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超市已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场所,其室内空气质量、热舒适性直接影响着购物者的购物情绪和身心健康。本文以兰州市某大型超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测试期间该超市室内的热环境参数、能表征室内空气质量的CO2浓度、购物者的热感觉和热舒适等的实际状况;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预测平均投票数-预测不满意百分数(PMV-PPD)理论对测试情况下超市各区域的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价,并与主观问卷调查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超市室内CO2浓度平均值最高达到1600×10^-6,室内空气质量不能满足卫生要求,在这一点上闻卷调查结果与实测结果足一致的;但人们对热感觉和热舒适的投票值并不一致:在热舒适区,热舒适投票平均值为31.3%,热感觉投票平均值为22%;而理论计算结果则表明有87.5%的测点区域处于热舒适区。这说明主、客观两种评价方式在有些场合有背离现象;评价指标的选取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至关重要。

  • 标签: 通风与空调工程 超市 热环境 热舒适 现场测试 评价
  • 简介:结合大气环境质量数值模拟技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了唐山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定量研究。在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中,首次引入污染贡献敏感及物流因子,确定了风向、环境质量等因子的新型计算方法,并采用空气环境质量模型的网格化污染物浓度。针对定量结果,提出了专家咨询法与基于敏感分析技术的方案对比评估法来对其进行修正评估以得到合理可行的推荐方案。结果表明:三类区适宜分布在丰润区东部、路北区北部、丰南区北部、古冶区唐家庄工业区及开平区东南部。在排放等量污染物的情况下,推荐方案下的区域环境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仅占现行区划的40.94%。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敏感分析 唐山
  • 简介:为研究管道内氢气与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规律,使用尺寸为150mm×150mm×1000mm的方形透明管道,通过试验观测了氢气体积分数从10%到40%的爆炸火焰形状、传播速度与压力变化规律。火焰传播与压力分别由高速摄像机与压力传感器记录测量。结果表明,爆炸火焰特征及压力变化受氢气体积分数的影响很大。火焰在管道内的最大传播速度及压力峰值随氢气体积分数增大而急剧增大。最大火焰传播速度由18.3m/s增大到304.2m/s,传播时间由123.5ms缩短到10.5ms。压力峰值由2.95kPa增大到34.06kPa。当氢气体积分数为25%及以上时,火焰速度持续上升,没有出现郁金香火焰,压力波先出现短时间强烈正负压振荡,后长时间微小振荡。火焰特征、传播速度、压力变化及爆炸响声均能够很好地反映氢气爆炸的强度。

  • 标签: 安全工程 管道 氢气爆炸 火焰速度 爆炸压力
  • 简介:本文介绍了智能桥梁系统的组成子系统及其关键技术,以及智能桥梁的发展简况及现状,并预测了智能桥梁的发展前景和方向,阐明了目前制约智能桥梁发展的主要技术难题.

  • 标签: 智能桥梁 系统 桥梁 监测 监控系统 计算机管理
  • 简介:应用显色剂与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蓝绿色化合物的原理,研制出一种简单、快速测定氨气含量的试剂盒.对不同实验条件进行比较,筛选出了最佳实验条件.采样体积0.1L,检测管外径3.2~3.3mm,内径1.8mm,吸附载体为80~100目活化SiO2/SnO2复合材料与吸附剂、催化剂、显色剂的混合物,采气速度为0.01L/min,采样时间10min,显色时间5min.实验结果表明,检测试剂盒显色强度与氨气浓度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为0.1mg/m3,重现性较好.与国标对照实验中,6次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23%,小于15%;一次测定最大相对误差7.4%,小于25%;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8%;样品中加入2μg的氨,其回收率为95%~110%,符合GB7530-87要求.一定量的有机胺、甲醛、H2S会产生干扰.试剂盒使用寿命在8个月以上.

  • 标签: 环境工程 大气 氨气 快速检测 试剂盒 复合凝胶
  • 简介:液下喷射泡沫灭火方式比液上喷射方式更为安全可靠,具有优异灭火性能的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具有液下喷射的潜在可行性。通过设计的模拟油罐试验装置,在5L/(min·m2)的泡沫溶液供给强度下,对液下喷射氟蛋白泡沫穿过全汽油层灭火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液下喷射压缩空气氟蛋白泡沫控制油罐火灾具有技术可行性和安全可靠性,控、灭火效果良好。为获得较低的泡沫含油率和较好的泡沫稳定覆盖层,液下喷射压缩空气氟蛋白泡沫的适宜发泡倍数为3-8。

  • 标签: 安全工程 油罐 液下喷射 氟蛋白泡沫 压缩空气泡沫系统
  • 简介:通过对县级城市多层住宅建筑火灾特点、火灾扑救、消防车与室内消火栓给水比较分析,结合多层住宅建筑用地规划、平面布局、消防车道的实际,建议县级城市多层住宅建筑宜设计、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

  • 标签: 多层住宅建设 消防给水 消防设计 建筑防火
  • 简介:为了研究人体对空气颗粒物中硼的吸收情况,为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采集硼作业工人班后尿液样品、上班8h的空气颗粒物样品以及24h饮食样品,分析了所有样品的硼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硼作业的原料工段:亡人班后尿硼肌酐校正质量比与经空气颗粒物潜在日硼摄入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成品工段工人的班后尿硼肌酐校正质量比与经空气颗粒物潜在日硼摄入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吸收率的分析表明,人体对空气颗粒物中以硼镁矿形态存在的硼吸收率仅为8.12%,而对以硼酸或者硼砂形态存在的硼吸收率约为74.2%,说明空气颗粒物中以硼镁矿形态存在的硼不容易进入人体血液,被人体吸收,而硼酸或者硼砂尘较易被人体吸收。

  • 标签: 环境与健康 空气颗粒物 吸收率
  • 简介:对于搜索救援、火灾抢险以及一些基于位置的服务而言,都需要精确的室内定位。而在这些需求当中,精确度的要求尤为重要。美国与日本都已经在通

  • 标签:
  • 简介:<正>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设备日趋现代化,即大型化、精密化、复杂化、自动化,且大生产的工序、产品、甚至企业之间的生产联系更加密切,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导致生产中断,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可能引起人身伤亡。所以近年来,故障诊断技术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工业界的重视。诊断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我国近几年来,也开始了这

  • 标签: 机器故障 故障诊断技术 大型化 轴承振动 大生产 信号处理
  • 简介:为了判别MM5和WRF两种模式下高空气象数据模拟结果的差异性和可替代性,系统比较了两个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的差异,应用WRF和MM5分别模拟了2010年北京某参照地点高空气象场的温度、露点温度、风场和相对湿度,对比分析了两种气象模式模拟结果的垂直廓线差异和时间变化差异。结果表明,除近地层和约8000m以上的高层模拟值略有偏差外,WRF和MM5模拟的各气象要素的垂直廓线变化一致,吻合度非常好。两模型对气象数据模拟结果的相关系数达89%-99%。WRF和MM5模拟的各气象要素的日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除对风速和风向模拟值间的相关系数低于81%外,温度、露点温度和相对湿度模拟值间的相关系数达84%~98%。因此,两模式可相互替代用于环境影响评价高空气象数据的模拟。

  • 标签: 气象学 MM5 WRF 气象要素 垂直廓线 时间变化
  • 简介:为了构建一个高效、有序的应急指挥组织结构以适应动态的室内火灾环境,最终快速地完成应急救援工作,首先以室内火灾为背景,通过实际调查与查阅文献建立了3种类型的组织结构模型——职能式组织结构、线性组织结构和矩阵式组织结构;其次,基于信息熵理论确定了3种组织结构的时效、质量、有序度、柔性度并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此4项指标为评价标准使用熵权多目标决策方法对3种组织结构进行评价,最终确定矩阵式组织结构作为室内火灾发生时应急疏散的指挥组织结构。

  • 标签: 安全管理工程 矩阵式组织结构 熵理论 熵权多属性决策方法
  • 简介:摘要:只有加强核电外围土壤放射性核素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才能够确保土壤放射性核素监测数据具有足够的精准度。在核电外围土壤放射性核素监测工作中,质量控制应该贯穿于检测工作的全过程当中,以真正达到控制监测质量质的目标。本篇文章通过研究核电外围土壤取样过程的质量保障和质量控制中的相关要求,分析测量工作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升土壤放射性核素监测的质控效果。

  • 标签: 核电外围 土壤放射性核素 监测质控
  • 简介:基于光纤传感网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油田各采油井中集防火、防盗与钻油井架作业安全在线实时监测于一体的智能油田综合监测系统。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分别进行温度和应变传感器封装,并进行混合组网,对油田各油井区域的实时温度、井架形变、作业区域周界或储油罐周界的入侵、盗窃等进行在线监测,采用自主研发的16通道光纤光栅解调设备对监测网络各传感节点的光信息进行实时解调,通过后端信号处理方法对温度、应变异常和周界入侵进行自动检测、识别和报警,实现油田生产及安全的在线自动综合监测

  • 标签: 智能油田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光纤传感网 监测系统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室内环境设计主要关注的是人们的体验和感受,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性的要求。结合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相关特性,分析了其应用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优越性能。同时根据相关的案例分析,了解了现阶段人们充分利用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状况,凸显了功能高分子材料对于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性。为研究室内环境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参考。

  • 标签: 室内环境设计 多样性 高分子材料
  • 简介:采用差分吸收光谱(DOAS)这一光学遥感技术,对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海淀区福寿寺桥位置的交通排放进行实时监测,获得自2008年7月6日至9月21日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光化学烟雾的重要产物O3和苯的体积分数,并与微脉冲雷达获得的车流量进行数据融合,评估机动车对奥运期间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监测位置NO2和苯释放源主要为交通排放,O3的生成主要与其前体物和光辐射相关,而SO2和车流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机动车排放仍是北京主要污染源之一。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污染监测 北京奥运会 交通排放 差分吸收光谱(DOAS)
  • 简介: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主要依靠能见度观测仪,该方法覆盖区域有限且成本较高,而我国高速公路图像采集设备应用广泛,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视频图像测量雾天能见度的方法。该方法将图像进行分窗格处理,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最优兴趣窗格的亮度均方差特征矩阵,建立BP神经网络修正线性残差组合模型。结果表明:残差修正模型监测效果优于单一线性回归模型,残差修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77;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残差修正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下,模型精度相对稳定;最后应用此方法监测高速公路雾天能见度,模型的正确率在80.48%以上。验证了用该方法测量雾天能见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公共安全 雾天能见度 线性回归 BP神经网络 组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