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穆斯林历来有举办圣纪活动的传统,大多在伊历3月份内择日举行隆重的圣纪活动。圣纪活动上,穆斯林多在清真寺内诵经祈祷、吟诵赞圣词,讲述先知穆圣生平事迹和道德情操,教诲穆斯林坚守正信、完善美德、服务社会。

  • 标签: 中国本土化 伊斯兰教 传统 纪实 摄制 穆斯林
  • 简介: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除非民族志学者、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没有多少其他的人对萨满感兴趣,当时这个词的使用主要限于西伯利亚人和北美西部的印第安人.20世纪6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发生了反正统文化运动.

  • 标签: 萨满教 简说 现代 西方 60年代 20世纪
  • 简介:《圣经》中译本在中国教会目前已基本固定在基督新教所用“和合本”《圣经》和天主教所用“思高本”《圣经》,教会人士将之视为具有权威性的经典汉译本。尽管汉语语言的发展在语言意义上已经超越了这一阶段,相关《圣经》翻译及研究机构和有些个人亦根据现代汉语有过重新翻译《圣经》的努力,这些新译本却并没有获得教会的普遍承认,而只是在教界和学界之间的边缘领域闪现其存在。这一现象非常值得研究。一方面,这种《圣经》中译本的使用状况反映出中国教会的基本状况,意味着其经典及理论的认知尚未出现根本性突破,教会的基本面貌亦沉于传统而鲜有革新。“和合本”《圣经》的翻译问世曾被视为20世纪初对“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在现代汉语的白话文运动中留下过颇有意义的一笔。这种《圣经》汉语语言翻译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会的革新及其对社会文化革新的参与,其曾经有过的“与时俱进”值得我们今天反思和总结。中国教会持守传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变革和思想文化的精进,所以教会仅从汉译圣经这个层面就应看到其发展滞后的一面,由此应有奋起直追的意向和准备。教会的现代语言尤其是其宣道讲经所必须的圣经语言应跟上时代。这是从《圣经》汉译上对中国教会的呼唤和激励。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学术界在基督教研究上已经进入系统释经的时代,其基于《圣经》希伯来语言和《圣经》古希腊语言的圣经新旧约释经正在全面开展,其圣经释经学亦与现代解释学有着密切结合,尤其在方法论上有着明显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诠释经典已经远远走在了重新汉译《圣经》的前面。然而,如果没有全新的现代汉语翻译的圣经版本,那么这种过于超前的释经

  • 标签: 圣经 中译 解释 文化 研究
  • 简介:上海市基督两会于2016年2月25日,接待救世军国际领袖访问团一行9人的来访。救世军不仅是一个国际性基督教宗派,也是一个以关怀社会边缘人群为事工重点的慈善组织。双方就教会的社会服务事工等话题进行了座谈。

  • 标签: 基督教 两会 社会服务 慈善组织 国际性 上海市
  • 简介:“人间佛教”自太虚大师等大德倡导以来,经过近百年的探讨、实践和弘扬,已经获得佛教界和社会各界的赞许和认同,成为当今全世界汉传佛教界共同举扬的旗帜,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与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最宝贵的智慧结晶”.“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到对佛陀本怀的准确把握和对佛教弘传历史、佛教现状的清醒反思,更需要对现代文明乃至未来社会的特质、走向进行深刻洞察.“人间佛教”的提倡、实践与弘扬是当代全球汉传佛教界的“集体智慧结晶”,因此,梳理“人间佛教”的内涵与发展,深化“人间佛教”的思想,这是佛教界、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共同命题.

  • 标签: 一体并行不悖 人间佛教史 佛教史观
  • 简介:2015年9月,尊敬的汪维藩教授主怀安息,在怀念他离世一周年的前夕,我也尝试重新思考汪教授对基督中国的看法,深入地发掘出他对中国基督神学思想探究的一些贡献。《天风》杂志在引述国家领导及学者们如何谈论基督中国的问题时,亦曾有提到这位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荣休教授汪维藩先生的说话。汪先生曾经说过:'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神学理论,当前迫切要做的至少有三个‘归回’。其一,归回‘五四’以后老一辈中国神学家,他们是既受过西方神学教育,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功底的一代人。他们的探索与追求,

  • 标签: 中国基督教 君子思 基督教神学
  • 简介:梁相在《大兴国寺记》中写道:“以礼东方为主,与天竺寂灭之不同。且大明出于东,四时始于东,万物生于东。东属木,主生。故混沌既分,乾坤之所以不息,日月之所以运行,人物之所以蕃盛,一生生之道也,故谓之长生天。”《大兴国寺记》中强调也里可温“以礼东方为主”,迥异佛教。东正教和聂斯托利派有一个习惯,祷告时要面向东方,

  • 标签: 东方 神学 中国 兴国寺
  • 简介:2015年12月27日-29日,以“伊斯兰世界当前危机”为主题的伊朗第29届伊斯兰团结国际会议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来自70个国家的500多名著名代表人士以及320名伊朗国内代表人士出席本次会议。大会特邀中国伊协副会长杨志波,中国伊协副秘书长、陕西省伊协会长马希平等3人出席会议。

  • 标签: 伊斯兰教 国际会议 伊朗 穆斯林 纪实 形象
  • 简介:《圣经》在汉语语境中有一语多译的传统。译本群的语文风格从深文理、浅文理、官话到现代汉语的更迭,客观上是语言与社会现状的流动,但更是译者将多种因素,尤其是读者预设纳入翻译视野的结果。这一结果促成了《圣经》宗教价值的淡化以及文学价值的凸显。译本群表象上丰富的语文风格、多维的主体价值及多样的读者期待虽然事实上促进了《圣经》从征服文化向使节文化的转型,但这种《圣经》读者翻译观是与彼时中国语境的妥协与协商,而忠实于文本目的才是翻译的终极诉求。

  • 标签: 语文风格 读者期待 文本目的
  • 简介:宋元时期,丛林清规的儒家趋势日益增强,突出表现为对儒礼的认同与吸纳。南宋之后,僧人将丛林清规比作儒家之“礼”,采用儒家话语为清规重纂提供依据。受家礼影响,位牌开始在丛林丧礼中出现,并最终取代禅宗惯用的“真”,进入祖堂享受历代供奉与祭祀。比照儒家丧服,丛林创立、完善了孝服制度,将僧团整合为类似儒家血缘关系的同心圆结构。宋元时期儒佛话语的转换反映了两者在竞争中加深理解、在攻讦中走向融合的历史趋势。

  • 标签: 宋元 清规 儒家化 话语 儒佛关系
  • 简介:2000年秋,胡宝国先生贴出“关于南朝问题”的帖子,与阎步克、陈爽先生在“象牙塔”网站“国史论坛”,对“南朝”问题进行了一次讨论,所涉及的“北朝”问题,反映了他们多年来对中古民族史乃至整个中古史研究的深人思考和见解.当时的讨论围绕“南朝”问题展开,而笔者的评述则偏重于“北朝”即民族史研究的领域,观察的角度可能稍有不同.

  • 标签: 南朝 北朝 出口 民族史研究 历史 “象牙塔”
  • 简介:伴随着几声清脆的板响声,满头银发的陈金华居士收起黄色簿面的念诵本,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的赤红色布袋中。她站起身,拿起那根把手已经微微有些磨平的拐杖,步履蹒跚地朝外面走去。陈金华的念佛共修结束了。这是她入住上海地藏古寺城安养院十余年以来,每天的必修功课。

  • 标签: 古寺 地藏 上海 内心 金华 念佛
  • 简介:一、标题:标题应简明扼要,反映论文主旨,尽量避免采用副标题。须附录英文标题。二、提要:200字左右,简明记述论文梗概和重要内容。不加评论,不补充解释,不交代写作背景、写作意图、研究方法、前人成果等。

  • 标签: 格式要求 教学研究 稿件 副标题 英文标题 补充解释
  • 简介:我们应充分借鉴中亚国家在打击极端主义方面的经验。加强打击极端主义立法工作;加强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教职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国际支持;增强自身在打击极端主义方面的力量。近年来,中亚国家面对极端主义威胁,在与极端主义势力的反复交锋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范、打击极端主义的办法,值得借鉴。

  • 标签: 极端主义 中亚国家 教职人员 国际合作 反恐怖 伊斯兰党
  • 简介:汪维藩是当代最重要的中国神学家之一,本文尝试从汪维藩对'中国神学'的理解、汪维藩神学思考的资源、以及汪维藩中国神学的智慧等三个方面,对其神学中国的努力作一浅探。笔者认为,在其神学思考中,汪维藩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角度出发,将基督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相连接,但同时又不失以圣经启示和基督传统作为其中国神学思考的规范。中国神学要成为一门中国学问,就应是'践履之学',是'效法基督'、以基督为中心的神学。首先,他认为,以圣经为权威、为规范,应该是在中国做神学的不拔根基。其次,他珍视两千年来的基督传统,将基督传统看为中国神学思考的源头之一,任何割断教会传统的中国神学,不会有生命力。再次,对他来说,中国神学家还有自己的思想之井,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中国神学必须能让基督与中国文化传统相激相荡,用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去阐释基督信仰。复次,真正的中国神学必须来自中国基督徒信仰群体和个体的信仰经验。汪维藩神学中国的智慧可以从他的道成肉身的神学中反映出来。道成肉身是他整个神学的起点,而三一信仰则是他整个神学的基石。他以基督为中心的道成肉身的神学是以上帝和人为两个焦点。在中国神学的戏剧中,既不是上帝的独角戏,也不是人的独角戏,而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他的神学或许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以基督为中心的神人共在的神学'。他的神学思考在严肃地对待圣经和传统的同时,又严肃地面对一个不断变迁的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这或许也是今后的中国教会神学工作者在神学中国的思考中,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 标签: 神学 中国化神学 基督为中心的神学 道成肉身
  • 简介:3月8日晚,中国道教学院教师职称评审会议在京召开。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学院院长李光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副会长黄信阳,副会长、道教教育委员会主任张金涛,副会长、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孟至岭,副会长、道教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吴诚真,副会长吉宏忠,副秘书长周高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章伟文,中国道协道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尹志华等10位职称评审小组成员出席会议,参与评审。

  • 标签: 中国道教学院 评审会议 教师职称 中国道教协会 孟至岭 吴诚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