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1978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对于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起了重要的舆论先导作用。然而,在哲学理论上,在讨论了'物质标准'和'逻辑标准'之后,哲学讨论的热点便转移了,因而对于全面把握实践标准本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如何严格区分'实践标准'和'感觉经验标准',却被疏忽

  • 标签: 实践标准 感觉经验 哲学讨论 哲学理论 相对性原理 逻辑形式
  • 简介:党的十六大修改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①这是对党的先进性最集中、最科学的揭示。按照“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的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以广大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先进性作用为基础。

  • 标签: 共产党员 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 工人阶级 三个代表 基层党组织
  • 简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严肃地告诫全党,要认真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尤其是我们党员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党员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按照十五大的要求,勤...

  • 标签: 党员教育 邓小平理论 党的建设 新形势 两大历史性课题 理论联系实际
  • 简介:现代民主将合法性引以为执政党最为重要的执政资源。合法性主要体现为公众对于执政党执政地位的高度认同与支持。而由于执政党党员个体的修养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公众能否给予执政党积极评价与忠诚感,故而,执政党为夯实合法性基础,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即是加强党员的修养。

  • 标签: 党员修养 执政党 社会维度 合法性基础 工业 执政资源
  • 简介:列宁一直重视提高党员的质量。执政以后,列宁把提高党员质量,纯洁党的队伍,作为执政党建设头等重要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一直把保持党的纯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重温当年列宁关于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的论述,对于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列宁 执政党建设 党员纯洁性
  • 简介: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一个不断验证和修正的过程,党员身份自我认同是验证其科学化程度的内在依据。党员身份自我认同是一个自我统一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发展中达成的一种状态,可体现为认知、情感、意识三个层次。要验证和衡量党员身份自我认同的情况如何,就要立足这三个层次,构建出一整套评价标准体系。在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统计学等手段,对定性指标采取赋值的方法,实现考评从定性向定量转化。

  • 标签: 党的建设 科学化 党员身份自我认同
  • 简介:刘少奇的党建理论中蕴含了深刻的党员主体地位思想,在《论党》一文中有集中体现:注重"党员的自觉性自动性",强调了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作用;提出党内工作"也要走群众路线",申明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方法论依据;深刻阐释了党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规定的党员义务与权利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党员主体地位的逻辑基础和法规保障;科学论述了民主集中制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要求;大力号召广大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提供了有效的民主方式。

  • 标签: 刘少奇 党员主体地位 党内民主
  • 简介:<正>一、生产力标准属于社会进步观的范畴唯物史观不光是向人们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同时也给人们提供评价社会历史现象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近几年来一度成为热门课题的生产力标准就是唯物史观评价社会历史现象的标准。生产力标准是个简称,它的完整提法是:社会生产力

  • 标签: 社会形态 社会进步观 资本主义 评价标准 生产力标准 价值标准
  • 简介:当下中国高校在践行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上,存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重视不够等隐忧。追根溯源,主要在于一些高校领导干部示范作用不够、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影响、国际意识形态斗争激烈以及社会上人们对理想信念认识存在误解等。解决这些隐忧,必须在澄清对理想信念的错误认识中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发挥高校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完善理想信念教育设计内容;优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实施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共享。

  • 标签: 高校基层党组织 大学生党员 理想信念教育 隐忧
  • 简介:毛泽东的党员党性观是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观的扬弃。从来源上看,毛泽东博采众家,以古代、近代中国各种理想人格观中的合理成分作为重要的理论来源,吸收其精华于自己的党员党性观中,使自己的党员党性观具有了继承性和丰富性。从内容上看,毛泽东坚持批判改造和古为今用的方针,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观进行了革命性的发展,超越了中国传统理想人格观个体自省与主观直觉等内容和方式,实现了党员党性观的人民性、科学性和实践性。通过领导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断胜利,毛泽东最终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观的创造性转化。

  • 标签: 毛泽东 党员党性观 理想人格 创造性转化
  • 简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坚定及其程度,是与其“做人”的境界及其高低内在一致的。党员“做人”的最高境界应是人性、德性、党性的高度统一。正视人性,塑造德性,增强党性,实现人性、德性、党性的高度统一,这是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人学基础。

  • 标签: 人性 德性 党性 理想信念
  • 简介:政治现代化的研究始于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戴维·阿普特的《现代化的政治》(1965),鲁·派伊的《政治发展面面观》(1996)和塞缪尔·亨延顿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等,是上世纪60年代比较政治学界以发达国家为蓝本来衡量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时提出的比较政治学概念。对于它的定义,学界莫衷一是。享延顿认为,“政治现代化可以被定义为从传统政体向现代政体的运动过程,也可以被定义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现代化的政治内容和政治结果。”布莱克则认为,政治现代化就是用一种合法制度来代替个人独断,全体公民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序上参与选择政治领袖和政策,个人选择权可以通过有效的公民参政权得到保障。我国学者罗荣渠给政治现代化下定义时指出,政治现代化是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大转变中,工业主义渗透到政治领域并引起政治组织和政治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钱乘旦则直截了当地将政治现代化概括为就是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转变的过程。总的来说政治现代化指的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政治领域的反映。

  • 标签: 政治现代化 评价标准 政治参与 民主政治
  • 简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起点和最终的推动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明了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及其意义,从而大大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认识.

  • 标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根本任务 生产力标准 代表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
  • 简介:<正>今年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三十年不过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三十年改革开放实践引起的变化对我们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具有决定意义。这一变化的发端就是真理标准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历史是不能淡忘的。许多当事人已经发表了不少回忆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这场讨论。我只是参与这场讨论的普通一兵,同理论界的一批同志一起尽了一点微薄之力。十年前我在一个会议上介绍过一些亲身经历的情况,但没有见诸文字。今年有两家报纸要来就这次讨论的情况采访我,这才又一次引发了我的回忆。除了回答采访的问题外,我想借此机会提供一些并非众所周知的情况.算是对其他的文章的补充吧。

  • 标签: 真理标准讨论 真理标准大讨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三十年 毛主席 十一届三中全会
  • 简介:文章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理解活动进行研究的标准、理解的客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认为,理解的客观性是作为理解活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的检验标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做一个包涵各方面内容的“复杂事件”或“综合性问题”,分层次地为其设定评判标准,才有助于科学地解决其检验标准问题,才能有效克服把实践作为唯一标准所带来的各种困扰。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解的客观性 检验标准 认识论 解释学
  • 简介:军队现代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天然不可分割。当前我军面临“去意识形态化”的严峻挑战,既有外部原因,需要拒腐防变,也有内部因素,自身意识形态工作有所松懈,还有来自新媒体的冲击。政治建军应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务实思想阵地、筑牢精神阵地、纯洁文化阵地、占领舆论阵地,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军队.确保加快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

  • 标签: 军队现代化 政治建军 去意识形态化
  • 简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诞生了邓小平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 标签: “三个有利于”标准 改革开放 检验标准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邓小平理论
  • 简介:马克思(以下简称)写于1845年春.这份原以为题,写在马克思1844年~1847年的笔记本上,它在马克思生前未曾发表,恩格斯在1888年出版单行本时,作为附录首次公诸于世."从此那些唯心主义者包括机械论者们都为之胆怯".恩格斯高度评价这一笔记,认为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这一包含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就是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实践观点是贯穿马克思中的根本的观点.

  • 标签: 马克思 恩格斯 邓小平 单行本 “三个有利于”标准 实践观
  • 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发展历程。40年的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很多,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最为重要的也许是确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并以此为价值导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中国道路与中国制度的强大比较优势。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发展历程的思想境界、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世界视野和价值引领等方面的回顾与思考,可以探析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逻辑、价值取向和比较优势。

  • 标签: 新时代 真理标准 国家治理 民族复兴 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