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位于多伦多市中心,是加拿大最大的博物馆,该馆拥有世界各地的藏品,馆藏藏品500万件,堪称是世界性的博物馆。其中有一个名为“BishopWhiteGallery”的中国庙宇艺术馆,四周墙壁上展示了元代中国道教和佛教的巨幅壁画,厅中展出了大量中国流失文物,如洛阳汉代墓室画像石,山西离石汉桓帝画像石,北京肃王府狮子,石家河风格面玉神像,河南安阳出土的青铜器,河南温县的多尊宋代木雕菩萨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弥勒说法图》。这铺壁画与国内山西稷山青龙寺的《弥勒说法图》有惊人的相似处。针对这铺壁画进行研究挖掘他们背后的流转渊源,进而探讨如何对国内珍贵的壁画进行统计记载、学术考究及技术保护。

  • 标签: 《弥勒说法图》 博物馆 文物
  • 简介:西方有着千多年的听觉文化理论资源,其发展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古希腊时期逐渐形成的通过“看”来认识世界的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为视觉中心主义奠定基础;其次是德国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比较重视理性,将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形而上学体系建设得近乎完善,继承古希腊时期用“看”,而不是“听”的方式认知,以哲学的角度而非艺术美学的角度建构理论体系;在此之后的现代时期,尼采、海德格尔等人反思传统形而上学的危害性,欲将人类从传统的视觉至上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用听觉来影响、平衡或者是替代视觉中心.

  • 标签: 听觉文化 音乐 形而上学
  • 简介:当代西方文艺理论面大量广,授课的时候,横向上要打通有关文论与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衔接处,纵向上要重视不同流派之间嬗变的联结点。在批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基础上,及时把握学界的理论热点,不仅可起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还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 标签: 当代西方文论 知识背景 流派嬗变 重点和热点
  • 简介:艺术独立理论是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主线之一。针对黑格尔美学体系中艺术将由哲学所取代的最终结论,克罗齐从分析黑格尔“对立面的综合”的逻辑理论人手.指出黑格尔的逻辑理论适用于处理性质相反的事物,但不能用来处理性质相异的事物,克罗齐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用新的逻辑理论,即“度的理论”去处理性质相异的事物.因而从理论上确立了艺术的独立地位。洛特曼将生物学理论引入美学研究.把艺术当作独立的生命存在;这种生命体现为它能以极小的篇幅向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所以“美就是信息”。艺术独立问题由此得到彻底解决,西方现代美学中的这一发展主线从此告一段落。

  • 标签: 西方现代美学 艺术独立理论 美学研究 逻辑理论
  • 简介:晚唐李商隐的另类文学观被埋没一千多年了。其原因,和宋、明人、清人对李商隐思想的误读及对李商隐诗的偏好有关,也与今人受宋、明人与清人的影响有关。李商隐另类理论的一个重要侧面,就是崇道文学观。该文学观的文本呈现,主要是《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与《重祭外舅司徒公文》等。它们以道家哲学与道教规训及创世神仙系统等为基础,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文学性质论、文学本体论、文学发生论及文学内容形式论。李商隐的重情说和言志说等与此紧密联系,不属于儒家儒学的文论体系,而是崇道文学观的自然延伸。

  • 标签: 文学观 李商隐 崇道 理论家 文学本体论 道家哲学
  • 简介:俄罗斯是一个艺术极度繁荣的国家,其装置艺术、绘画艺术、舞蹈艺术、建筑艺术一直是各国艺术家研究的重点。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国问的艺术交流更加频繁。艺术理论批评也伴随着艺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艺术理论批评推动着艺术的健康发展。当代俄罗斯主要有现实主义艺术、观念艺术,其艺术传播媒介的画廊、展馆也比较发达。在艺术理论批评方面有有机批评学说,从19世纪一直到现在,都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流派。但是,总体来说,俄罗斯的当代艺术理论批评仍是朝着健康、生态的方向发展的,只有个别的批评家在现世生活中迷失自我,抛弃传统艺术审美观,但俄罗斯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很难被消解的。

  • 标签: 艺术理论批评 当代艺术 绘画 文学 社会现实
  • 简介:李纨是荣国府早夭的长孙贾珠之妻,在《红楼梦》十二金钗中排第11位。在《红楼梦》众多悲剧女性形象中李纨可以说是受封建礼教摧残荼毒最深的一位。对于丈夫的早逝,李纨表面上恪尽职守扮演着贞节寡妇形象。然而在她压抑的内心深处却不时地涌动着对于青春年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她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表象里还隐藏着她的聪慧、热情。若以精神分析理论重新观照李纨,便会发现,真实的李纨是幽默、潇洒的,她不是冷漠的遗孀形象,只是市俗的眼光和礼教的规范使她不得不隐藏内心的感情,但是本能的冲动是无法被压抑的,它寻求着任何可能的突破口喷薄而出,以此来体现主体内在的心理活动。

  • 标签: 《红楼梦》 李纨 形象 精神分析
  • 简介:《身体诗学》是王晓华教授的最新力作。王晓华教授通过对“作者是谁”的追问揭橥了传统诗学潜藏的灵肉冲突,通过对身体的重构克服了传统诗学扬心抑身的困境,并在此基础思考了身体与诗性、身体与生态的关系。在“理论之后”的语境中,此书可看作是对“后理论时代”文学研究何为的理论应答;在“身体转向”思潮中,此书无疑有助于推动诗学领域的“身体转向”和“后理论时代”文学研究的范式革新。时至今日,诗学仍未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门科学,《身体诗学》作为“建构根植于身体的诗学”,致力于使诗学成为科学,推动文学研究走向“身体—主体”之路。

  • 标签: 《身体诗学》 理论之后 身体转向 生态诗学
  • 简介:杜甫存世诗作有一千四百多首,其中直接涉及绘画的诗作有二十首。题画诗虽不首创于杜甫,但因为杜甫的每一首诗歌均以全力赴之,所以较之他人,其题画诗作尤为精彩。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和《丹青引》诗中的骏马是其人格理想的象征,尽管时运不佳,终身坎壕,但诗人渴望大济苍生、致君尧舜上的报负终不泯灭,激昂高亢的理想化为深沉悲愤的叹息,写马亦即写人,叹将军亦是叹自己。

  • 标签: 杜诗 《丹青引》 人格理想 致君尧舜 题画诗 杜甫
  • 简介:如著名的日本设计家深则直人所说.设计师是“通过设计来造物的人”.那么艺术设计师则是按照美的法则来造物的人。本栏目将陆续介绍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师,也欢迎崭露头角的我国中青年设计家向世界介绍自己的成功之路。

  • 标签: 建筑设计 建筑观 艺术设计师 大师 三性 美的法则
  • 简介:在传统文化中,“场”代表对宇宙本原和普遍规律的主观认知,在现代语境中,“场”代表了某种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包含时间、空间与物质的客观规律。这种认知和规律不仅体现在科学中,也体现在绘画中。本文尝试用布迪厄“艺术场”的概念,从权利的争夺、信仰的建立、输赢的转换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绘画的必然现象和内在逻辑。

  • 标签: 中国绘画 内在逻辑 艺术场 场域理论 解读 客观规律
  • 简介:实践论美学与后实践论美学之间的论争之所以难有结果,在于它们虽体系相异、逻辑起点对立,却都出自同一个错误的理论支点:以人本质解释美本质。它们只看到审美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没看到审美还是早期人类与现代人类的区别。从完整的事实出发,可知:审美发生及审美本质所依赖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实践、自由、理想等等人的一般本质,而是人的智能水平,即完全抽象思维能力,这才是美学研究正确的理论支点。

  • 标签: 美本质 认知科学美学 逻辑起点 审美发生 中国 当代美学
  • 简介:美曾经是神秘的。在康德的理论中,美主要关乎人的判断力,既以超验的“美本身”的形象独立于感官和理智,又与者密不可分。然而,美同感官和理智的关联构成了一种分工的基础,让美本身在技术的加持下受到双方面的剥夺,流于庸俗。就感官而言,美以技术产品的形式融入生活,让人们沉迷娱乐而无心展开深层次的审美。就理智而言,美及其引申出的思想内涵为信息所解构,失去了触动心灵的向度。完整的审美过程被技术分解为个相互独立的表达领域。在其中,物化的人不再是审美者,而是单纯的产品享受者或信息接收者。对美本身的剥夺本质上是对作为完整审美者的人的剥夺,需要在人的复归中得到遏制与扭转。

  • 标签: 感官 理智 技术 分工 剥夺
  • 简介:  对工业文明的绝望和希望,对消逝传统的留恋与决绝,造就了本雅明理论的奇特之处.《讲故事的人》就是把艺术生产理论置于对现代工业社会异化的批判的背景上,站在反抗现代技术与怀旧的立场上进行论述的.……

  • 标签: 艺术生产理论 本雅明 复制艺术 现代工业 社会异化 艺术作品
  • 简介:苏东坡一生宦海沉浮、际遇跌宕,极具传奇色彩.除了精于诗文、书法之外,苏东坡对绘画也颇有研究,而且被公认为宋代文人绘画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受时代背景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他融通儒道,崇奉佛禅,其绘画艺术及其理论无不彰显着一股独特的淡逸恣旷之气,给人以“可行、可望、可居、可游”之美感.苏东坡酷爱以松木竹石入画,根本原因在于其崇尚萧散简古、诗画相融、以书入画、笔随心性、师法自然的艺术风尚与审美情怀.从文化思想与艺术美学的视角对苏东坡绘画艺术及其绘画理论之审美特征进行剖析,将有益于从学理层面准确把握苏东坡绘画美学思想的本质,亦有助于东坡文化艺术的承传与振兴.

  • 标签: 苏东坡 绘画艺术 绘画理论 审美 澄怀观道 诗心画魂
  • 简介:阿尔都塞理论体系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他的意识形态理论。他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伪个人主体的观念,改造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他指出意识形态将个人传唤为主体和个人对意识形态的自动臣服,作为对人本主义哲学自欺行径的一种反驳。面对意识形态对含入的辖制,尤其是它通过文学艺术对人产生的一种隐性的控制,马尔库塞提出的新感性可以对摆脱意识形态桎梏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意识形态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美学革命将其导向对人的正确引导。

  • 标签: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 马尔库塞 新感性 美学革命
  • 简介:随着屏幕技术的发展,西方学者对运动影像的研究逐渐从电影研究领域拓展到屏幕研究领域。其中,马克.汉森的"虚拟现实"论为后科技时代屏幕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汉森对当代"屏幕"经验中的"身体"进行重新认识,反复强调"身体"与生俱来或者后天赋予的感官感知能力的客观存在。他将观众的"身体"的身份与意义重新提上屏幕经验研究的议题程序中,这是对后现代互动屏幕对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触体验的重要推进。

  • 标签: 虚拟现实 文化研究 屏幕 马克 博物馆 伦敦
  • 简介:为了探讨电影对小学生比势的培育作用,课题组选择了江苏常州溧阳市宴验小学六年级班为对象,采用积极心理学有关理论和测试量表,历时近一学期,结果显示,电影对小学生24项比势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本项宴证研究以详宴的数据为电影疗法的定量研究提供了示范性案例。

  • 标签: 电影疗法 小学生 优势培育 定量研究
  • 简介:  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建筑成为了人类发展的标志性文化载体.建筑是人类利用自然材料按照一定的设计思想而构筑的一定的适合人类生存的、享受与发展的空间性结构.这一结构彻底改变了人类只能顺应自然的被动受控的局面,促进了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生存方向发展的可能.作为传统建筑文化载体,不只是一部纸本的文献,更是一部凝聚了宋代建筑事业的物化的结晶.是人文设计与技术高度融合的经典,是中国设计(包括建筑)理论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

  • 标签: 中国建筑设计 先生营造 兼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