约类型。研究发现,心理安全契约是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与安全文化学等安全社会科学分支学科领域一个值得关注重要概念,心理安全契约可显著影响组织成员安全态度和行为。

  • 标签: 心理契约 心理安全契约 破坏 违背 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