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的佛教发展到唐代遇到了时代契机,特别是中唐以来禅宗的开创及发展。参禅学道风靡于社会,渗透到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禅宗发展的大动力。

  • 标签: 漫话 佛教发展 禅宗 道风 禅学
  • 简介:中国佛教协会大客厅悬挂着一幅巨幅油画《法门曙光》,作者就是罗尔居士。罗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在油画创作和教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中国书画也十分精彩。

  • 标签: 罗尔纯 《法门曙光》 绘画艺术 佛教 艺术风格
  • 简介:本文分析和探讨了《以西结书》的"安神学",并将之与其它先知书中的平行观念作比较,借此反省今日教会如何看待上帝的爱与公义、保守与审判。

  • 标签: 《以西结书》 “锡安神学”
  • 简介:关于教会合一的教导在《新约》是一贯的(约17:11,21-23;弗4:3)。然而,要达到合一,却并不容易。哥林多教会是保罗所建立的,建立之初,这个年轻的教会就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即是合一。哥林多教会的不合一有多方面的原因,在《哥林多前书》1章10节至4章21节,保罗直指的就是哥林多教会的分裂。

  • 标签: 林多 《新约》 前书 矶法 基督身体 主耶稣
  • 简介:1953年农历6月19日下午,南丰县佛协筹委会秘书戒全法师暨客单无可法师来宝峰寺,转交一封虚云公来示。略云:

  • 标签: 江西 佛教 佛协 参礼云公
  • 简介:在当代,各主要信仰佛教的国家都办有佛学院和佛教大学,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是在清末开始办佛教学校的,但也正是学校教育的缘故,当前的佛教界似乎对“学”很重视,却忽视了佛教传统教育”的重要意义,这也是导致当前我国佛教界世俗之风日盛的一个原因,针对这个问题对当代佛教教育学”关系展开思索。

  • 标签: 佛教 参学 关系
  • 简介:慈藏,本金氏,辰韩(新罗)真骨苏判(三级爵位)茂林之子,大唐贞观十年(636)受敕,与门人僧实等10余人西行入唐,先谒山西五台山文殊院,得梵偈,受袈裟舍利.再入长安,得太宗皇帝慰抚,安置胜光寺别院.因宠赐频厚,藏嫌其繁,启表入终南山云际寺之东崿,架岩为室,居3年,人神受戒,灵应日错,即再入京师,又蒙敕慰.贞观十七年(643),受本国善德王表请,携藏经一部及杂彩丝绢等回国,任大僧统,主理僧尼一切规猷.

  • 标签: 新罗 考证 王子 五台山 爵位
  • 简介:《罗马书》8章31节至39节是使徒保罗从心底唱出的一首得胜的凯歌:世界上的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使我们与上帝在基督耶稣里的爱隔绝。“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罗8:35)这个问题以及下面一连串的问题都是修辞性的,这些修辞性问题所列举的正是保罗在传道事工中曾亲身经历的——患难、困苦、迫害、饥饿、赤身露体、危险、刀剑一保罗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信徒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而这样的生活状况也正是早期教会的使徒和信徒的生活写照。

  • 标签: 生活状况 基督耶稣 亲身经历 《罗马书》 修辞性 保罗
  • 简介:<正>道教经典。全称《老子西升经》。撰人和成书时代不详。南宋赵希弁《昭德先生读书后志》称该经系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而成。但该经首称“老君西升,开道竺乾,号古先生”,明显具有老子化胡的崇道抑佛思想:且引用“三业”、“六根”等佛教用语,成书当在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之后。而葛洪《神仙传》已提及此经,可知为汉末魏晋间道士所作。

  • 标签: 老子 成书时代 道教经典 关令尹 佛教传入 神仙传
  • 简介:《周易同契》(下文简称《同契》)可以说是道教中影响最大的丹经,被尊称为“万古丹经王”。作者魏伯阳,正史无传,其生平最早见于葛洪的《神仙传》,称其为“吴人也,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其所从来,谓之治民,养生而已。”记载的主要事迹是魏伯阳带领三弟子人山炼丹,丹成,试弟子。一弟子坚信,服食后假死,事后成仙;二弟子惊恐犹豫,不敢服食,终究功败垂成。传末云:“伯阳作《同契》、《五相类》凡二卷,

  • 标签: 《周易参同契》 《参同契》 弟子 丹经 道教
  • 简介:本稿是本刊以前刊出的(南宋初期《同契》文献实态的考察(上)(下))的续篇。一般认为,丹经《同契》为东汉魏伯阳所撰,并以现在所知的文献形态传承至今。可是,前出论文考察了南宋初期《同契》文献的实态,认为从隋唐五代至南宋初期,《同契》文本实际上一直处在与《龙虎经》《潜通诀》等丹经、丹诀互相混同的不安定状态,当时,冠以《同契》之名却与现行本不同的《同契》文本大量存在,《同契》也没有获得可为一般人认同的共同解释方向,一般认为最早带有内丹倾向的《同契》注本——五代彭晓注本,也直到南宋初期才逐渐为人所知。本稿在上述论考的基础上,继续考察了南宋、后期《同契》文献的实态。笔者从考察中看出,一般所说的起源于《同契》丹学思想的先天学理论,实际与《同契》无关,所谓的先天易学实际上是建立在李之才、邵雍所述的先天卦变说基础上的。笔者还认为,在宋代易学史和《同契》文献演变史,实际上是朱熹第一个提出了先天学起源于《同契》丹学思想的论说,朱熹为了把与《同契》旧本(如《道藏》所收无名氏注本、阴注本和郑焕校正本所见彭注本等)不合的先天学理论导入到《同契》思想解释中去,删除和更改了《同契》旧本的经文,作成了所谓的《同契》定本(《同契考异》本)。从南宋后期的《同契》文献的基本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同契考异》的刊行,才结束了持续到南宋初期和中期的《同契》文献的不安定状态,朱熹《同契考异》,对宋末元初的《同契》注本、刊本产生很大的影响。到现在为止的道教研究,一直没有充分认识和探讨过朱熹《同契考异》对南宋以来道教内修思想演变史和《同契》文献演变史所�

  • 标签: 《参同契》 朱熹 经文 南宋初期 演变史 文献形态
  • 简介:作舟,1922年7月7日出生在北京一个回族穆斯林家庭。他13岁离开父母,便走上了一条漫漫从医之路。在其70多年的从医生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是中医皮科从疮疡外科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见证人和参与者;

  • 标签: 中医 回族 皮肤病 专家 穆斯林家庭 临床经验
  • 简介:本文以彭晓《周易同契分章通其义》为研究对象,着重挖掘《周易同契》中外丹炼制的原理、要素、过程和功效。“鼎室自是一天地”、“同类相从”思想和“三五与一”的模型是《周易同契》中外丹炼制的原理。以太一炉为鼎炉,以铅汞为药物,以“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为火侯,是《周易同契》所建构的外丹炼制的三大要素。其外丹炼制的过程为:1.“以金为堤防”,筑固炉鼎;2.用“六一泥”“固塞其际会,务令致完坚”;3.采药归炉;4.炼黄丹和灵丹;5.伏食制玄黄。服食外丹的功效有:强身健体、发掘人体潜能和修道成仙等。

  • 标签: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外丹炼制方法 黄丹 道教文化
  • 简介:李道的内丹理论,融会儒道释之真性本体论,提出阴阳动静乃大道之本的主张。在此基础上,以守致和的虚静之道为基,开内丹中派之法脉。

  • 标签: 李道纯 内丹 理论基础
  • 简介:“介廉种子,官川开花,我要结果”是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先生为追求自身价值目标而说过的极其重要的一句话。综观马启西先生的一生以及西道堂发展的历史,他的追求,在其不懈的努力及西道堂对刘智思想的继承与实践得到了实现。

  • 标签: 刘智 马启西 西道堂 伊斯兰教
  • 简介:文章以陈景元《西升经集注》为研究对象,从哲学思想出发,对教育作用:养生、修身、治国;对象:人有接受教育的天赋,人人是教育对象;目的:道德养成,培养治国理民之才;师道观:贵师,师资素质,择师;教学原则和方法:讲解教学,惜时勤学,顿悟,因材施教,等思想,作出系统梳理、分析,并给予客观评价。

  • 标签: 陈景元 《西升经集注》 教育思想 教师素质 教学方法
  • 简介:月西法师(1915—1993)籍贯浙江温岭,新河区铁场村人,俗姓高氏,名祥麟。昆季四人,其行三。11岁时从苏州定光寺静安上人披剃。14岁入漳州南山寺学习,又二年,入厦门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学习,时太虚大师任佛学院院长。法师深受其革新佛教和人生佛教的思想影响。1934年师从佛学院毕业后,受具足戒于温州

  • 标签: 月西长老 生平 佛教 七塔寺 人格精神
  • 简介:来自普鲁士的郭实腊(K.F.A.Gutzlaff,1803-1851)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传教士。一方面,他从事传教工作,创办刊物介绍西学,把中国基督徒组织起来,训练他们传教;另一方面,他又为商人、政客、英国侵略军甚至鸦片贩子提供服务,助纣为虐。1833年8月1日,郭实腊在广州出版了一份中文月刊,名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简称《东西洋考》)。

  • 标签: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郭实腊 《东西洋考》 传教工作 刊物介绍