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对资本主义的塑造,工业帝国主义渐变为信息帝国主义。信息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新的阶段。无论是工业帝国主义,还是信息帝国主义,其本质都是垄断,前者更多的是垄断物质资源,后者更倾向于垄断知识和信息。信息帝国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的运动复兴创造了高度成熟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信息资本主义“创造性破坏”必将推动历史向更高阶段发展。我们必须站在更大尺度上、以人类发展的长期历史视角理解列宁帝国主义论,不能以50年、100年的时间看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理论逻辑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正在实践中日益彰显出伟大的真理光芒。

  • 标签: 信息帝国主义 列宁 信息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信息
  • 简介:帝国主义现象是"严肃的和真正的北美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保罗·斯威齐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一以贯之的重要主题。在早期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斯威齐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式来说明帝国主义现象。这个理论模式阐发了帝国主义的国际对抗特点、帝国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冲突的影响、帝国主义的极限问题以及法西斯主义的形成原因。这些思想和观点在斯威齐的终身学术生涯中一直得以保持和发展。这些观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 标签: 保罗·斯威齐 垄断资本 帝国主义 法西斯主义
  • 简介:发展中国家正在出现一个管理者资产阶级。它包含了私人企业精英、公有企业的管理者和高级政府官员等精英群体,是发展中国家的统治阶级。面对跨国公司的进入,这个阶级一方面与跨国公司合作,另一方面又坚持民族主义的立场,因而并不是一个“买办”的阶级。跨国公司的所在地原则也推动了这个阶级的形成和巩固。这个统治阶级与跨国公司的所在地原则使得帝国主义已经让位于国际公司资本主义,因此,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后帝国主义的阶段。

  • 标签: 后帝国主义 所在地原则 管理者资产阶级 公司资本主义
  • 简介:俄罗斯学者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新评说刘淑春俄罗斯《近代史和现代史》杂志1995年第3期发表了俄罗斯科学院比较政治学和工人运动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罗·雅·叶夫泽罗夫的一篇文章,题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神话与现实》。文章对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重新作了评价。该文...

  • 标签: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理论 列宁 《帝国主义论》 俄罗斯学 向社会主义过渡
  • 简介:斯克拉等人提出的后帝国主义理论,从国内阶级的角度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从而驳倒了那种认为全球水平的经济一体化已经排除了国家水平上的政治活动存在的可能性的庸俗观点。它把阶级理论从教条当中解放了出来,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但是,后帝国主义理论对国内与国际阶级形成和互动之间的关系、阶级的自觉意志、阶级形成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三个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此外,该理论的实证证据涉及的行业过于单一,它对发展中国家阶级与政治的研究也没有考虑到地区差异。

  • 标签: 后帝国主义 阶级 政治发展 发展中国家
  • 简介:文章比较全面地综述和评价了斯克拉和贝克尔的后帝国主义理论。文章认为,该理论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打破依附论和后殖民理论的统治地位而对发展中国家阶级状况所作的研究。它从跨国公司和东道国精英的关系入手,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一个“管理者资产阶级”,它是这些国家的统治阶级。这个阶级由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和专业人士等精英分子所组成,既保持了与跨国公司合作甚至向公司资产阶级演变,又在跨国公司践行所在地原则的情况下坚持民族主义。

  • 标签: 后帝国主义 管理者资产阶级 民族主义
  • 简介:2016年是列宁完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00周年。这部独具慧眼的小册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在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中有力地敲响了帝国主义的丧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帝国主义论》的方法论特征包括历史的阶段性认知、唯物论和实践性。《帝国主义论》的核心意蕴在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垄断:帝国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金融寡头的统治;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对外侵略扩张;帝国主义的必然趋势是寄生性和腐朽性。现今,《帝国主义论》仍具有现实价值,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仍是深入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本性的理论武器。

  • 标签: 帝国主义论 方法论 核心意蕴 当代价值
  • 简介:《学习与探索》1985年第6期)一、什么是信息?信息是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这种反应特性要成为信息须具备两个条件:1.信息不能脱离物质和能量而单独

  • 标签: 反应特性 动态性 还都 中才 外部世界
  • 简介:意识形态批判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一方面,当今社会存在某些状况与社会支配形式依然需要意识形态批判;另一方面,现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呈现出一些悖论性特征,它不再能满足批判社会现实的需要。要恢复意识形态批判需要对意识形态批判本身进行理论上的重构。基于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上的需要,作者在对意识形态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从意识形态的两个悖论性特征入手,从内在批判的视角对意识形态批判进行了理论上的重构,尝试着为意识形态批判打开一个领域,为意识形态批判的复兴提出充分理由。

  • 标签: 意识形态批判 外部批判 内部批判 内在批判
  • 简介:真正的哲学从不拒绝批判。批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澄清事情的真相和边界。所以,哲学确立自己的批判意识就是确立自己的边界意识。我们当下的哲学也有边界意识,这种边界意识主要是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之间划分边界。其实,哲学的边界意识更重要的是确立人生在“世”的边“界”,在真假、善恶、美丑之间进行批判性的划界。

  • 标签: 哲学 批判 世界 边界
  • 简介:肯定性的全球化研究强调全球资本主义的积极方面,而批判的全球化研究则使用'帝国'和'新帝国主义'之类的概念来分析全球经济的消极方面。然而,批判的全球化研究总是缺乏精确的理论上的'帝国主义'概念。将'新帝国主义'概念与作为列宁权威性研究成果的经典帝国主义理论联系起来,就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最近几十年的经验数据研究表明,列宁的方法仍然是普遍正确的。这些方法对现实的适用性,巩固了最近全球资本主义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础。

  • 标签: 新帝国主义 列宁 经验数据 新变化
  • 简介:阿多诺的辩证法展现了万事万物——从最平凡的日常生活到人类历史上最恶劣的罪行——是如何被关联到这个遍布全球的、令人沮丧的、充满暴力的资本主义体系中来的。正是通过这种方法,他才看清楚大屠杀和帝国主义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内在特性而非偶然事件。阿多诺为后殖民研究所上的最后一课就是:当艺术作品对于观众习惯性的自满具有足够的冲击力、启发性和挑战性,并使得我们能够集中关注苦难,能够采取行动阻止苦难延续的时候,它就获得了存在的权利,而不再是用以转移对社会不公的关注。

  • 标签: 阿多诺 帝国主义 现代性 艺术
  • 简介:审美是文学的重要特性,但不应把文学的本质只理解为审美本质,文学的本质是系统本质。文学是具有意识形态性的,但不能把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理解为哲学意义上的理性和思想体系,也不能把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只归结为审美意识形态。鉴于文学本质的系统性,理应对文学开展多维的、宏观的、辩证的综合研究。

  • 标签: 文学 审美 意识形态
  • 简介:当代帝国主义中,国家作为权力和国家内的资本有不同的运行逻辑,前者以一定领土为基础,资本则奉行无限积累和地理扩张。国家和资本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它们相互支持可以形成霸权。资本虽然追求无限积累,但必有空间或者地理的限度。这就是危机的原因。

  • 标签: 新帝国主义 空间 剥夺性积累
  • 简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问题相生相伴,马克思主义的本性是直面问题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对什么是社会总问题、如何解决社会总问题的思考史。树立问题意识,意味着抓住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了活动主体的自信和敢于担当。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从来不惧怕问题,问题意识一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问题意识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敢于担当的勇气。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与战斗力也正是在解决问题中得到体现与提升的。

  • 标签: 问题意识 意蕴
  • 简介:毛泽东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毕生都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目标而奋斗。晚年,他的实践受到挫折,他把这种挫折视为国内外反社会主义势力的挑战,并以大无畏的气魄、坚定的决心和意志进行了反击,努力地要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下去。他有信心,相信前途是光明的;但也有忧虑,忧虑他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坚持下去,主要表现在对否定"三面红旗"的忧虑,对修正主义上台的忧虑,对接班人的忧虑,对"文化大革命"失败的忧虑,对身后"腥风血雨"的忧虑。

  • 标签: 毛泽东 晚年 忧患意识
  • 简介:大局意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之道,也是邓小平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生涯中体现出来的鲜明的思想品格和领导风范:富有战略思维,善于从全局上思考问题,正确认识大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服从大局;提倡“照辩证法办事”,多谋善断、举要驭繁,牢牢把握大局;为人客观公正,胸襟博大,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邓小平的大局意识深刻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我们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定维护大局提供了思想方法和实践原则。

  • 标签: 邓小平 大局意识 党中央权威
  • 简介:申文杰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撰文认为,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和理论家,无论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政治功能,他对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做了多方面阐述。第一,明确指出了意识形态的政治指导功能。

  • 标签: 意识形态 政治家 毛泽东 功能理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简介:在中国当下美学理论建设中,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整个20世纪世界美学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不可小视的理论重镇,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世界美学的发展势态、理论格局,产生了不小影响。这种影响延伸到新的世纪。而在中国20世纪美学的历史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地位和影响是其他任何美学派别所不能替代和比拟的。在新的世纪,进一步发展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学术界应当不会有什么争

  • 标签: 审美意识形态 形态批判 重建审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